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藝術新聞  /  文化電影

每每文化、藝術之第一手最新消息、精彩新聞全部一手為你源源送上,務求令各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文化藝術事發的見證人!

101藝訊 | 2021-11-19 12:29:31 | 分享到

專業推介│導演訪問│賈樟柯 「藝術家三部曲」最終章

  【101藝訊】導演賈樟柯把目光重投落紀錄片,發掘更切身的經歷。繼2006年拍攝畫家劉曉東的《東》,和2007年拍攝服裝設計師馬可的《無用》後,賈樟柯延續「精神肖像」的描繪,完成「藝術家三部曲」的最終章《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他回到故鄉賈家莊,並透過同樣出身自山西的中國作家:賈平凹、余華、梁鴻,及已故作家馬烽對鄉村的回憶,以十八個章節交織出一幅城鄉變遷的口述歷史。城市與鄉村、知識份子與農民,看似截然不同卻經歷了同一個大時代,見證中國過去七十年間鄉土發展的劇烈變化。當人們越仰望著未來,過去便越有凝視的價值。

→ https:// 電影預告

導演賈樟柯訪問

■在你拍攝《東》和《無用》的時候,你曾說過要拍攝關於中國藝術家的三部曲電影。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是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嗎?

  2006年關於畫家劉小東的《東》,是我關於藝術家的第一部紀錄片。那時候中國社會開始充滿了消費主義氣息,通過作品去討論嚴肅話題的藝術和藝術家被邊緣化。大眾普遍對探討尖銳現實問題、尋找歷史真相的作品不感興趣,並認為藝術應該「純粹」,不應該觸及政治議題。這讓我覺得有必要拍攝一部關於藝術家的紀錄片,以此回應大眾固執的娛樂情緒,希望人們有興趣去了解這些與自己的現實生存息息相關的藝術作品,特別是感受這種體驗帶來的藝術之美。當代中國的很多藝術家保持有極度的敏感性,他們有某種「先知」的能力,他們一直通過創作在揭示社會生活中發生的最新情況。我覺得有必要拍攝一部電影,將他們的工作介紹給公眾。 2007年,我拍攝了關於女服裝設計師馬可的《無用》之後,這項工作就停頓了下來。

  最近幾年,中國城市化進程迅猛推進。大量年輕人離開自己生活的農村或小城市,前往大城市生活。農村衰敗,很多地方只留下了兒童和老人。對於擁有數千年農業生活方法的國度來說,農村的衰落代表著傳統生活方法、人際關係、道德倫理的改變。對青年一代來說,他們擁有更多的是城市經驗,農村經驗倒是缺乏的。

  這時候,我發現中國一些作家開始反向流動。他們的注意力從大城市返回農村或小鎮,在最基層的社會中捕捉這種新的動盪。確實,作為對中國人精神結構影響最深的元素,農村為我們理解當代中國提供了落腳點和歷史維度。

  這讓我開始想拍攝一部以作家為中心人物的紀錄片,我將它跟我的前兩部紀錄片統稱為「藝術」三部曲,延續「精神肖像」的描繪。

■在拍攝完關於畫家和服裝設計師的紀錄片之後,為什麼會選擇拍攝作家?文學在你的個人生活中有什麼重要意義?為什麼會選擇電影中主要出現的這四位作家(一位已故作家,三位在世作家)?

