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網絡.現實.本土——評《人形軟件》三部曲 (下)

溫卓森 | 2016-06-22 00:46:14 | 分享到

譚劍(左一)和倪匡(左二)在香港科幻會的活動上會面,合照留念。(鳴謝香港科幻會允許轉載相片)

關懷流行文化和本土文化

  【港人字講:溫卓森】譚劍除自己的寫作世界,也積極投入流行文化,不時在自己的網誌中記下對電影或事情的看法。而在《人》,他不時會把流行文化的事情寫入小說之中,如舉出2009年一名日本男子與戀愛遊戲Love Plus的女主角在關島結婚一事,類比當時未來人跟這人一樣已不再追求真實的婚姻 (註1);把分裂人形軟件的程式名為「村上病毒」,幽默地反映出當年村上春樹迷的擴散和狂熱程度 (註2)。其中,天照和經理人柴咲小姐一番有關爛片賣座的邏輯推論,更令人不禁會心微笑:

  「我不明白,為甚麼那麼爛你還要我接?就是為了打響國際知名度嗎?」
「你不明白現在觀眾的心態,當爛片的爛過了一個臨界點,那個爛就會成為賣點,當第一輪觀眾被騙後爭想奔走警告說此片爛無可爛,去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時,其他人卻會衝著這個奇特的賣點而進場一窺究竟……」(註3)

  譚劍把流行文化入文,除了增加讀者的代入感,還能增加未來世界的真實感,亦與故事的內容相映成趣。

  《人》雖然是未來世界,然而香港的境況,譚劍似乎認為與現在大同少異。其中最能體現這個情況的,相信是文中另一條故事線:來記雲吞麵店。

  來記是寧志健和他父親努力經歷的家業,然而,香港的地產霸權與大企業文化比現在更甚,店鋪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種種磨難。先是被地產經紀遊說賣鋪位、又再遇上寧志健的死亡。故事中來記是香港傳統文化的象徵,但在只重視金錢、效率的社會中,卻被當地人視為草芥。地產經紀就是以種種「老店早已過時」、「我們給的那一筆錢遠比你長期經營要多」、「不要被家業束縛你的人生」等原因去引誘寧賣鋪。其中寧反駁經紀的一番話,相信令不少讀者深感共嗚:

  「我們的城市之所以一天比一天面目可憎,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人家的視野和文化沉澱,我們只顧眼前利益,心中只有快錢。走到街上,沒有老店,舉目所及的全是連鎖集團的店鋪。他們不是建設這城市,而是消靜這城市,把我們文化裡的一切價值全部掏空。除了賺錢,沒有其他。」(註4)

不過,還是有人對來記抱持敬意,其中一位就是黑澤武。這名男模特兒當初只為討好天照而應託到來記做員工,但後來「看著老闆天還沒亮就打麵、包雲吞,有時還要洗碗,招呼客人……一個月下來賺到的,也許還不足自己以前一天的酬勞」(註5),這種逆流而上的堅持深深打動他,使其心甘情願地去幫助、守護它,亦多虧他的努力,麵店才能堅持到第三部,可惜最終被人惡縱火,寧志健的父親亦在大火中生亡,黑澤武方抱著傷痛回到日本。香港被忽視的本土文化得到外來者的鼓勵和支持,相信也是作者自身對本土文化的肯定。

  《人》的故事時常通越國境,時而去日本、時而去印度,來記麵店顯然並非故事的主線。但譚劍光卻未有棄之不顧,讓其橫跨了整部故事,可見他對本土文化的關懷與執著。

稍論瑕疵

  當然,《人》並不是一個百份百完美的文本。儘管譚劍對於「倪匡傳人」這類稱號稍感抗拒:「倪匡老師都跟我說,要走自己的路,不是做接班人」(註6)。但作為「曾經在一個夏天裡看畢七十多本衛斯理科幻小說」的科幻迷 (註7),他的作品無可避免地受其的影響。就《人》來說,每一部都以懸念和追查真相來構成主線,顯然是來自衛斯理系列以偵探模式追查科幻事件的結構影響。另外,作品相當重視動作元素,比如以打鬥形式表現黑客間的網戰,還有大量追逐戰、槍戰的畫面,效果上與衛斯理的武術技擊、潛入冒險的情節相當接近。這些固然能夠提升作品的追看性以及官能刺激,增加閱讀時的趣味,但好些時候卻有欠缺解釋的情況。例如一部中闇影使用「百鬼夜行」放出大量野獸捕殺「我」,這類黑客的入侵程式到底是怎樣運行?又或者三部中魔神教開發的把網絡與現實世界融和的系統,又是基於怎樣的原理去達到這個效果?這類場面忽然出現,連簡單的技術解釋也沒有,即使以「軟科幻」的觀點去看,這種處理手法也稍為不夠完善。此外,「後人類計劃」以納米機械改造了全人類後,之前很多近乎死結的問題彷彿全部都能解決,那意圖統治世界的家族忽然就受到惡報,冷血的經理人柴咲小姐忽然又變得有人情味,「我」忽然就得到了新的身體等等,這個結局未免有點突然,而且過於理想化。

