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藝術新聞  /  音樂

每每文化、藝術之第一手最新消息、精彩新聞全部一手為你源源送上,務求令各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文化藝術事發的見證人!

101 記者 | 2021-07-08 23:06:28 | 分享到

周凡夫辭世 兩岸四地藝術界紛紛悼念

  【101報道】評論音樂逾半個世紀的資深樂評人周凡夫與病魔搏鬥多時後,昨天傍晚(7日)突駕鶴西去。中港澳台四地的藝術界紛紛撰文悼念,不少藝術工作者都盛讚他是一本「活字典」及隨和友善,無不為其突然離去感到愕然及無限惋惜。

  享年71 歲的周凡夫,原名周卓豪。50年代生於廣東開平,隨家人赴澳門讀書,後定居香港工作,從事紡織。周一直活躍於藝文活動,不斷於中港澳台四地遊走,更隨本地音樂團如香港中樂團赴海外表演,故在表演藝術界一直以不同角色身份如觀察者、評論員、導賞導師等參與。據其生前跟友人謂,他早於17歲之時已開始撰寫音樂評論文章。

  與之合作無間的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人林家琦,今天在節目中特別悼念周凡夫,陳述他在表演藝術界尤其是音樂界博聞強記的強項。回憶起周,林家琦以「世叔伯」予以形容,因為周曾言在她仍是牙牙學語之時已認識她。記憶中,周熱愛工作,即使凌晨2時又或清晨6時,不論何地甚至遠在北極也會跟她透過電話做節目評論。此外,他勤力之餘更是一本「活字典」,「問他什麼,也可如數家珍回應,有他在錄音室的日子,感覺好實在,因為他一定準備充足,口若懸河」。

  同樣是藝評人的曲飛對周凡夫的離開,形容是「業界的重大損失」。他謂,周是一個包容性很高的藝評人,因為「我跟他曾一起觀賞古典樂表演後,忍不住講『到底觀眾應聽樂師的演奏還是指揮家不斷頓足的聲響呢?』周笑笑口謂『個錄音師要諗一諗方法囉!』

  出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的周凡夫,在表演藝術界中充擔評論者之餘,亦是一名推廣者,除音樂以外,舞蹈、戲劇及戲曲也會抽時間觀賞,故被不少藝術評論界形容為「好廣泛的評論人」。在眾多表演藝術中,他跟香港中樂團建立的關係更是深厚,自回歸以來一直出任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的閻惠昌(圖上)談及周的離世,他仍感到難以接受,「他就在眼前,我覺得他沒有走。他暫時休息一下。」他回憶起,香港中樂團曾往英國演出,周隨團前往。在演出過程中,周積極建議樂團加強二胡及胡琴的環保研發,在其積極的建議下,讓樂團最終努力完成。

  縱橫內地、澳門、台灣及香港表演藝術界的周凡夫,雖被癌魔吞噬,但仍積極地生存,不時在其臉書中書寫正面訊息,故他撒手人寰的消息廣傳後,眾多藝術工作者都感愕然並送上祝禱,四地的藝術團體亦紛紛在社交平台表達哀悼。

  北京國際音樂節發文緬懷稱:「周先生與北京國際音樂節合作密切,曾創作大量關於北京音樂節的精彩文章和音樂評論,以淵博的學識和和藹的性格深受大家敬仰。同時,周凡夫先生堅持音樂文化的普及和傳播,為古典音樂在中國的发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同樣值得我們永遠紀念與學習。」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表示:「非常難過失去了一位尊敬的樂評家與好友,周凡夫先生曾撰寫台北愛樂在第三十五屆大韓民國國際音樂節演出時的評論,給予樂團很多的建議與專業音樂的論述,更為台北愛樂寫下了雋永的樂評紀錄。」

  澳門劇場文化學會也發文緬懷:「2017年周凡夫為本會主辦之「藝評與教育︰2017澳門劇場研討會」擔任總結座談嘉賓。謝謝你對澳門演藝文化的貢獻。」

  國際演藝評論協會(香港分會)表示:「周老師是本地資深藝評人,活躍於香港、澳門,以至於中國內地和台灣,評論領域橫跨各演藝和藝術政策研究等範疇,對香港藝術界,特別是音樂界,貢獻良多。周老師是我們的創會成員,過去近三十年一直以他的專業、熱誠和溫暖的笑容,指導和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非常不捨周老師,也深信他留下的大量評論文字,一如他在今年初寫的,是「社會中極為珍貴的資產」,會一直滋養我們的文化。」

  周於 2005 年獲頒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章,及 2011 年獲港府頒榮譽勳章,以表揚其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貢獻。

101news Photo@Internet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