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97%9D%E7%84%A1%E6%AD%A2%E5%A2%83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藝無止境:《簡愛》不只是愛情戲

撰文:曲 飛 | 2016-02-27 18:52:52 | 分享到

   較多人認為英國十九世紀女作家Charlotte Bronte(1816-1855)文學經典《簡愛》(Jane Eyre)是一部浪漫愛情小說,作品發表了近170年,期間不斷被藝術工作者改編和搬演。在電影範疇,焦點往往放在這是一部「愛情經典文學」、「為愛而生」的愛情故事,而忘記了原著精神是想反映當時女性平權的聲音。

  當然,我也理解,拿愛情題材來消費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在資本社會上,無人會同金錢鬥氣。但是,今年香港藝術節請來英國兩大劇團,布里斯托爾老域劇團和英國國家劇院聯合製作的劇場版本,給觀眾重新感受到這部文學經典除了愛情以外,還有什麼重要的故事元素。3小時的演出中,如果觀眾只是想看淒美的愛情故事,或者會感到失望;但是如果以人類一直努力追求平等、自由的角度去看,這個劇場版本可謂完全反映出來,也是忠於小說家的創作初心,這根本不只是一部愛情戲。

  要談女性主義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真正引發女性主義運動的論述,則大約在十八世紀後期才出現。不過在1850年之前,即是小說《簡愛》1847年發表期間,女性主義思想已成為文學界關注的題目,最初開始是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如瑪莉.維特雷.蒙塔古和孔多賽侯爵提倡女性教育,還有許多自由派思想家,如傑瑞米.邊沁要求在各個方面女人都該有平等的權力。

有距離地批判

  第一個女性科學研究社團(scientific society)早在1785年成立於荷蘭共和國南方,一個叫做Middleberg的城市。女性專題期刊,例如專門報道科學議題,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風行。瑪莉.吳爾史東克拉芙特在1792年所著的《女權的辯護》是最早期明確無誤可被稱得上是女性主義的作品之一,雖然以現代的標準,她拿女人與貴族相比並不恰當,因為貴族的菁英社會地位、嬌貴、脆弱,以及容易在知識與道德上怠惰等等,都不像是現代女性主義者的論調。

  現在英國劇壇女導演莎莉.庫克森,以女性角度解讀《簡愛》,是希望觀眾焦點放在以上的社會背景,女主角如何以個人力量和意志,衝破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環境。所以在導演手法上,她運用了當代劇場的手法和觀眾溝通,體現出劇本不再起到主導的作用,而只是劇場敍述的參與者之一,希望觀眾能夠有距離地批判故事情節,故此導演選擇運用象徵主義的舞台美學,除了男女主角、患上精神分裂的妻子以外,其餘劇本13個角色均由四位演員包辦,試圖讓觀眾對故事情節有距離地批判,這明顯是源自德國戲劇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的表演體系,強調觀眾要時刻理性思考,不應沉溺在感性的情節中,因此他設計出不少獨特的舞台手法,如「疏離效果」、「敍述性」、「打破四面台」這些特色來展現。要了解《簡愛》導演的選擇,首先要明白德國當代戲劇發展如何影響英國劇場。早在1956年,柏林劇團訪問倫敦,正式將布萊希特的戲劇表演體系傳播到了英國,隨即啟發了英國戲劇界重新思考在劇場講故事的方法,特別是對於呈現經典文學的方向。

音樂戲劇互動

  演員要成功執行這種演出風格,演出時的整體默契和個人的想像力與專注力非常重要,如果達到完整效果,也是對於觀眾來說是最大的吸引力。在首演當晚,所有演員表現都無與倫比,達到很高的技巧水平,沒有半點猶豫和失準,配合舞台上的樂隊伴奏和特別編寫的歌曲,令演出有種音樂劇場的味道,透過音樂與戲劇的互動,突顯音樂本身的戲劇性,將音樂與角色的姿勢、動態相輔相成、緊密無間的聯繫,形成與觀眾對話的橋樑。【101】

Photo:Manuel Harlan

(原載《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2月26日C05版)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