  電影中的四位作家,他們的生活和寫作正好覆蓋了1949年後,中國70年的當代歷史。第一位是已故作家馬烽,他寫作的黃金時期是「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在中國稱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的寫作伴隨著劇烈的社會改造,「革命文藝」是描繪中國精神肖像不能迴避的部分。集體主義解決了什麼問題,同時產生了什麼問題,這是理解中國當代社會結構、理解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起點。

  第二位作家賈平凹,生於20世紀50年代,他講述的重點集中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和之後,也就是60、70年代,充滿創傷與無奈。1960年出生的余華是影片中的第三位作家,他回憶的重點在80年代,也即中國的「改革開放」階段,那是社會解凍、個人主義開始復甦的年代。第四位作家梁鴻是一位女性,她出生於70年代末,她的記憶與當下重合。

  我想強調影片中最後一位人物,梁鴻女士14歲的兒子,他對自己家庭歷史的興趣和迷惑,讓我有機會走進下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余華從某種程度上是影片中主要人物裡的「異類」,不像其他幾位作家那樣紮根於鄉土環境,也不太傾向於把個人家庭背景帶入他的文學作品中。這是否讓他在中國當代作家中缺乏代表性?

  上世紀80年代,余華以先鋒作家的姿態進入中國文壇。相對於他的前輩作家,余華不需要和「革命文藝」的寫作習慣做出痛苦的斷裂,因為在他開始寫作時,中國作家已經開始了讓中國文學更開放、更多元的努力。他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個人主義者,從個體化的感受去描繪中國社會。他相較於前輩作家顯得「異類」,是因為他是以全新的思想結構、甚至後現代的處事方法,來營造他的文學世界。因此,他顯示出了不同於以往作家的反諷態度,努力消解偽善和權威,也在刺破溫情的外衣,面對最深處的黑暗。他代表尊重個體經驗的一代,也是摒棄理想化社會想像的一代。他慣用的美學場景是小鎮,這是農村和城市雙方面信息的交匯處。小鎮本身就具有結構性,它將土地、農民、傳統與城市並置,更多的意義不是兩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兩者並置所揭示出的景觀。

■你在電影中的章節標題強調家庭關係和個人經歷,與你在《二十四城記》中的人物故事相呼應。你如何看待生活經驗與更宏觀的中國社會政治發展之間的關係?

  影片共分為十八個章節,類似於音樂的結構方式,中國古典小說也常採取這種結構方式。 十八個章節包含有以下信息。首先,四位主要人物各為一個章節。其次,梁鴻章節延伸出了「母親」、「父親」、「兒子」三個章節,這是人類基本的家庭結構。其餘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碰到的基本問題,比如「吃飯」、「戀愛」、「病」等等。我最大的電影興趣不是單純揭示宏觀的社會政治變化,而是去理解這些社會政治變化如何影響到了個人。個體經驗,特別是個體記憶中的細節描繪對理解歷史來說是重要的,只有這樣,我才感覺真正走進了歷史。

■在許多國家,文學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時代已經衰落,中國顯然沒有什麼不同。對你來說,文學仍然保持與以往相同的重要性嗎?

  我們擁有近14億人口,但現在一本嚴肅小說能有三萬冊的銷量已經算是暢銷小說了。但這並沒有影響作家們的寫作熱情,每年都有一些傑出的小說和優秀的新作家產生。大眾熱衷於新媒體的信息交互,被碎片化的信息包圍。文學因此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優秀作品總是有著明顯的系統性思考,呈現出來自社會維度和歷史維度的雙重視線。文學通過細節的描繪讓讀者感受生活,描繪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因此閱讀的過程也就是理解的過程。

■人們常把文學和電影區別對待,儘管這裡面有些作家的作品已經被改編成了電影。你沒有去界定文字作品和電影,但是你會引用你過往電影中的老片段來展示一個地方二十年來的變化。你如何看待文學和電影之間的聯繫?