  話雖如此,從譚劍寫後記來看,其實也不難理解這些瑕疵出現的原因。譚劍認為,今時今日香港一般讀者會以娛樂性、易讀性為選擇文本的優先條件:

  「有些小說可以很快的寫,有些不行。這故事屬於後者,難在不只要消化大量資料(特別是英文期刊),還要窺探未來,但又要跟現在和未來兩個時空保持距離同時也怕寫得太深叫讀者難以理解(這些年頭的讀者有很多選擇,為何要找吃力的書來閱讀?紙本出版始終是商業活動),中間怎樣拿捏,已經不是「費煞思量」四字足以形容。」(註8)

  大堆深奧的科學理論、解說,可能會令故事中的科技實感加重,但同時亦會破壞讀者對作品的興趣,弄巧反拙。以簡單易懂、容易入口的打鬥方式表達,顯然是一個顧及受眾的考量。

  另一方面,譚劍對於香港的未來抱著悲觀的態度:

  「我知道以香港政府之無能,香港未來不會好到哪裡去,更有可能一天比一天沉淪。不過,生於斯長於斯,我倒很想在小說裡描繪香港的未來。」(註9)

  然而,他又不希望這部作品變成香港版《1984》,「我希望香港變得更美好……我指的美好,是老百姓由衷稱讚和嚮往的美好。」(註10)再想想故事的結局:「後人類計劃」成功,人類的變得不再只看效率和私利,變得有同理心,在這個世界下,來記不就變得可以生存了嗎?到最後的最後,他果然沒有忘記麵店的存在:「我」真正成人,回來和天照一起另起爐灶,繼承了主人的「家」業,作者不惜要改變整個世界也要讓其繼續存在,彷彿正如他自己所說,整部故事就是一封「獻給末世香港的情書」(註11)。可見這些問題其實是出於譚劍對市場與個人感性的考慮,雖略嫌不足,但並非不能理解。

結語

  譚劍在《人形軟件》中建構出一個未來網絡世界,角色在這個氛圍的「網絡依存症」式的人生,以及「我」由仿人的軟件成人的過程,亦相當具探討性;又不乏緊張刺激的娛樂元素;當中又寫出對本土流行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注,證明科幻小說並不是天馬行空的「離地」玩意。雖然有少許瑕疵,但能夠把多種看似對立的東西兼容在一起,嘗試寫出一部「寫香港」而又符合香港人口味的科幻文本,實在殊不簡單。無怪另一本地暢銷作家喬靖夫如斯評價:「譚劍,今日香港科幻代表,無可置疑。」【101】

註釋

註1:《人形軟件.卷一.靈魂上載》,頁17。
註2:《人形軟件.卷一.靈魂上載》,頁209。
註3:《人形軟件.卷三.後人類計劃》,頁158。
註4:《人形軟件.卷一.靈魂上載》,頁70。
註5:《人形軟件.卷二.生死之輪》,頁219。
註6:〈譚劍:倪匡的接班人〉,《勁報》(2010年10月29日)報紙網頁已無法找到,可參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a22af0100nng8.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月10日。
註7:譚劍:〈與倪匡的一面之緣〉,《譚劍.一家之言》部落格:
http://marriedmanland08.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0100與倪匡的一面之緣(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月10日。)
註8:譚劍:〈後記.給未世香港的情書〉,《人形軟件.卷三.後人類計劃》,頁253。
註9:譚劍:〈後記.人形軟件說明書〉,《人形軟件.卷一.靈魂上載》,頁271。
註10:譚劍:〈後記.人形軟件說明書〉,《人形軟件.卷一.靈魂上載》,頁271。
註11:譚劍:〈後記.給未世香港的情書〉,《人形軟件.卷三.後人類計劃》,頁255。

作者簡介
溫卓森,1992年生於、長於香港。純文學、通俗文學、動漫畫均喜歡接觸。2015年嶺南大學畢業,現於社會大學繼續進修。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