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

在文化藝術的大花園遊走,可以結伴同行亦可孤芳自賞。但這個天花亂墜、色彩斑爛的大花園有時卻可能幻化成一個大迷宮,置身在裡頭而迷失方向,如有大師指點迷津頓時重臨花園。本欄目邀請城中名家隨隨數筆,希望能令各位拓闊思路、更進一步。

《灰闌》聯合導演一休:公義,原來比想像中難得!

導演的話 | 2015-08-03 10:21:06 | 分享到

  【藝壇隨筆錄:一休】選演及改編布萊希特的劇目,首要原因,當然是因為喜歡,覺得這戲好看。然而好看的戲多的是,何選此人此劇目?

  7A班戲劇組實踐多年的「簡約寫意」美學,或多或少都受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學觀所影響:追求表演性與表演的質量、使用寫意的手法、程式化的虛擬性等等。說到尾,就是逆著寫實主義的舞台美學幹:希望悅目的寫意手法可以突出劇場所獨有的觀劇經歷。其實這和布萊希特的想法和做法如出一轍:讓時空可以跳躍、情感可以昇華、讓觀眾可以在感動之同時對主題作深刻的反思。因此,高舉「回歸文本.簡約寫意」旗幟的7A班戲劇組,上演布氏作品,只是遲早的事。

  本劇探討「地權誰屬」的問題,布萊希特以此劇間接反思資本主義。首演時為2010年,當時選演此劇目特別有意義:世人曾以為資本主義是世界唯一真理。香港亦仿佛出現了「市場就是一切」的信念。清拆舊區、破壞鄰里、瓦解社區關係,全部都可以因為「經濟發展」四字就被合理化,高度的工具理性已經近乎把人性滅絕。然而2008年一場金融海嘯,卻讓全世界人明白資本主義並非真理。資本主義的基礎是相信人的理性,可是人性的貪婪已經告訴了我們,這是行不通的,我們仍是要多一點點的福利社會,左派和右派還是要互相平衡。在2010年,重看這個認真地思考「土地(公共資源)應該屬誰」的劇目,馬上便想到當年諾貝爾首位經濟學獎女得獎人,就天然資源(例如水、空氣)應該怎樣分配才是最「好」的研究,以及「香港的土地用來讓一小部份人變成超級富豪,這到底是地球上少有的一次經濟奇蹟,還是少有的一次不公義」這個值得港人深思的議題。忽然發現布氏近乎一個世紀前寫出的劇本已在思考這些,真是一個先知。

  因為搬演此劇涉及大量的資源(感激主辦的康文署),前後共等了五年才能成功安排重演。2015年,上述的問題仍在困擾全球,在香港還多了一個重看本劇的理由:「誰的公義?」。《灰闌》中的沈石德,雖然只是社會上的小人物,但他藉著打破法規,為社會上受壓迫的人爭取公義。不論你同不同意他的政治立場,你都一定會覺得他「公義」。2015年的香港,身邊的朋友都不斷在問「究竟有沒有人可以不論政治立場,為香港這片土地上的人守護公義」這個問題。我想,我們都很渴望我們身邊能有一個沈石德。公義,原來比想像中難得!

  《灰闌》乘著「戲中戲」之便,刻意採取了既中且西的演繹手法,希望觀眾喜歡。這樣的結果是,音樂上有小提琴,佈景裡有幾何線條,服裝有西服加古裝,台詞語境也古中帶西(見關於翻譯及改編《灰闌》第二段)。這樣的做法並不容易,出來的效果看來相當好,真的要衷心向為這劇付出過的所有人,包括重演的台前幕後所有人,以及2010年首演的台前幕後所有人,致以萬四分的謝意。【101】

PS. 密切留意!《戰地阿娘》出沒注意!劇團將改編布萊希特另一巨作Mother Courage。
如同《灰闌》一樣,將這個經典劇目改編為中國古代背景,變成在五代十國時期發生的《戰地阿娘》。
喜歡《灰闌》的您,若想看看這個世界有名的「戰地阿娘」如何在戰火連天的世界中掙扎求存,保護她的三名子女免受戰爭禍害,就不要錯過7A班戲劇組於2016年4月8-10日演出的《戰地阿娘》!

聯合導演 陳正君:

談到布萊希特的作品,焦點很多時候也會在其獨特的戲劇表演形式。
然而這次重排《灰闌》,更觸動我的,是作品想說的內容。
我們愛一個地方,
在意當中的事物,
在乎建構經年的精神文明。
就如古如紗愛她的孩子一樣。
而當一切我們珍惜的,重視的,
一點一滴被踐踏,被破壞,被摧毀。
當法制不再保護弱小的時候,
我們更需要「公義」,更需要沈石德。

101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