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B8%AF%E4%BA%BA%E5%AD%97%E8%AC%9B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賴恩慈的初衷與養份

王蘊芝 | 2015-08-17 10:14:50 | 分享到

  【港人字講:王蘊芝】賴恩慈,一個時常出現在香港電影和戲劇界的名字,既是香港劇場及電影編導,同時是演員及劇場教育工作者,作品主題不時圍繞香港本土議題。她的首部導演短片《1+1》就是講述菜園村被遷拆的故事,批判香港社會過於重視「中環價值」,忽視城市裡鄉村生活的重要性。從2008年開始,她連續創作四齣跟女性議題相關的獨腳戲,以女性視角回應當下以父權結構為主的香港社會,表達她對社會時事的感受。她的創作風格多變、跨界別和重視社會意涵,深入了解她的創作養份,原來當中包含香港文學的影響。

  曾慶宏編撰的《蜜糖不壞:華語80後導演訪談》收集了十二位中港台三地80後電影導演的訪談紀錄,賴恩慈亦是其中一位受訪對象。她在訪問中,大談創作動機和成長經歷。她說:「我雖然在香港出世,但六歲前我都在內地鄉村生活,所以,對鄉村有一份情感。」這份情感促使她開拍《1+1》。孩童時期的生活經驗形成她對鄉村生活的關懷,中學時期的閱讀喜好則影響她的創作手法。

  賴恩慈在訪問中提到,中學時期她喜歡閱讀劉以鬯的書,覺得劉以鬯的寫作方法很創新,有助她寫劇本,尤其是學習他的小說表達手法和敘述故事的方式。劉以鬯是香港重要的作家,作品繁多,最為人熟悉是他在《酒徒》裡使用意識流寫作手法,以外在行為和描述現實轉向內在心靈挖掘的方式,刻劃小說人物,賦予小說人物內在生命,打破傳統小說對時間的認識。這種敘事方式可見於賴恩慈的多部獨腳戲(即單人舞台表演)作品,劇本內容往往先安排給如說書人一般的獨白,演者疏離地邊穿著角色服裝邊向觀眾介紹角色背景,然後在某一句台詞瞬間轉換狀態至角色,例如她在2010年作品《女人•型》先後扮演來自不同背景的香港女生,如渴望演戲卻被導演選中擔任攝影師的電影系學生、因渴望戀愛而禱告的基督徒、抱怨老公多年不跟她行房的婆婆等角色,同樣先在角色之外中性地簡介角色背景,再快速切入角色狀態,令觀眾於短時間內了解角色,跟著演者進入角色世界。兩年後,賴恩慈再寫成另一獨腳戲《女兒紅》,其中單戀學長的女大學生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觀眾跟著演員進入角色求愛心路歷程,除了賴恩慈的表演功力有所進步,亦有賴她將意識流手法繼續深化於她的劇本敘事方式之中,將人物故事寫得更細緻更沈澱,角色本質更加表露無遺。

  賴恩慈的兩部影像作品《1+1》和《N+N》都跟城市發展和地產霸權議題有關,但在影片中都不見角色有控訴式語言,只是單純地從爺爺和孫女的故事出發,刻劃出香港鄉村生活的美好,以及社會急速發展之下,人民被逼放棄幾代人的家園的無奈。筆者相信此一創作優點跟賴恩慈於求學時期曾修讀英國文學有關。她在訪談中表示,中三那年她開始修讀英國文學,大學轉系到電視電影系之前亦曾修讀英文系,而不論是中學的英國文學課程,還是大學英文系的學習訓練,兩者均重視分析文本和語言結構,相信這些訓練令賴恩慈學習到語言背後的運作機制,以及語言對角色塑造的重要性,有助她日後描寫劇本人物時,掌握語言於劇本中的節奏和保留角色的自然,而非簡單地借演員之口說教。

  過去我們談論香港文學對創作人的影響,多數集中於小說、散文和電影的範疇,但由上文分析可見,其他界別的創作人,如戲劇界的賴恩慈,同樣可在香港文學身上汲取養份,轉化到創作之中。賴恩慈從自身成長經歷和身份挖掘創作主題,是她創作的初衷,她同時透過學習過程和閱讀興趣,豐富個人創作手法和表述能力,這些做法相當值得從事任何藝術創作領域的朋友參考。說到底,創作這回事,內容重要,作品的表達方式亦同樣重要。【101】



作者簡介:
一枚正為畢業論文煩惱的北藝大戲劇系(主修表演)學生,巨蟹座A型港女。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