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藝術新聞  /  舞蹈

每每文化、藝術之第一手最新消息、精彩新聞全部一手為你源源送上,務求令各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文化藝術事發的見證人!

101藝訊 | 2018-07-27 13:12:08 | 分享到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香港藝術發展局攜手合作,將於8月29日至9月1日期間,率領香港舞蹈藝術家及製作人,參與兩年一度的大型國際專業舞蹈盛事──德國杜塞爾多夫舞蹈博覽會,在為期4天的博覽會中設置攤位(27號攤位),為每位參與的藝術家、製作人、舞蹈團體及藝術機構代表安排會面環節,另設「交流酒會」(Networking Reception),為香港藝術家築起重要的交流平台,促進他們與國際舞者展開對話及建立聯繫網絡。管理局亦藉此舉辦「早餐簡報會」(Breakfast Presentation),介紹剛成立的Asia Network for Dance(AND+)網絡,致力連結、發展及加強在亞洲地區的舞蹈實踐。

  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舞蹈)陳頌瑛強調參加Tanzmesse博覽會的重要性:「Tanzmesse博覽會是國際著名的舞壇盛事,吸引世界各地的舞蹈家參加。西九和藝發局將一同設置攤位,為香港舞蹈藝術家提供平台,與來自不同地方的舞者展開對話,互相切磋交流,並為跨文化的合作做好準備。另外,博覽會提供一系列的表演及講座環節,為香港藝術家提供一個學習及觀摩的寶貴機會,從而啟發他們創作更多創新多元的作品。」

  藝發局行政總裁周蕙心表示︰「藝發局很高興本年能與管理局攜手合作,繼2016年本局首次帶領本港的舞蹈藝術家及製作人參與Tanzmesse博覽會後,再向國際推廣本港優秀的人才及展示多元化的當代舞蹈作品,加深香港舞蹈業界與國際同業之間的聯繫,透過互相觀摩交流,藉此開拓未來更多合作機會。期望是次的交流能為香港舞蹈藝術業界開拓更廣闊的視野及新思維,發掘當代舞蹈更多的可能性。」

  除展覽外,藝發局的舞蹈組成員早前挑選及推薦13個本地原創作品予Tanzmesse博覽會遴選,當中兩位本地編舞家黎德威及楊春江的作品「So Low」及「舞・師(暫名)」獲選分別於博覽會的「舞台演出」(Performance Programme)和「示範展演」(Open Studio)中展演,兩個作品是次的演出經費由藝發局資助,用以支持香港藝術家向到訪博覽會的國際專業舞者展現香港舞蹈的創作及作品。為了進一步增加本地舞者在國際舞壇的曝光,建立國際網絡,促進藝術交流,藝發局同時資助15位本地舞蹈藝術家和藝術行政人員隨團親身參與這個國際當代舞蹈藝術盛事,將香港舞蹈推廣至國際舞台上。

101news│Photo wkcda

德國杜塞爾多夫舞蹈博覽會展覽攤位

「Dance in Hong Kong」攤位

日期:2018年8月30日至9月1日

地點:27號攤位

交流酒會(Networking Reception)

日期:2018年8月30日

時間:下午1時30分

地點:27號攤位

早餐簡報會:Asia Network for Dance (AND+) 網絡(Breakfast Presentation: Asia Network for Dance (AND+) )

日期:2018年8月30日

時間:上午9時

地點:Café, NRW-Forum Düsseldorf

內容:是次講座將分享AND+ 網絡歷時兩年的醞釀和討論過程,講解其架構、使命及願景,以及與全球其他類似網絡合作的計劃。

主持:陳頌瑛(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舞蹈))

Tanzmesse 博覽會「舞台演出」及「示範展演」的香港作品

舞台演出 ── 黎德威「So Low」

「So Low」獲香港舞蹈年獎2018「傑出編舞」,呈現人如何在時間狹縫中掙扎。此長篇獨舞作品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委約,2017年1月於香港首演,同年11月於城市當代舞蹈節中重演。

日期:2018年8月30日
時間:晚上8時30分
地點:Small stage,tanzhaus nrw
編舞、演出:黎德威

示範展演 ── 楊春江「舞・師(暫名)」

由香港舞蹈團8樓平台委約並於2016首演的「拉人Dance」,以當代手法重新演繹香港傳統舞獅文化,創造新的身體和動作訓練及欣賞方法,締造新的演出經驗。2017年,太古坊ArtisTree 邀約楊春江演出「舞・師」,新作建基於「拉人Dance」,將概念更成熟地呈現。

日期:2018年8月31日
時間:晚上6時
地點:Studio 5,tanzhaus nrw
編舞:楊春江
創作及表演者:毛維、黃翠絲、曹德寶、李匡翹、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

