101藝術新聞  /  音樂

每每文化、藝術之第一手最新消息、精彩新聞全部一手為你源源送上,務求令各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文化藝術事發的見證人!

101專訊訪問 | 2019-12-04 12:02:19 | 分享到

遊藝大灣│真‧好看│香港爵士樂隊「無問題」

  【特約專輯】古典音樂早已成為全世界多國的主流文化,音樂人要注入其他音樂,需費勁兼有毅力,圖讓樂迷知道辭庫中有「選擇」二字。廣州市政府5年前起出資舉辦爵士音樂節,今年在大灣區計劃推動下,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持續支持,邀請一隊香港爵士樂隊往廣州參與馬拉松式的演出,更憑著樂隊靈魂人物原創的曲目,奪得內地爵士樂愛好者的歡心與稱讚。居於廣州的香港樂評人更為爵士樂在亞洲的發展給予期盼,寄望有一名標誌性的人物出現。

  是次標榜為期多天的廣州爵士音樂節,在11月23日的周末更進行開創性的馬拉松式音樂會,樂迷在長達300分鐘(由下午5時到晚上10時)的爵士音樂表演中,聆聽到5隊來自內地及香港的爵士樂隊表演。每支樂隊表演後,觀眾更可在場外享受特色啤酒及小食,照顧臟腑外,更可藉輕量的酒精引領自己進入虛幻的意境。

  爵士樂迷的大學生劉先生承認,他因「馬拉松音樂會」的形式及有樂隊以爵士樂風格演譯粵語金曲而吸引,更覺得大會在場外提供酒精及小食令活動不會「枯燥」。對於有樂隊在西樂中,引入傳統的中樂器二胡及古箏的配搭,他感到「少少驚喜」,「給我有新奇的體驗」。

  酒精或美食畢竟是前菜,主菜還是音樂。王媽媽便帶着學習中提琴的小女兒一起進場享受。彈奏古典樂章的女兒並沒因爵士樂而感「非自己杯茶」,相反,小妮子滿有自信的說:「喜歡聽,節奏感強,比較歡快一點,聽着好容易著迷」。當問及她會否擔心長時間的音樂會表演,影響了做功課或溫習的時間?她斬釘截鐵說:「不會呀,可以明天做」。

  是次獲香港特區政府邀請參與這馬拉松音樂會的Mo-Men-T樂隊,獲大會安排在第三隊演出共4首曲目。除第4首外,樂隊的靈魂人物呂奡元及英籍的鍵琴手Paul Bebington演譯了原創3首曲目,獲得爵士樂迷連小姐(圖上)及樂評人麥先生的讚許。

  曾參與統籌廣州爵士樂音樂節的Tristan更以「驚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剛剛好驚喜聽到香港樂隊,叫「無問題」(Mo-Men-T的暱稱),它們有很多原創的作品,其實他們也頗學院派,因為我聽到Bass及鋼琴師都是在英國一起讀書認識。原創的音樂Milky Way給我很多想像力,因為它給我的想像畫面是無限的宇宙,除了爵士樂的音色好現代外,也給我的畫面很豐富」。

  Milky Way是拉奏Bass的呂奡元的原創作品。他稱曲目源自於喜歡眺望星海的習慣,因而整首曲目,不難引領聽眾進入無域浩瀚、變幻莫測的穹蒼旅程。爵士樂愛好者陳小姐同樣喜歡此曲,對呂創作的另一首表達情侶相處的複雜性曲目A Simple Word Between You and Me同樣喜愛,且以「好大」來形容呂的創作世界。

  呂及Paul雖然都是首次在廣州演出,但二人早已在英國讀書時認識,之後再繼續發展合作。至於對爵士樂的喜愛,自幼學習小提琴的呂承認,早在中學階段時已組band,影響他的是由數張「免費借回家聽的爵士樂唱碟」開始,因當時受到一名補習老師的薰陶所致,再加上個人性格,「年幼開始已好動,如彈一些樂曲,我會常問可否用另一種方法彈,我覺得就好似improvisation(即興)的一種,這跟我的性格、想法或對音樂的美感較相近的」,更覺得「不是講有多認識音樂,倘聽到一些好的音樂,不論在那裏,觀眾會感受到的」。

  在英國長大及修讀音樂的Paul(圖上)對爵士樂的認識,同樣都是透過朋友介紹,之前更對爵士樂不甚了了。但是,他覺得這不是重點,即使現在英國的爵士樂市場仍然很細,要把爵士樂普及化時,他覺得可以仿傚歐洲的做法,「在歐洲的夏天,我們有很多免費活動在戶外或商場裏供公眾享受,任何人都可以去到公園聽。這是最好讓公眾聽爵士樂的方法」。他強調,「更多的表演曝光機會」及「讓公眾更容易接觸到」是音樂普及化的重點,亦同呂當年在海外聽免費音樂會時,聽到「一些富創意的聲效」,看見「樂隊用心的表現」時,人便會被吸引了。

  Paul更謂:「我們不是要展示我們的技巧,我們在嚐試展示,當你見到我們表演時,我們每次的表演都會跟前一次有些不同,我們在嚐試展示我們的創意精神!」故無法期待觀眾的反映,只望自己享受音樂之餘,觀眾亦同樣在當中享受。