  我的電影《站台》的開場,是1979年的時候,一群農民在農村劇場的壁畫前抽煙聊天。這一幕是在賈家莊拍攝的,劇場牆上的壁畫名為「新農村建設規劃圖」。拍攝《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時候,我們又來到了賈家莊,我們想找到這張壁畫,但它已經被拆掉了。我們在賈家莊的村史館看到了一張新的壁畫,內容仍然是農村的規劃,相比70年代的那一張,已經多了許多高樓和電子通訊的信息。當我看到遊客拿出蘋果手機對著壁畫拍照時,我又想起了不同於此的《站台》中的那些人。電影中,我將兩張壁畫剪輯在一起,世界的改變一目了然。有些感受是只有影像才能抵達的,有些感受是只有文字才能抵達的。

片中涉及文學作品

《飼養員趙大叔》
馬烽於1954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最早發表於《人民文學》1954年4月號,講述趙家溝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飼養員趙大叔不斷改進飼養方法,由一個莊戶老漢成為牲口專家的故事。

《韓梅梅》
馬烽創作於1955年的小說,講述在縣城讀書,考試落榜的韓梅梅回鄉務農,不怕髒不怕臭,主動承擔餵豬工作,被評為生產模範的故事。小說通過正反兩種形象,為回鄉知青指出正確的人生道路。

《結婚》
馬烽1951年發表於《人民日報》的短篇小說,後入選中國中學語文課本教材。1954年,《結婚》被改編為劇情電影,由馬烽擔任編劇。

《我們村里的年輕人》
拍攝於1959年的中國電影,由蘇里執導、馬烽擔任編劇,是建國後十餘年間農村題材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影片將社會主義農村生活與青年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相結合,充分地展示了當時中國農村的時代風貌。其中由喬羽作詞、郭蘭英演唱的插曲《人說山西好風光》響遍大江南北,成為中國民歌的經典之作。

《商州三錄》
賈平凹以故鄉商州的風土人情為背景創作的散文集,分為「初錄」、「又錄」、「再錄」,1986年出版。首次以散文化的方式對故鄉風土人情、社會歷史進行了全景呈現,成為賈平凹「商州世界」的奠基之作。以「商州三錄」為代表的「商州系列」小說和散文創作,被認為是「尋根文學」的重要成就。

《雞窩窪人家》
賈平凹於1983年創作的一部鄉土小說,描繪了以雞窩窪為縮影的商州鄉村社會在農村改革的過程中,人們的思想感情、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所發生的變化。1986年,由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野山》(顏學恕導演)入圍第3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並獲得第三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電影大獎、1986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浮躁》
賈平凹首部長篇小說代表作,發表於1987年,以農村青年金狗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 1988年,《浮躁》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在細雨中呼喊》
余華首部長篇小說,也是余華創作轉型期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一個家庭的歡樂和苦痛。發表於1991年。

《活著》
余華創作於1993年的長篇小說,講述了農村人福貴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一生,亦將中國大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凝縮其間。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高獎項(1998年)、台灣《中國時報》10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4年)、第三屆世界華文「冰心文學獎」(2002年),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20世紀90年代極有影響的10部作品」,至今已被譯介至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次被改編成為電影、電影劇及舞台劇,其中1994年張藝謀指導的電影《活著》獲第47屆康城影展評審團獎、最佳男演員獎。

《中國在梁莊》
梁鴻2010年出版的非虛構作品,呈現了梁莊近四十年來的變遷,記錄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真實的生活場景和他們在城市化進程中面對的現實困境:記錄了中國的轉型之痛、鄉村之傷。

《出梁莊記》
梁鴻繼《中國在梁莊》之後集中書寫離開梁莊去外地打工的父老鄉親生存狀態的非虛構作品。此書由梁鴻探訪10餘座省市、400餘位打工者,以200萬字圖文資料整理撰寫而成,是當代中國社會細節的觀察,2013年出版。

《梁光正的光》
梁鴻2017年以自己父親為原型創作的長篇小說,以梁光正晚年尋親為起點,其子女也被迫隨之回溯父親如西西弗斯般屢戰屢敗,卻向光而行的一生。小說繼續保持了梁鴻在非虛構寫作中表現出來的對近四十年中國社會發展變革現實的關切和介入精神。

101news

宣傳推廣:A.C.H.K.演藝文化事務所
E: achk.service@gmail.com
T: 69 281 101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