獲藝發局資助的香港藝術家及製作人

舞蹈藝術家

藍嘉穎
香港獨立舞蹈人。2010年獲香港演藝學院舞蹈藝術學士學位,主修現代舞及編舞。曾發表的作品包括:東邊舞蹈團「鄰居」、舞蹈新鮮人系列「左撇子」、香港藝術節2016「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中發表「時差」,其後獲邀到日本Fukuoka Dance Fringe Festival、韓國New Dance for Asia international festival演出,並憑「時差」入圍香港舞蹈年獎2017—候選傑出編舞。

馮樂恒
活躍於本地及倫敦舞壇,多次獲獎。2013年獲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以表揚其對舞蹈藝術發展的貢獻。馮氏曾獲 Arts Council England、Chisenhale Dance Space (倫敦)、香港藝術發展局、城市當代舞蹈團、Junior Dance Company (意大利)等多個機構撥款贊助及委任演出。作品「Not Enough (Beyond Reason)」 於2012香港舞蹈年獎入選為「最值得表揚獨立舞蹈」的三個作品之一。除演出及編舞外,馮氏在 Dance4 的支持下,正於密德薩斯大學修讀博士,研究舞蹈訓練的創意發展。現任 Hofesh Shechter Company 影子董事及 Clore 領袖培訓計劃獎學金得主,師從 Wayne McGregor。

許俊傑
許氏先後於香港演藝學院及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完成學士及後學士課程。憑作品「六翻自己」與團隊共同獲頒2011年香港舞蹈年獎,及憑「三拾以後」和「曾經發生,一些相似的事情」獲提名2015及2017年香港舞蹈年獎。許俊傑現為小龍鳳舞蹈劇場藝術總監,近年積極籌劃亞洲新編舞交流計劃,期望連繫亞洲區編舞、舞者及不同媒介的藝術家合作,促成更多的藝術交流。另亦為香港舞蹈聯盟執行委員。

黎德威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系。在校期間,黎氏曾獲取多項獎學金,包括成龍慈善獎學金(2000-2002)、舞蹈學院院長獎學金(2002)、春天舞台製作獎學金(2001)及Carl Wolz Memorial Scholarship,2002年更考獲香港賽馬會舞蹈信託基金獎學金,遠赴巴黎國家音樂及舞蹈學院深造。其後加入巴黎青年現代舞團2002/2003舞季作巡迴演出。黎氏於2005年期間曾為雲門舞集全職舞者,並於2008至2014年間為CCDC全職舞者於全球演出。

李健偉
李氏先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及英國倫敦當代舞蹈學院。李氏同時是一位編舞、導演、舞者、演員亦是一位舞台錄像設計師。多年來參與多個不同文化項目演出及擔任編舞工作。2010年成立「Room 9 dance theatre」,並於同年創作跨媒體劇場「Room 9」,積極製作了一系列別具風格之作品,開拓舞蹈劇場的藝術和發展空間。

李偉能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專業會計系,同年遠赴英國倫敦當代舞蹈學院深造舞蹈課程,並於2015年取得其藝術碩士學位(當代舞)。畢業回港後,隨即加入不加鎖舞踊館。以身體及舞蹈涉及不同領域的創作與表演,打開觀眾對舞蹈的想像。過往合作藝術家包括Crystal Pite (Kidd Pivot), Maresa Von Stockert (Tilted Production),Emmanuelle Vo-dinh,周書毅及王榮祿等。李氏曾獲菁霖文化藝術基金頒發新晉編舞獎以及於香港舞蹈年獎獲提名新晉編舞。現為不加鎖舞踊館駐團藝術家。

白濰銘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及編舞。2013 年獲歐洲機構頒發全資獎學金,到維也納參加ImPulsTanz 維也納國際舞蹈節,屬少數獲得全額獎學金資助的香港代表。2014 年開始為美國編舞家 Trajal Harrell 擔任舞者,遠赴法國蒙彼利埃舞蹈節及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藝術節表演其作品「The Ghost of Montpellier Meet the Samurai」。白氏自 2009 年起開始進行個人創作,近其作品包括:2017年獲香港舞蹈聯盟頒發香港舞蹈年獎獎學金得主選委約實驗作品「廁所泵」;2017-18 年獲中國培青計劃和香港藝術節委約作品「柚子・橙子・橘子」;第 45 屆香港藝術節委約作品「900''」;2016 上海第一屆現代舞展作品「演釋二」、舞蹈錄像作品 「INNERMOST」、「Never an Individual」及「ROBOT」;「著色」獲選前往廣州、北京參加舞蹈節公演。

