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異國風格的《花木蘭》

撰文:曲 飛 | 2012-08-16 00:00:00 | 分享到

  筆者聽聞,有六至七歲小朋友在學習寫作技巧的課堂上爭論:到底《花木蘭》是中國故事還是外國童話?正反兩方各執一詞,最後當然是要靠老師排難解紛,道明所以。事件很明顯反映出,美國所製造的一系列童話式卡通卻相當成功,世代相傳的《灰姑娘》、《三隻小豬》與《白雪公主》等故事,就是這樣深深印入他們的腦海的。當中國民間故事《木蘭辭》被搬到大銀幕時,花木蘭卻淪為美國百老匯式音樂劇的卡通女主角,她代父從軍的孝道精神,則所餘無幾,這就是本地劇團Theatre Noir 製作英語音樂劇《木蘭》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孝道精神所餘無幾

  筆者首次認識花木蘭是在初中時讀《木蘭詩》,又稱《木蘭辭》,作者身份不明,但是,據歷史記載它是魏晉南北朝期間的一首敘事詩,訴說女英雄木蘭(後人稱之為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載的民間故事。《木蘭辭》故事深入民心,更是各地華人學校的必修讀物。據此傳說改編成各式各樣的表演藝術,不勝枚舉。據了解,該詩約作於北魏,最初錄於南朝陳釋智匠《古今樂錄》,長三百餘字,後經隋唐文人潤色。宋朝郭茂倩《樂府詩集》載: 「唐人韋元甫擬作木蘭詩一篇。」但是嚴羽《滄浪詩話》認為《木蘭辭》中的「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之類風格,似是李太白時代的,所以否定是魏晉南北朝人的詩。

  是次Theatre Noir 演出的版本,乃依據迪士尼音樂劇英語版本,這樣的「異國題材」對外國人而言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因為他們很想了解中國文化。從商業角度看,有關市場潛力亦很大。可是,由於劇團擺脫不了「迪士尼式」的敘事故事格局、曲風等基本原則,故縱使舞台上的音樂劇版本對年輕觀眾而言極盡視聽娛樂,但對在席間的筆者而言,不難在腦海裡浮現《美女與野獸》、《阿拉丁》或是《獅子王》等動畫作品的記憶碎片,即使舞台上《木蘭》的所有角色和故事背景與上述的動畫不同,但由於藝術風格相近(主要是音樂風格),某程度上對部分熟悉此等風格的觀眾欠缺吸引力。

  縱使現在舞台設計上懸掛「敬、信、愛、力、命」字樣讓觀眾明白女主角木蘭是圍繞這五大命題,探索人生目標和個人追求,可惜,由於演員經驗尚淺,未能夠明白這五字真言盛載何等博大精深的學問,導致部分要角未能進一步深化命題的本質,刺激觀眾思考。

音樂劇效果夠吸引

  有趣的是在首演當晚,元朗劇院演藝廳高朋滿座,觀眾全情投入,台上台下彼此呼應,人們為青少年對舞台藝術的專注、熱情和團隊精神而打動。是次參與演出的一百六十位中小學生,經過兩星期的暑期音樂夏令營活動,在導師訓練下創造出了這一個半小時的演出成果。作為藝術總監的葉遜謙對籌備相關活動經驗豐富,除了令家長們放心,孩子的餘暇時間可以用得其所外,更加令學生們學習到專業表演者的基本要求:付出、動力、紀律和勤奮。

  事實上,現在所呈現出的整體效果令觀眾動容,難怪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在演出後,在台上呼籲同學們日後可考慮報考學院,這足以證明年輕人的演出水準已經達到某程度。有這樣的成績,筆者認為,導演葉遜謙是功不可沒,因為他成功運用專業的舞台調度手法,令分場之間的轉變充滿百老匯音樂劇的效果,加上幕後技術人員均是滿有經驗的將才,所以只要同學們全神貫注做好演出的部分,自然事半功倍。【101】

(原載《大公報》2012年08月14日B20版)

演出資料

元朗劇院 (演藝廳)
2012年8月4日(六)晚上8時及8月5日(日)下午3時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