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B8%AF%E4%BA%BA%E5%AD%97%E8%AC%9B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劇場版的《感冒誌》--情書的補充

吳美筠 | 2014-11-09 10:13:24 | 分享到

  【港人字講:吳美筠】一直擔心香港作家太重視自我作品的獨立性而干擾劇場的發揮,又或香港作家沒有足夠的積澱,讓編劇和讀者認識拿捏。有些人總拿一套似是而非的假設出來,質疑文學作品的是否可演或可改──生怕改編文學作品怕破壞原著──其實,沒有所謂破壞不破壞,只有寫壞了的劇本或演壞了的作品。文學在劇場上轉換成劇本,最好容讓釋放更大的自由度和建構再創作的空間,只有不成熟的作者或讀者,在文學轉換劇場表演後,仍只期望在劇場尋找熟識的作家身影或作品裏依樣葫蘆的文字。個人較傾向文學作為創作原型,在舞台上再生,文字憑想像發放創作能量,而非局限於「改編」,或者演繹文學的層次,編劇導演照理容許很大的創作空間。

  香港話劇團改編本土作家韓麗珠的文學作品《感冒誌》是作為香港旗艦的專業劇團的重要里程。話劇團過往改編香港文學作品除了八十年代改編過金庸小說外,就只有張愛玲(但張嚴格來說,說不上在本土成長書寫在本土生根的作家) ,這期待著實也太久了。韓麗珠的小說多用荒誕手法寫城市生活的物化,呈現人性的抑壓,雖然出現不少香港城市的元素建構敍述的「所在(setting)」,但採取頗「離地」的寫法,語言峻冷,敍述語言變化不大。對於習慣處理衝突、塑造角色的史坦尼式演繹的演員來說,演繹人物情感的層次有機會摸不著頭腦。因為小說裏的場景和人物往往是個象徵,縱使稍曾通過回憶穿插交代人物身世,也只是過場片段。我個人認為黑盒劇場更適合這類符號性、象徵性較強的文本。但容或以話劇團的資源,演出場地在大會堂劇院未嘗不是一種前瞻性的投資,至少,借此劇演說引發的連串文學與劇場的探討,為本地文學界與劇壇重新遇合締造了契機。

  看首場,感覺這本應是話題之作,可惜適逢佔領民運時期,孤獨和人際疏離不是這陣子香港人的心情和調子。服裝設計何珮姍,出色的簡約;斜圓台的設計,有手術台的感覺,可見劇團對舞美的重視,惜似乎局限了演員活動的範圍和行動的彈性。

  編劇潘碧雲,手法成熟。採取了較謹慎的改編策略,與原著在內容上沒有拉開太大的距離,甚至不難發現韓麗珠原文對劇場風格上的約制。不過,劇本處理有幾點讓舞台版的《感冒誌》未至完全亦步亦趨,這也多少引證,非情節帶動的小說要以劇場呈現,編劇主體有意識的進出文本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幾個較突出的重構:

  小說以感冒比喻孤獨,在城市像病菌般蔓延。關係受到監視,家庭變成可怕的機制。每人都患上無法痊癒的孤獨,強行安排在一起試練家人的角色都是徒勞無功的。人物本身本來並沒有寓言色彩,戲裏挑出主角孩童時與寵物貓的回憶作開場,並以貓用演員以形體演繹,成為全劇線索,以寓言色彩取締小說對家庭角色張力和關係疏離的緊張;醫生的形象也經過較為戲劇性的處理,以滑稽取代冷漠,以威嚇取代專業;戲中的「婆婆」大病要有人為她哭喪,由李楓來演,其演繹能量,以及編劇結合唱戲的處理,設計上的確把全劇拉上高潮,戲曲音樂元素加強演繹哭喪的虛偽和垂死的孤獨,戲中的「媽媽」身分想人記住她,帶有更大的調侃,不妨演得盡情一點放一點。雖然調侃未必是原著的語調,但伴哭的表情動作,故作驚人的感歎,虛假得來可笑復可悲,到此,潘已脫離了全篇以第一身主角觀點的單一直觀。這些處理,為小說未完成的部分補充了想像和對人物的關切。所引用的兩首詩,以文學補充文學,則是突出的補充與完成。這證明文學語言與劇場語言所拉開的可能不是取代或覆述,而是派生,甚至創發的;它捕獲和傳遞的不是語言表面的內容,而是關心難於把握、不可解的部分。以文學文本最終成為劇場表演的意圖則始終是新創作,潘多次表示她是向作品寫了一封情書來闡述劇本的完成,把創作收歸對話的名下,這次來說的確又是實情。【101】

觀看場次:2014年10月25日晚上7:45大會堂劇院
攝影:Cheung Chi Wai & Keith Sin@Hiro Graphics


作者簡介:吳美筠,澳洲雪梨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兼文學組主席、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香港文學評論學會主席。首位香港文學雙年獎詩獎得獎者,曾任多種香港文學刊物編輯,並擔任中文文學獎評判。出版包括《第四個上午》、《時間的靜止》、《雷明9876》等。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