盤偉信(盤彥燊)
在歐洲及亞洲不同地域進行創作、演出、研發及教育工作。代表作品:「夜‧奔」,「身後3.0」,「無題」等,其作品曾在不同藝術節巡演,包括廣東現代舞週、Full moon Dance festival (Finland)、香港城市當代舞蹈節等。近期作品「看,不見(城市)」於I-舞蹈節(香港)及「渦」於46屆香港藝術節相繼發表。近年盤氏將其身體創作概念帶到世界各地,包括瑞典、英國、韓國、澳洲、芬蘭、日本等,最近,盤氏更獲得2016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舞蹈)」。

徐奕婕
香港獨立舞蹈藝術家,2015年度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新秀獎(舞蹈)得主。擅長編創環境舞蹈,在環境中尋找靈感,擺脫與觀眾的距離限制,走近觀眾,分享當下。亦憑自身對大自然的觸感,喜以花為題材,作品包括:睡蓮、乾花、牽牛花、雞蛋花等,風格被喻為詩意洋溢,簡潔有力,詰問人類與身體的存在性。

黃碧琪
黃氏喜以自身出發,探討女性、身體與情慾,於私人與公共空間的展現存在分野,對比鮮明強烈。黃氏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編舞。黃氏喜歡把視覺藝術元素滲透在舞蹈作品之中,不論是環境舞蹈,還是劇場內的演出,她的作品喜愛與觀眾作互動。創作作品先後於冰島、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上海、北京、成都及廣州重演。

邱加希
出生於香港,2013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現代舞。同年擔任多空間舞蹈舞者;2016 年赴以色列不同課程進修交流;現為自由身藝術工作者,演出經驗豐富。近年積極投入創作,編舞及創作演出作品包括:2017「純生」、2016「睇我唔到」、2014「Stubborn...ing」。

楊春江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藝術及副修中國音樂,自習舞蹈並兩獲獎學金到荷蘭及倫敦修讀編舞。楊氏被歐洲芭蕾舞蹈雜誌Ballettanz年刊提名為「備受注目編舞家」,並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舞蹈新晉藝術家年獎(2002)」。楊氏曾六度獲香港舞蹈聯盟頒發香港舞蹈年獎(2000、2005、2009、2012、2013、2014),並兩度獲得南華早報「全年五大最佳編舞」(2006、2008)。2012年楊春江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年獎(舞蹈)」,讚揚他對香港舞蹈文化在編丶演丶教丶策劃丶評論方面的成就及建樹。

楊浩
生於重慶,現居香港,早年於北京中國歌舞團藝術學校學習舞蹈,先後加入中國歌劇舞劇院、廣州歌舞團,2005年加入廣東現代舞團,隨團巡演於歐洲及北美各國。2007年獲全額獎學金就讀香港演藝學院,2009加入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直至2012年。

余仁華
為東邊舞蹈團創辦人,香港演藝學院首屆畢業生,曾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獎學金赴美國深造。其作品於台灣雲門舞集、城市當代舞蹈團、廣東現代舞團及香港演藝學院多次上演。2012年榮獲民政事務局頒發嘉許獎狀,以表揚其藝術發展上的貢獻,2015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 ─ 藝術家年獎(舞蹈)」。

製作人

何嘉露
香港演藝學院舞蹈表演系畢業生,副修舞蹈教育。愛好舞蹈藝術,曾任職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節辦事處和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自2014年轉為獨立製作人,曾製作獨立舞蹈表演項目,協調在香港、廣州和維也納各地舉行的舞蹈節,到台灣、北京、倫敦、塔林地巡演不同作品,以及製作舞蹈電影等工作。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海外藝術行政獎學金赴英國倫敦大學城市學院進修,取得文化、政策與管理碩士學位。

李漢廷
為不加鎖舞踊館節目及宣傳主任;不加鎖舞踊館成立於2002年,為香港風格獨特的現代舞團,藝術總監為王榮祿。舞團近年劇場作品包括「西門說」、「無用」、「男生‧男再生」、「游弋蒼穹」、連續舞蹈劇場「牆四十四」、「失物待領」及「蕭邦VS Ca幫」。作品「用心看世界—火鳥延續篇」、「游弋蒼穹」及「男生‧男再生」分別榮獲2009、2015及2016年香港舞蹈年獎。舞團自2009年起成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

冼穎欣
為新約舞流舞團發展經理。舞團始於1993年成立,為香港非牟利舞蹈藝術團體,並於2008年由周佩韻、麥慧及幾位年青藝術家進行重組。2016起,舞團成為香港藝發展局資助團體,致力推廣及發展本地舞蹈藝術文化,並培養及發掘年青一代。舞團不斷尋求藝術上的可能性,探索每齣作品之純正及獨特,期盼使觀眾與作品之間有更深層次的交流和對話。

資料來源:wkcda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