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97%9D%E5%A3%87%E9%9A%A8%E7%AD%86%E9%8C%84

在文化藝術的大花園遊走,可以結伴同行亦可孤芳自賞。但這個天花亂墜、色彩斑爛的大花園有時卻可能幻化成一個大迷宮,置身在裡頭而迷失方向,如有大師指點迷津頓時重臨花園。本欄目邀請城中名家隨隨數筆,希望能令各位拓闊思路、更進一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理

謝傲霜(小說作家) | 2014-09-09 09:45:35 | 分享到

  【藝壇隨筆錄:謝傲霜】我是一個時常感受到壓力的人,因為我想受人歡迎,被人喜愛,因此我對人好,不一定出自於愛,或許僅僅是因為迎合別人的習慣,不想與人衝突。想深一層,或許是源於我對自己沒信心,即如果我不留意別人的需要,別人就不會愛我。這樣做人很累,而像我這樣的人,也更容易受困於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因為我不想與眾人為敵。

  我不習慣闡明自己內心真正的立場,所以在群眾或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面前,我習慣保持沉默,不想辯論。可是這樣做人,其實很辛苦,尤其年紀愈長,愈覺得我這麼短的人生,幹嗎要迎合你你和你呢?寫將於 9 月底在前進進牛棚劇場公演的《傷愛三次方》中的《誤認》一段,我最終想說的,竟然是這些。這從來不是我編寫這齣劇的原意。

  構思《誤認》這故事,源於 2009 年尾在一份免費報章上讀到一則十分簡短的本地新聞,述說一男子「男扮女裝」參加健身室為女賓而設的健康舞班,該男子被其他客人揭發其真實性別,並指控為色魔,健身室職員遂報警求助。男子被捕後向警員辯稱自己因喪妻之痛,為了感覺再與亡妻融為一體,不再孤單,才身穿亡妻衣服,利用亡妻會籍參與健康舞班。

  不過報紙上一個小方格,短短幾句新聞,但這男人對亡妻超乎尋常的思念,卻刺痛着我的心。我想,究竟一個人有多愛另一個人,才會要與對方「融為一體」?當那真實的「另一半」在世界消失後,被遺下的「另一半」是否已無法活着成為「完整的個體」?還是,在戀愛的過程中,「我」已不再會是「我」,「你」也不再會是「你」?抑或,本身就「不健全」的個體,才會在戀愛中建構起「不健全」的關係?以至生離死別以後,在戀愛中被誤認為「完滿」的人生,才赫然暴露其殘缺的真相,讓人徹底崩潰?也許,真實的戀愛,或多或少地,就是自我消融的一個過程?這些,都是我原本想藉《誤認》探討的議題。不過,在《傷愛三次方》與眾編劇和導演反覆討論的創作過程中,我慢慢發現,其實我更在乎的,竟然是為何痴情在真實的現代社會裏會被描述為愚蠢及瘋狂?而與之反面的多情卻又同時被指摘為自私及冷血?就像伊索寓言裏父子騎驢的故事,社會上各人對各種偏離主流的愛情態度都指指點點,如果你要迎合所有人,最終只會害苦了自己。各人有各人的因,各人有各人的苦,各人有各人的果,各人也有各人的真理,這讓我想起《西藏生死書》裏的一句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治療和覺醒的泉源,你的工作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把自己的信仰強加在他人身上,而要讓他們自己發現這些泉源。」

  2010 年初,我在報章上讀到這新聞的跟進報道,裁判官認為該男子只是管有亡妻的身份證,不是使用他人身份證,故判他無罪,當庭釋放。至於色魔的指控,在數則來自不同報章的新聞報道中,隻字未提,相信根本證據不足,連起訴也沒起訴過。 這名被報章報道時強調為「無業中年漢」的男子,因惦念亡妻而患上「適性失調」症,在庭外回應記者提問時,只答:「醫好自己先。」便匆匆離去。他妻子在 2007 年底腦中風離世,及至 2009 年底當他「犯案」時,已相隔兩年,這段日子,他心中的愛,以及由愛衍生卻無關乎愛的種種情緒,究竟將他如何折騰得死去活來,以迫使他情非得已地穿起愛妻那些仍未被扔掉的衣服鞋襪,去逛一個亡妻曾經生活過的空間?

  「 醫好自己先。」這男士說這句話的神情與心情,在編寫《誤認》這齣劇時,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我不知道,真實的那個他最終有否找臨床心理學家去治療自己,但我其實覺得,男扮女裝對這位男士來說,實質上是一種自我治療,但社會卻對他採取如此另類的療法投以奇異的目光。我們都被迫着要正常,用正常的方式克服痛苦,用正常的方式去戀愛,如果沒有這些與那些正常的規條,或許,我們不用活得那麼辛苦那麼累。可是誰人又會有特立獨行的勇氣,堅拒做那對騎驢的父子呢?於是,最終的劇本,與數年前我借此新聞在《字花》寫的短篇小說《誤認》,又經歷了幾次輪迴,同一個故事,不同的思緒,輾轉反側。【101】


作者简介:
謝傲霜,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學士,香港大學文學及文化研究碩士,曾任職Hong Kong Standard、Hong Kong iMail港聞記者,香港經濟日報「文化版」及「閱讀版」編輯,現為匯知中學圖書館主任。出版作品包括文化評論《愛情廢話》、《香港情書》、《廣告熱賣》(與馬傑偉合著)、《音樂敏感地帶》(與馮應謙合著);新詩集《在霧裏遇上一尾孔雀魚》;小說《一半自己.曲戀癲癇症》等。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