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B8%AF%E4%BA%BA%E5%AD%97%E8%AC%9B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遊‧思:《回看 也斯》的展演

吳美筠 | 2014-01-20 05:04:35 | 分享到

   【港人字講:吳美筠】《回看 也斯》招集了藝文界新知舊雨。也斯新詩作品以及由其詩作所激發衍生的不同藝術領域的創作,結聚成文字、朗誦、舞蹈、形體、音樂、視藝展覽、混媒體裝置、跨界別表演的一次美學組合,所包含的八個主題、十種活動項目,呈現也斯與99名藝術工作者或文字人超過一百五十件/篇創作,大扺無法在本文一一評述。活動記錄了也斯創作及文化工作的足跡,也讓大眾認識也斯對跨文化和界別實驗的喜愛。

  「回看」整個文學項目,與其說是為了紀念也斯逝世一周年而舉辦的文學項目,倒不如說是一次以也斯的新詩創作原典出發的本土創作滙粹;但想深一層又不盡然,當中也有也斯的攝影,所選部分詩作本來就是由電影、音樂、繪畫等藝術觀賞甚或與藝術家交流經驗所啟發寫成,像「游於藝」系列的作品,詩和畫,互相呼應、補充、探索、對話、指涉、共生。可不可以把這項文學展演詮釋為:一次取源於也斯作品,由文學出發,再而跨越文字,回歸成香港人尋找藝術可能的「游詩」旅程,或謂,發現香港文學某種詩學的過程。

  展覽部分名喚「游──也斯的旅程」,最能體現也斯所提到的「游詩」的哲學。「游詩」之命題最早始於也斯1974年一組寫廣州和肇慶的詩前面,原意是顛覆狹義的旅遊詩,收錄在《雷聲與蟬鳴》時卻沒有引用。「游詩」的概念闡釋最早見於1985年5月由香港文化促進中心主辦、與版畫家駱笑平合作的《「游詩」詩畫展》的場刊上。也斯在場刊的「後記」否定那種遊山玩水、名勝古蹟搜尋的狹義旅遊文學,因為「所見的已經令人沒有心情游山玩水,所以想透過城市和山水去寫一些永遠牽連人的問題」;於是提出廣義的旅遊文學「往往有放逐的哀愁也有發現的喜悅」。這句也見引於這次的展覽。「游詩」很難循英語翻譯journey一詞去理解,journey其實不大能準確表達,因為journey指向過程,「游詩」還包含一種發現的角度,以及發現一種「發現角度」的方法。當年場刊「後記」也斯提出自己比較接近的一種書寫態度:「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發現的詩學,即詩人並不強調把內心意識籠罩在萬物上,而是走入萬物,觀看感受所遇的一切,發現它們的道理。」「發現詩學」所提出的觀看角度,日後經常反映在詩作中成為也斯觀看香港、城市、藝術文化、人物、山水的取態。

  「游詩」美學除了「發現詩學」之外,也包含「游」的美學取態,這取態也在是次項目中有所演繹。在2014年1月9日開幕典禮上,當大夥兒濟濟一堂,站滿展場,把主禮嘉賓圍擁成聽取發言的屏障時,有人爭相拍攝,有人呼朋喚友交換名片,有人早已穿梭於不同展品之間,自由地同在這個時空裏發現作品的意義。大抵熟識也斯的朋友能想像他親切微翹的嘴角,並不介意雜碎的行動,故有人戲稱,這是為也斯開的派對。當晚在藝穗會觀看《再冏也斯──詩+歌+舞+音樂回應演出》,不同的表演在不同場地發生,觀眾遊走於不同場地,不設觀眾席,一眾司長官員席地而坐。我馬上想起當年第一次看詩畫舞的實驗,沒有固定觀眾席,觀眾自行歸位,有好事者在舞者表演時走動,有朗誦者和音樂人在不同場域發聲。這種表演在觀眾遊走之中的經驗,對習慣在劇院享受資優氣派的藝術中產消費者,會產生怎樣的震撼,如何理解他們所預期(如果有的話)的香港文學?