  是次廣州的演出是在室內的音樂廳舉行,做法跟香港以至歐洲多國演出爵士樂時,選擇戶外場所演出有所不同。Paul指,在室內演出「聲效的角度來看,在戶內的表演是比較容易的,我們可更易清晰聽到其他成員的音樂」,因而室內聲音的能量較戶外需作調整。然而,在戶外演出,可予觀眾一種寫意的感覺,他們可隨處坐,一邊輕鬆地享受音樂,一邊隨意吃喝、閒逛,是眾多地方主辦爵士樂音樂會慣常採納的模式。爵士樂雖無固定舉辦的標準,天氣因素卻需注意,「好肯定在我國家英國表演,戶外表演是比較考功夫,因為常下雨又寒冷。在這裏(中國南部)的夏天戶外表演,相信會是美事」Paul說。

  廣州市政府就約2千萬廣州市民對音樂懇切的需求,除在同一天透過不同的單位安排了5個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外,單是爵士樂音樂節推行至今已踏入第5年,成功贏取廣州市民的稱讚,王媽媽說:「我經常講廣州人民非常幸福,好似戶外草地音樂節,大家可隨時看,尤其是音樂下午場,我就是覺得廣州政府投入很多」。音樂會統籌人的Tristan更數算到爵士樂廿年前在廣州的出現僅限於「某條寬街窄巷的爵士酒吧,但廿年後,整個社會大環境的變遷,大家對真實文化的關注及注重,這令我們的舞台變得更加大」。他盼望著是次新穎的模式能夠持續下去,「可讓所謂高雅藝術跟我們平常的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我覺得這可看到社會風貌側影的剪影」。

  而樂評人麥榮浩(圖上)雖覺得近年間,廣州市民對爵士樂的認知度相對提高,但仍有不足的地方,「爵士樂好需要有原創音樂,特別是亞洲,不論在香港或內地。我們希望原創的爵士音樂可以成為icon,可以成為熱潮,才可帶動風潮讓更多人可以知道爵士樂」,「現在無論香港、澳門或內地,爵士樂的icon性人物仍未出現」。

現場實況
請即登入
→YouTube_101藝頻
https://youtu.be/YAAqwWxH60U

101news

#小編覓食在廣州

  要在些微醉意中享受爵士樂的逍遙自在,又不至闖下大禍,五贓廟當然先要供奉!在廣州要療愈胃府,並非難事,在街上可隨處找到入口的食物。但是,小編要給讀者提供的要是方便可取,又要好吃美味的食物,唯一可想的是,廣州東火車站內的小商店。

  先不要以為小商店就小,非也;更不要先入為主認為食物一般,錯了!小編團隊揀選的一所專售麵食店鋪,外表跟一般連鎖店鋪無甚特別,但走進鋪後,既發現店鋪的面積不小之餘,提供的前菜更是免費,食客可隨自己的喜好提取多少類式及份量,倘胃納輕型者,隨時可因前菜的提供而毋須再點選正餐。

  前菜既令人有驚喜之感,正餐的份量亦不容輕看,就以小編點選一窩賣相精美的走地雞麵條來說,主食旁又有香脆可口的小菜,把它往胃裏倒,主食的走地雞已險些令人忘掉,幸雞肉軟嫩,仍有咬口,鎖緊走地雞應有的本色,至小編仍舊會把整窩麵條往肚裏送,寧願頂著大肚,讓強勁的音樂節拍及輕量的酒精做消化劑,也不願意錯過整頓美食!

#大灣 路路通

前往 → 星海音樂廳

  星海音樂廳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珠江河畔的二沙島上,1998年3月3日建成,於1998年6月13日-冼星海誕生日正式使用。音樂廳以中華民國時期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命名。是目前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音樂廳。星海音樂廳東邊是廣東美術館,北邊是廣東華僑博物館,三者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觀。

建議路線︰

1.由紅磡坐直通火車去廣州東站(車程約2小時)(班次時間較疏,請先行上港鐵城際直通車網站查閱)
2.在深圳坐和諧號去廣州東站(車程約1小時20分鐘) (請先行上中國鐵路12306網站查閱)

於廣州東地鐵站轉乘廣州地鐵

1.在廣州東地鐵站坐1號線往東山口站,轉乘6號線,至東湖站下車(車程約13分鐘),可轉公交89、131A、194(車程約23分鐘,車費2元)或計程車(車程約14分鐘,車費15元)
2.在廣州東地鐵站坐1號線往楊箕站,轉乘5號線,至五羊邨站下車(車程約17分鐘),可轉公交89、194、B21 (車程約24分鐘,車費2元)或計程車(車程約7分鐘,車費10元)

或可於廣州東地鐵站轉計程車(車程約24分鐘,車費25元)

*如深夜回程,建議包車去皇崗口岸 (約2.5小時)

參考資訊︰
*羅湖出入境關口開放時間︰上午6時30分至午夜12時 *
*落馬洲(皇崗口岸)出入境關口開放時間︰全日24小時*

由官方網頁轉載之交通參考︰

自驾
自广州大道方向:沿大通路西行,过华润万家后,左转进入晓雾街、海山街,至路尾,左转进入晴波路,前行即至。
自沿江路方向:沿大通路东行,向右进入烟雨路,在第一个路口右转进入潭月街,至江边左转进入晴波路,一路向东即至。

公交
可以乘搭如下的公交车线路前往星海音乐厅:89、131A/B、194、B21

地铁
地铁6号线东湖站,转乘89、131A、194、B21;地铁5号线至五羊村站,转乘89、131B、194、B21。

參考網站︰

中國鐵路12306 (查詢和諧號班次)
https://www.12306.cn/index/

港鐵城際直通車(查詢直通火車班次)
https://www.it3.mtr.com.hk/b2c/

廣州地鐵
http://www.gzmtr.com/

星海音樂廳
https://www.concerthall.com.cn/

高德地圖
https://www.amap.com/


101arts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