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B8%AF%E4%BA%BA%E5%AD%97%E8%AC%9B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廢墟之夢

陳錦輝 | 2014-06-29 09:33:19 | 分享到

從鴨仔團的角度讀《歐洲12國16天遊》(三)

  【港人字講:陳錦輝】在《歐洲12國16天遊》,古堡可以是起點,但大概不是理想的終站。

  古堡以外,小說也提到在香港展出的《清明上河圖》。但在香港展示過的除了《清明上河圖》卷軸,還有《清明上河圖》的奇觀:以電腦技術造出《清明上河圖》的動畫投射,而當年展場正是周邊荒蕪一片、只能用作大型貿易展覽或演唱會場地的機場博覽館。千年前小心翼翼收入卷軸的風光,化成一塊巨大粗鄙的視像平面,在附近如同廢墟的場地展出——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了。當然,城市路邊翻天覆地的變化,庶民生活的摧毀,新舊之間的暴力交替,亦同樣以奇觀的方式不分晝夜地進行。過去現在既互為鏡像,亦弔詭地彼此重疊。

  回望廢墟的人,無論自覺與否,都是遺民。明朝遺民張岱在《陶庵夢憶》嘆曰:「南宋張擇端作《清明上河圖》,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而余目盱盱,能無夢想?」張岱懷有一非常有趣的遺民意識,他似乎以為《清明上河圖》乃張擇瑞於南宋(而非北宋)所作,故不單純是當下的直接記錄,而是帶有哀悼性的「追摹」。就這篇書評而言,張岱所言真確與否並不重要;更值得我們細味的是張岱察見廢墟之細密目光:看起來歌舞昇平、或至少是充滿生機的《清明上河圖》,原來本身就出自半個遺民之手!如果張擇端作畫的時間果真南宋,而畫的卻是北宋末葉首都汴京(開封),其時半壁江山已去,那麼畫中栩栩如生的一切,便不可能是炫耀,而是追憶和悼亡。這個汴京不是盛世之都,而是廢墟之夢。而張岱的《陶庵夢憶》,本身當然就是寫於清初,乃一切已然無力挽回後的前朝夢憶。

  那麼馬老闆的《歐洲12國16天遊》會否也不過一場空無夢憶,不為重訪歐洲諸城的過去,只為追摹一個蒙昧香港的廢墟?

  馬老闆小說最獨到之處,也許在於藉著鴨仔團的庶民眼光,看到香港這地方如何從一開始就是個「例外」。近來有關一國兩制白皮書的其中一個討論,圍繞的是例外狀態(緊急狀態和戒嚴令的頒布)的決斷權。於是不少學人知青開口埋口都施密特(Carl Schmidt)又阿甘本(Giorgio Agamben),「例外狀態」忽然成為重大問題似的。然而,由十九世紀成為大英帝國殖民地開始,香港難道不已是這塊中國大陸裡的一個「例外」嗎?自1997年成為一國兩制、同時受黨國和資本主義治理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不就以另一樣貌延續了之前的「例外」?從殖民地的「例外」到一國兩制下的「例外」,香港身處的「例外」狀態有其歷史的獨特性。這樣一種「例外」,會否太快被德國納粹法學家和意大利哲人所討論的一般「例外」所吞噬了?香港所展現的這種「例外」如果不是忽然從天而降,而是從一開始就深刻命運內核的話,我們該如何談論它,呈現它,將它的本土政治文化脈絡勾勒出來?

  馬老闆的方法是,借一個遠離香港十六日的鴨仔團,以及團員的庶民故事與目光,展現一直被過去殖民管治和當下一國兩制所壓抑的香港。這是另一個香港,另一種所謂本土,從中我們可認出不一樣的自己。或者,馬老闆想我們比張岱甚至張擇端看得更深刻,看得更好。種種對過去的「追摹」不應止於認命和犬儒。馬老闆似乎想我們於廢墟拾偶,在這片蒙昧的過去裡面尋找一直被忽略,甚至被刻意抹殺的珍貴事物。如首次踏足廢墟的孩童,讀者要看到的並非廢墟,而是埋藏了寶物的遊樂園。用馬老闆的說法,我們要追認的是許多一直被壓逼的祖先。歸宗認祖,才見本土。

  所謂本土,以至一切我們珍愛的事物,都不是理所當然的。或者,所有本土都是「例外」的。相比起殖民、法西斯、黨國或全球資本治理下的所謂例外狀態,這種對被壓抑祖先的追認,才是更真實的例外。本土有待「追摹」、追認,而我們需要一雙摩登眼目把過去一切看得更好。馬老闆筆下鴨仔團員們不斷成長的目光,不正正帶領我們由海德堡的城堡廢墟,走到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裡的聖殤像?聖母瑪利亞容貌年輕,她的眼目看得比任何人更深刻:她不獨看到愛子的死亡,還看見生命、盼望和愛。

  余目盱盱,能無夢想?【101】


個人簡介:陳錦輝,社區學院教書,基督徒,閒人,容易疲倦。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