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藝術新聞  /  舞蹈

每每文化、藝術之第一手最新消息、精彩新聞全部一手為你源源送上,務求令各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文化藝術事發的見證人!

101藝訊 | 2012-06-21 12:21:46 | 分享到

【101藝訊】享譽國際的華裔編舞家林懷民帶領台灣雲門舞集重臨香江,於八月在港演出經典舞劇《九歌》。屈原的《九歌》敬天地,祭鬼神,歌頌愛情,悼念國殤,是萬民的禱告。不少學者認為它是美化楚地歌舞祭典的詩歌。林懷民心儀多年,卻找不到編創舞作的切入點。

一九八六年,他首次到印尼峇里島旅遊,大為驚動。雞蛋花無聲飄落在荷花池畔,島民晨昏祭拜,田地收穫時,村民一面割稻,一面歌唱,讚頌稻米女神懷孕足月生產。頭頂祭品前往寺廟朝拜的隊伍無日無之。甘美朗樂音裡,祭師啟動儀式,附身的女童閤眼起舞,戴面具的乩童狂奔吼叫,熊熊火把映亮舞者衣飾上的金紋。在廟庭,在墳地。林懷民找到了他的「楚地」。

他探索《九歌》對今人的意義何在?八十年代末,世界各地的變亂,給了他詮釋屈原詩篇的鑰匙:眾生必須無止境地祭拜,是因為「神祗從未降臨。」

隨後林氏遊歷東南亞諸國,《九歌》的音樂彷彿是他的旅行日記:以台灣鄒族的《迎神曲》始,《送神曲》結,來自印度,印尼,西藏,日本的亞洲傳統音樂和當代打擊樂起伏流轉,打破觀眾時空想像的限制。從賀蘭山脈初民岩畫圖像,林懷民找到巫覡扮神面具的原型。他讓一個身穿西裝,頭戴呢帽,手提皮箱的現代旅人走過貌似古代祭典的舞蹈,一步步將觀眾引領到點題的當代場景。

華裔舞台設計泰斗李名覺從林懷民強調的楚地水澤繁花的意象出發,引用畫家林玉山畫作《蓮池》,創作了荷葉荷花滿天的景片,劇院音樂池化為水汪汪的池塘,田田荷葉托出粉色荷花。

舞劇《九歌》以屈原的詩篇作為想像力的跳板,呈現一場劇場祭儀,透過古代祭典的形式建造當代的劇場祭典。古今交錯,亞洲民族的音樂和舞姿交融,賦予屈原原作新時代的詮釋,表達普世的意義。一九九三年首演以來,成為雲門最受歡迎的保留舞碼之一。

演出資料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場次:
八月二至四日(星期四至六)晚上八時十五分
八月五日(星期日)下午三時

票價:一百六十至四百六十元
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網上及信用卡電話訂票熱線發售,設有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和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惠人士半價優惠(綜援受惠人士優惠票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101news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