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B8%AF%E4%BA%BA%E5%AD%97%E8%AC%9B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陳冠中專輯】殘酷的「白日夢」

謝冬瑜 | 2016-03-28 16:36:03 | 分享到

  【港人字講:謝冬瑜】《建豐二年》認真、嚴肅地做了個「白日夢」。這夢比起現實,好不到哪兒去,因此它亦很殘酷──我們竟連幻想的空間也沒有。

  作者陳冠中先生,不是第一個「做夢」的人。在他之前,已有不少作者,寫過此類「歷史虛構」(Counter-factual)作品。例如,Philip K. Dick的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Robert Harris的 “Fatherland”,故事背景就是虛構歷史,設置為「希特拉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世界。

  《建豐二年》的假設,亦有前人做過。Robert Cowley編輯的 “What if?”一書,輯錄「虛構歷史」的散文。其中最後一篇,作者Arthur Waldron假設,如果蔣介石沒有落敗,中國會如何。Arthur的「白日夢」美得令人垂涎,從文章的題目 “China without Tears”已可看出,他認為由國民黨當權的社會,悲劇大減,生活比現狀美好得多。

  陳的「夢」之構造,首先在於他明白有些悲劇不完全是共產黨造成的,他沒有像西方人一樣,把一切推理建立在對紅色政權的恐懼或憎恨上。

  當權者換人,知識分子依然痛苦地清醒,政界的人可能有新的發展,文學的圖景可能截然不同,但是,生活最不可能改善的,最難以清醒的,是平民百姓。這也許是陳書中最絕望的一點。無論時代巨輪沿何種軌跡轉動,平民還是只能在其中被操控,做著屬於自己的「白日夢」。一來,他們也許只想過好「小日子」,沒有心思去深究「小日子」與「大時代」之間的關係;二來,統治階級無意「喚醒」他們,巴不得他們永遠做夢而不諳世事,知識分子又沒有餘暇,或沒有辦法啟發他們。

  《建豐二年》的「麥師奶與麥阿斗」一節,盡寫平民百姓的「白日夢」。這對母子,有點像香港的「麥太與麥兜」,安守本分過著小生活。雖然文本地域背景設在廣州,但除了「白雲山」這一地標以外,難以見得廣州的地域特點,倒是給人感覺與香港差不多(如木屋區、「石硤尾」、「工廠妹」等等)。也許廣州與香港的文化,本來就有不少相同之處(例如文中提及的茶樓、粵語殘片、電視節目等等)。麥氏母子的故事,若放在香港,亦行得通。

  麥師奶與麥阿斗都愛做夢,且這些「夢」都影響了他們的人生。最淺顯易見的,是她「發財」的美夢。她因此努力工作,努力買股票。其實在這工業起飛的時代,以及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這樣「工廠妹」的階層,只屬於被剝削的一層。她不可能認清這一點,只好浮浮沉沉,時喜時憂。

  麥師奶還做了「迷信西方」的夢,相信美國奶粉總是最好的,讓麥阿斗只喝過期的美國奶粉,而不吃自家食物,導致阿斗營養不良。她最終發現奶粉過期時,大呼美國奶粉並沒有問題,原來只是過期而已。這愚昧無知的「恍然大悟」,令人歎息。

  陳故意強調「奶粉」問題,亦似有「以虛構諷現實」之意。現實中的香港面對的奶粉問題,是其貨源不足,亦與中港矛盾密切相關;內地面對的奶粉問題,是食品安全誠信破產,亦有對「進口貨品更勝一籌」的迷信。於是,內地百姓便到香港尋求「外來」的、「更可靠」的奶粉。陳調侃一番:有沒有想過,外來的也未必可靠呢?有沒有想過,奶粉並不是很重要,如果迷信奶粉,反倒荒謬?

  麥阿斗做的夢,則是他沉迷電影、電視、流行小說。隨年齡增長,他的眼界越來越寬,看的電影亦不再局限於流行商業片。在「富足」的精神世界中,他總覺得自己是有所追求的。

  然而作者以「追蹤一隻偷吃腐乳的蒼蠅」,來比喻麥阿斗的「追求」。蒼蠅的意象,在文中出現了三次。首次出現,是阿斗三歲聽到的「蒼蠅銜著腐乳,追上白雲山」的童謠。這暗喻了阿斗母子初到廣州城,希望改善生活的念想。第二次提起「蒼蠅」,則是阿斗朦朧地思考「日後志向」。這兩次的「蒼蠅」,都「帶領」著母子追逐物質、生活條件的美夢。

  最後一次出現蒼蠅的意象,是阿斗再長大一點,覺得「追求」的過程,要靠電影。他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不到,或者無處追求,只好把希望投射到光影世界。而電影世界,本身就是虛幻的「夢」。想要走進去的人,有千千萬萬,但能從「夢」中悟出知識,改變命運,甚至改變世界的人,寥寥可數。結尾處的阿斗開始寫文、投稿, 他會是那些脫穎而出的人嗎?

  麥氏母子的「白日夢」越是美好,越吸引他們沉浸其中,就令他們離現實越遠。作者特地提及「你可能覺得她只是大時代的小人物,但她卻是時代變遷的正印主角。」是的,他們是佔了大多數的「主角」。而一個時代,有千千萬萬個沉浸在「白日夢」中的「主角」,是好事麼?

  他們最終會不會投入真正的現實,我不知道,我只覺得自己有時也只是他們中的一員──寫這稿時,我拖拉了好幾天,原因是心血來潮,想回頭追看港版「麥氏母子」的「麥兜系列電影」。【101】

作者簡介
謝冬瑜,嶺大中文系,不務正業,只喜歡通過文字和影像,思考與錢無關的東西。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