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B8%AF%E4%BA%BA%E5%AD%97%E8%AC%9B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品味蝦子香

梁科慶 | 2014-02-02 18:55:57 | 分享到

  【港人字講:梁科慶】胡燕青給我看過一幅她最鍾愛的照片。照片裏的她,十八、九歲,把長髮束成「馬尾」,穿沒袖T恤,站在露台上,細心地拭抹Addias運動鞋。那時候,她是詩壇新秀,也是游泳健將,入水能游,出水能寫,動靜皆宜。照片在她的廣州老家拍攝。這一處地方,在她的散文集《蝦子香》裏也可找到。文章是〈從老房子到小山坡〉,從廣州遷居長洲,她寫父母、弟妹、婆婆、同窗,也寫自己的成長,溫馨細膩。

  整本散文集,著墨之處,是三代關係。神髓見於最後一篇〈蝦子香〉的最後一段:

  「餛飩湯的蝦子香仍在齒間徘徊,如今巧克力的奶油甜又要來接力了。我忽然想起了媽媽和爸爸的饞,熱淚盈眶。昨天夜裏從烤箱源源溢出的,又豈止一個甜蜜的節日呢。」

  胡爸爸從喪偶的抑鬱慢慢康復過來,情人節前夕,胡燕青夫婦陪伴胡爸爸在小麵店裏吃麵。胡爸爸健康欠佳,需要戒口,卻又饞嘴。看見胡爸爸吃了餛飩麵,再吃豬手麵,胡燕青心裏「分不清是開心還是難過」。回到家中,預計仍在外面跟小情人甜甜蜜蜜的兒女,竟提早返家,為胡燕青送上親手烤焗的穆斯蛋榚與巧克力。把書闔上,三代和諧,彷彿「仍在齒間」,細嚼回味,耐讀感人。

  書中其餘文章,如〈媽媽去後〉、〈洞〉、〈懷念母親宋慕璇女士〉、〈閒話針線〉等都屬同一類,把胡家的三代情誼娓娓道出。若把這「三代關係」推衍開去,我們會在書中找到「師承三代」。〈百年之日,我在其中〉描劃陸佑堂的一幕「老少相逢」,情境教人難忘:

  「迴盪的語音之間,少年男女輕盈飄過,老學者則步步沉穩,一頭花白,緩緩拾級而上,嘴巴緊閉努力掩飾喘氣的聲音。二者遇上了,就都站在走廊上隨意談天。」

  當年,何沛雄教授一手清秀的黑板字,單周堯教授談論杜詩的精采,成為胡燕青日後為人師表的啟迪。昨日明德格物,今天篤信力行。在課堂上,她用廣東話「箍煲」作切入點,講解李賀詩句的「感官經驗」,有趣生動;然而,身處扭曲的教育環境,老師總覺有心無力,氣餒非常。〈大學教育的天空好小〉直陳大學當局對老師的不尊重、不信任,以種種行政手段監管老師,本末倒置。〈抄襲魔風〉慨嘆道德旁落,新一代對錯不分。〈名校演講記〉則是個「高分低品」的例子,正是物質豐富,心靈匱乏的寫照。

  所謂教育,訓練出一批又一批的考試精英,對培育品德操守,毫無裨益,唯有《聖經》所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才是正道。所以,我們還可以在《蝦子香》發現另一種關係:

  神 —— 我—— 鄰舍

  胡燕青在〈有幾件事〉透露,做夢、寫詩和禱告與她的存在,息息相關。〈耶和華的桌子〉寫她向神大吐苦水,把諸事不順一一訴說,結果——

  「瞬間,一直壓抑著的疲勞、苦恨、鬱悶和自憐忽然全釋放了,淚水滾滾而下。我就這樣對著天父哭了很久,連話都沒法說。禱告完了,心中澄淨。」

  神愛她,她愛鄰舍。鄰舍不僅左鄰右舍,「擴而充之,鄰舍就是鄉里、同胞,甚至人類、大自然、外星人(如有)」,當然包括她的學生。而愛的方法,就是愛人如愛己。

  歲月流逝如風,摸不到,捉不住,幾十年做過什麼?得過什麼?觀看舊照片,總有類似的疑問。昔日那拭抹運動鞋的小姑娘,今天退休在即,退休不等於停止運作,胡燕青不多問過去,一心專注前路,除了做夢、寫詩、禱告,她還有很多計劃呢!【101】

編者按:胡燕青的散文集《蝦子香》剛奪得二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首獎。文中所述照片見於正在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大學資料室展出「來自「劏房」的詩人——胡燕青」的展覽。


作者簡介:本土著名少年文學作家,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博士研究生,現任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大學資料室館長。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