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藝術新聞  /  藝訊

每每文化、藝術之第一手最新消息、精彩新聞全部一手為你源源送上,務求令各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文化藝術事發的見證人!

特約專輯 | 2021-12-29 01:41:14 | 分享到

藝術科技│社會對藝術製作人才需求急增

  高科技可在不同領域中發揮能力,在表演藝術創作界亦然,但是,要懂得操作看似數不清的鍵盤制鈕的電子儀器,前提需要不害怕甚至明其運作的操控員。惟嶄新的發展,人才明顯不足,專注培訓藝術製作人才甚至無直接相關課程的學院均緊盯這股熱潮發展,且安排年輕人參加相關的工作坊擴濶視野。參加了工作坊後的年輕人承認眼界大開,更揚言會將科技融入創作中,創作與別不同的作品。

  本藝術新聞網在採訪「藝術科技」系列專輯的連串報道中,不論由媒體伺服器、沉浸式音響系統及實時串流技術的專家到不同藝術範疇的藝術工作者,無不坦言憂人才不足,以致無法為有需要者提供足夠的專才,即使康文署有先見之明,在東九文化中心仍在動土時,已決定設立東九文化中心藝術科技學院,並於2022年4月起提供「藝術科技」課程培訓藝術工作者。

  但是,一直培訓藝術製作人員的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屯門)的高級講師羅國豪(圖上)仍擔心供不應求,因為社會對製作人員的需求急增,除傳統的表演場地外,還有主題公園、學校、酒店等,故學院早期已增設主題公園及劇場創意科技高級文憑課程,教授俗稱「台、燈、聲、影像」等創作及技術運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藝術科技」創作的趨勢下,學院正密切觀察市場反應及研究資源分配,看如何能引進如東九文化中心裝置的高科技儀器給學生提供技術培訓,配合未來的「藝術科技」創作。

  羅國豪認為,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固然重要,但是,開拓學生的視野亦十分重要,故早前帶同一班學生到葵青劇院參加康文署安排的「藝術科技」工作坊,讓學生了解舞台上出現不同觀感刺激背後的運作與原理。

  離開學院已一年的趙柏亨(阿亨)(圖上左一)坦言,在學院接觸的技術跟工作坊內的經驗,好不一樣,眼界大開,在了解製作「藝術科技」作品的原理與效果後,他斬釘截鐵地說「一定會影響我之後的工作」。他謂,出席工作坊是「想自己比較其他人學更多」,因為現時表演藝術界中,懂得「藝術科技」製作的人少,個人亦相信認識了科技後,「便可以做更多給觀眾看」。跟阿亨一起出席工作坊的師妹陳貴容(Yvonne)同樣感到興奮,覺得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不奇怪」,盼望學習有助日後的工作。但是,她坦言,目睹相關的運作後,感覺「高要求」,而個人的創作志趣偏向關注人的內心世界,故現階段未想往此方向發展。

  兩名年輕人在觀賞藝術科技舞台製作《息在零地》後,印象深刻,為其技術感到震懾。阿亨更謂,很想將科技融入創作裏,認為這樣就可「做出與別不同的創作,一定可以令人印象深刻」。不過,他承認,曾跟合作的藝術工作者分享「藝術科技」創作的震撼力,期望能在創作中引進相關技術的可能性,但是,他發現藝術工作者反應參差,有人不暗儀器的配置,有人知悉但無意欲,因為租金不菲,緊絀的成本無法承擔。

  羅國豪亦深知相關問題,故相信學院會一如概往,視乎合作的模式,以開放的態度跟不同的團體或機構合作。他提醒,舉凡進行「藝術科技」創作,財力投放外,還需預留充裕的時間,接受創作人不斷的嚐試,以便尋找最佳的選擇,他且期盼東九文化中心能結集及分享所有藝術科技人才的摸索經驗,使之成為別人的借鑒,避免重蹈覆轍。

  教育局在教育課程中,早已引入集科學與工程等技術於一身的STEM課程,有些學校更將課程拓展,跟藝術融合成為STEAM,羅國豪肯定有關課程的價值,但是,在新科技融入藝術的大趨勢下,他個人認為要加強年輕人對相關方面的興趣與認識,宜在現有的STEM課程或其他學習經歷的內容中,引入「藝術科技」內容,並加強學生的實務經驗,使其「終生受用」。與此同時,他亦覺得藝術工作者及科技人才都需要認知對方的運作,畢竟「藝術科技」是跨學科的創作,他個人甚至覺得,兩者比較下「技術更應行前」。

  在「藝術科技」創作成熱話後,香港珠海學院正籌劃開設相關的碩士課程。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專業應用副教授蘇永權(圖上)謂,該碩士課程的宗旨是將藝術創新科技與數碼傳播結合起來,產生的協同效應更有可能達致3或4倍之多,因為現時坊間無類似的課程,即使藝術或商界都缺乏應用數碼傳播,故相信學生在研習後,會有明顯的發展。他預計,未來的學生會以內地生為主,亦無懼學生畢業後,選擇到大灣區或內地其他省市發展,因為「我們要有視野,談大灣區時不應有界線」,他解釋,中央政府已為香港定位,往後一定講求協同效應,香港人應調整思維,不應再有「留在香港為香港發展,去大灣區發展就香港會有損失」的思想,再者,基於香港與內地生擁有共同學習的時光,彼此在畢業後都可利用對方的人脈網絡,為自己開拓工作機會,打破地域限制。

101newsPhoto 受訪者提供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