  《蓮葉》組詩十四首「凝聚自己對藝術、感情、文化和歷史的反省」,當年初閱讀「蓮已是陳言,若果/我們不能找到自己的/種子,開出新的花。/指著這顫動的微紅的尖端,你說/這是芙葉,你說這是菡萏/叫它許多好聽的名字/美麗而輝煌的名字/跟我們沒有關係,美麗而輝煌/又有甚麼意義呢?」總難免聯想到,以古典詩畫關鍵意象作詩學問難。政治和文化的壓抑,文字與美學的貶損,生命的躁動和回歸,歷史的夾縫和遺忘,使這組詩呈現發現詩學以外與象徵符號的連結,構成漢學家John Minford所謂「艱深、近乎形而上metaphysical」的詩句。像《秋興八首》那種曲喻婉轉,放射性和再生力極強的意象組合。它曾引發舞蹈家梅卓燕編成《流蓮歡》(只惜活動只作了片段表演),鄧樹榮的形體演繹,在穿上西裝一剎,放射的感染能量銳不可擋,早已脫離詩的形相直入詩人氣質的骨髓。較人注意和意想不到蓮葉系列還引發黃惠霞縫製成三件旗袍。即或蔡志聰的「蓮河」多媒體裝置,色彩對比鮮明而影像活潑,我也不會視為組詩的解讀。這些作品相遇時,是在發現一首詩存在的開始,卻以無限延展為終。

  《回看 也斯》活動以也斯為主體。香港文學的再生力和再現方式,在這次文學活動中已做了一次證實,這是也斯其中一項對香港文學及文化的重大貢獻。策展者提到,以後談香港文學不能不談也斯,談也斯不能不談香港文學。這話沒錯,只擔心,當也斯由香港文學代表,給化裝成香港文化形象品牌代言,編修成教科書的必讀,約化成產業化的陳述時,還會有人認真深入討論香港文學的獨特性嗎?誰能夠定義香港?誰能告訴我香港是怎樣?香港三聯書店曾出版的地文誌式的作家與故鄉系列,包括《王安憶的上海》、《老舍的北京》、《沈從文的湘西》、《魯迅的紹興》等,在這系列各書的簡介中,幾乎可以套在也斯的文學生命裏,發生成一種香港文學的講法。編輯舒非說《也斯的香港》和《王安憶的香港》的書寫角度很相似,他們都不正面寫繁華的街道和鬧市,「喜歡擷取都市的某個獨特的側影,一個小故事,一個普通或不普通的人物」,通過不顯眼的細節呈現所處身的都市面貌和情味,所以他筆下的香港是真實地道的。但想,念滋在滋,也斯著緊要叫人知道香港有文學,認識香港文學,不等同中國之於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等任何一個城市,或許,就是因為香港某些值得記憶的細節,不能概之以多元、融合的大敍事,也不能被繁榮熱鬧秩序所掩蓋。

  香港不會只有一種形象,我們當然不必也不會只有一種呈現香港的文學語言和方法。不要忘記:

「我們在尋找一個不同的角度
不增添也不刪減
永遠在邊緣永遠在過渡
我們用不同顏色的筆書寫
這些東西也很容易變得表面
歷史就是這樣建構出來的嗎?」

  也斯的《形象香港》是這樣說的。
 

作者簡介:雪梨大學文學博士,香港藝術發展局民選委員,出版獲第一屆香港文學雙年獎,曾任多種香港文學刊物編輯。

  編者按:中央圖書館舉行的「游--也斯的旅程」及藝穗會主辦的「也斯吾友--跨媒介回應展」的展期由即日至1月28日,而「也斯的文學旅程:詩、小說、散文、電影與食物」講座於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舉辦日期和時間為1月24日晚上七時,有意參與人士須於網上報名留座;「另眼相看」詩作坊分別於1月18日及25日舉行,以上活動詳情可瀏覽 www.yasi.hk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