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97%9D%E7%84%A1%E6%AD%A2%E5%A2%83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香港藝術節2013評析(下)

101藝訊 | 2013-05-10 13:27:00 | 分享到

第41屆香港藝術節已於3月底閉幕,一眾本地演藝評論人,上月聚首一堂,面對面互相交流。由個別表演節目的得失談到對香港藝術節的展望,由於篇幅所限,以下聚會紀錄集中討論幾個藝術節委約作品。承接昨文,各評論人繼續發表對《屠龍記》的看法。

西:小 西  聞:聞一浩  曲:曲 飛    肥:肥 力  張:張秉權  梁:梁偉詩    慧:陳國慧  鑫:陳瑋鑫

曲: 我不大理會事件是否真實,我更關心編劇背後的理念。黃選擇了一件她最不熟悉的事情,明知道最不能拿高分的題材去挑戰,這個創作精神絕對可嘉。可是她卻未能在劇本中寫出各個角色的精神及信念,探討不了劇場工作者的本質,也看不出黃於創作理念中提及的核心價值。例如鄧偉傑飾演的Harold為什麼會由搞小劇場演出變成走商業路線?而邵美君飾演的Mia以寫作為生,那她究竟想透過寫劇評向讀者表達什麼?她的信念又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似乎都不在劇本中,因此整個對立也就跌入私人恩怨、男女糾紛。反而全劇寫得精采的是由白只飾演的律師發火高呼娛樂無罪一段,因為當中可見其角色有思想、有立場、有血有肉。

張: 這個劇本容或是黃詠詩的失手之作,但至少她敢於衝破自己的界線去嘗試寫不同題材,這是值得欣賞的。就演出效果來說,《屠》劇非常精采,全賴導演李鎮洲把劇本的缺點轉化成他創作的起點,把戲提升至另一層次。特別是於結尾把舞台逐漸還原空蕩蕩,就似要提醒觀眾劇場才是真正的主角,舞台上的空間就等待下一個故事去填充,意味深遠。

曲: 導演處理的確有心思,空台的處理令人加深了解劇場本身與劇場工作者的關係,而且李的處理還淡化了原來劇本過多的控訴。就如劇首男主角的七分鐘獨白,導演沒安排他在台上不停鬧,反而讓他在台側舞台以外的空間開始演繹,觀眾一直只見其身影,直說到最後一分鐘才現身台上,就明顯看到導演功力。

聞: 開場的空台運用真的很勁,但結尾的處理對普遍觀眾來說可能會感突兀,未必能完全理解沒有謝幕的終場。總的來說,我想大家也同意這個劇本是個不成功的實驗,希望編劇會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思索如何改進。

《蕭紅》缺乏語境襯托

西: 整個戲集中描寫蕭紅在人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但卻把時代背景與當時社會狀況抽走,沒有很多劇情,只剩下一些內心變化。可是缺乏語境的襯托,觀眾如不熟悉現代文學或蕭紅的故事,相信較難理解當中狀態。

鑫: 我對蕭紅的認識極少,但趕在開場前速讀了場刊內有關蕭的背景資料,所以在欣賞演出期間也算享受,能夠理解一個北方女子在生命不同時段,身處在異鄉的追求與掙扎。

梁: 看得出編劇意珩在劇本撰寫方面下過苦功。因為要把文學作品與作家生平這類題材放上舞台絕不容易,從她選擇棄端木蕻良而把魯迅寫進,便可見她選材的用心。而且寫作家的故事,必然會交代代表作品,現在《蕭紅》劇本就把《生死場》、《呼蘭河傳》寫入歌詠隊的唱詞,非常精簡。而三幕室內歌劇的藝術形式,抽象化了蕭紅故事,效果上佳。當然若非受到三幕室內歌劇的限制,意珩的版本愈寫愈長便會變得拖曳。

聞: 我覺得一般觀眾也應該可以理解角色的心理狀態,至於藝術形式上的確有限制,不過我不肯定藝術形式是否真的幫到編劇,因為我知道最初的版本雖是話劇劇本,但已經是以詩意的文字寫出。

藝術節勇於嘗試有胸襟

梁: 過去看香港藝術節都遇過不少低於水平的演出,猶幸今年所看的好幾個節目都不錯,《怪誕城的動物與孩子》及《戲偶人生》的技藝也十分精采。「新銳舞台」系列的節目雖然水準參差,但絕對值得支持。

肥: 其實香港藝術節選節目一向不錯,有胸襟去試不同的表演實驗,有時候甚至比「新視野藝術節」更具新視野呢。他們一方面把前衞經典《沙灘上的愛因斯坦》帶到本港舞台,另一方面也大膽地給予新晉編劇發表新作。

曲: 藝術節今年委約製作了兩個演藝學院編劇碩士的畢業作品,當中冒險精神值得欣賞,既為已有相當經驗的編劇提供一個難得的平台去突破自己,也讓內地來港受專業訓練的學生,可以享有更大自由,有機會把在內地難以發表的作品在香港公演。

聞: 培養新人很重要,他們的作品可能未成熟,但值得去給他們一個機會。另一方面,今年藝術節的《中式英語》與《一僕二主》兩劇皆娛樂性豐富,雖不是很有深度,但製作水平極高,也令人反思為什麼香港還未能出現這類快、狠、準的娛樂精品。

文字整理︰陳瑋鑫

(原載《信報》2013年5月9日C05版)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