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讀鄭蕾《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香港文學研究的視域的開拓

曾卓然 | 2017-09-26 11:47:32 | 分享到

獨特的香港現代主義

  《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一書來自鄭蕾的博士論文研究成果,討論香港文學研究當中「現代主義」文學此一重要研究課題。本書大致分成從「文學場域」、「評論思潮」、「創作觀念」與「作品實踐」四個層面作討論。主要討論到崑南、王無邪、葉維廉、李英豪、蔡炎培等香港土生土長的現代主義作家。

  對於現代主義,鄭蕾在書中有言:「在文學史的版圖上,它僅僅標誌了一種已經過去了的價值觀,甚至是一種被建構出來的歷史。」這在某一程度上是實情,今天的好一部份讀者更習慣於懷疑敘事者、善於思考動機,現下的文學創作如果還有如《尤利西斯》般如此鄭重的探索內心自我,或者如現代主義不少經典作品般對人的存在作如此悲劇性的拷問,可能反而會被誤讀成諷刺作品也說不定。

  不過當我初接觸現代主義時,也是如此一本正經的。中學時為了要進入文科的世界,在公共圖書館偶遇《酒徒》,再帶著修行的心順著酒徒的書單閱讀中外的文學作品,再一步步接觸現代文學的世界。在我心目中,接觸現代文學和接觸現代主義文學是同步的。再準確一點說:香港文學、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在我文學啟蒙期最初而言是三而為一的事。而在類型小說以外,我最初的香港文學啟蒙就是劉以鬯的《酒徒》以及當中的現代主義。

  在嶺南大學讀書時,也斯花了很多功夫一步步向我們介紹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講到三十年代的上海新感覺派,日本與法國的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四十年代的中國現代詩,五、六十年代香港眾多的現代主義文藝雜誌,為我們介紹了一個豐富、多元的現代主義文學世界。當然自己也一步步把例如《惡之華》、《尤利西斯》、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 )、吳爾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以及眾多的現代主義作品一本接一本的似懂非懂的讀完,慢慢對香港文學中的現代主義有了一個比較立體的理解。

跨學科方式理解文學生成

  現代主義是世界重要的文學思潮,亦是五六十年代港台兩地重要的純文學思潮之一,香港的現代主義文學並非孤立存在與誕生,而是香港文學和世界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互動的結果。經過眾多前輩的研究,大致的發展過程在香港文學界算是有了初步的共識。不過進一步研究肯定是必須的,所以當我知道鄭蕾展開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研究,並打算從「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入手時,我是欣喜她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因為這必定會開拓更新我們對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發展的論述。

  在書中其中一個突出點,就是他把崑南、葉維廉、王無邪、李英豪、呂壽琨和盧因等作家,放置在香港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中心作討論。鄭蕾認為:「南來文人帶來文化資源和知識架構,帶來中國現代主學傳承與未竟的問題,但只有到了崑南他們的手中,『中國的香港』才置換成『香港的中國』,得以從既定的框架中抽離,面向香港社會現實,從而面對新的歷史語境發聲。」(頁12)

  上述的觀點有它的新意和啟發性,此一研究角度的好處是突顯了「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的主體性,與總體香港文學研究對五十年代香港文學的主體性探索,一脈相承。第二是此一研究把現代主義文學的探索置於香港現代主義思潮的框架下,把葉維廉、李英豪的文學評論、王無邪的畫與畫論一起作討論,能把當時的文學觀念發展與更廣的文化藝術思潮一並討論,也是很有新意的做法。

  鄭蕾認為:「對於此群在本土出生,在英文書院受教育的『番書仔』來說,以下兩點是可以肯定的:所謂機運,實際上是他們在相對開放的環境中和延續的文學傳統下,渴望超越五四以來文學模式之影響的焦慮;其二,則是由殖民地教育決定的閱讀能力給了他們直接面對西方文化的『入場券』,從積極的方面考慮,這正是崑南所談的第四點優勢所在。而這兩點,亦是這一代年輕人與老一輩的『南來文化人』的不同之處。」(頁25)在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研究中,劉以鬯對香港的現代主義的重要性應該並不止於一個「南來傳承者」,他對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的也絕不在香港出生的作家之下。而單以外語能力而論,當時以在香港受殖民地英語教育的「番書仔」與三十年代的上海來自英美法俄日等留學生比較,甚至乎劉以鬯和馬朗等人在上海所受的外語教育對比,不見得香港的英語教育有何超越之處;也不見得以此能充份說明香港現代主義的獨特美感與特性的來源。我相信鄭蕾的此一本書是她將來更廣闊的研究的一個起點,並認為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尚有很多可發掘的空間。【101】


作者簡介
曾卓然,嶺南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大專講師,香港文學評論學會副主席。編彙《也斯的散文藝術》;另有評論收入《讀書有時──香港文學書評精選》、《香港文學 的傳承與轉化》、《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電影中的香港故事》、《西新界故事》。為澳門中國哲學會、中國近代史學會、爐峯雅集成員。曾擔任香港電台「古 今風雲人物」及「好孩子星期天——時空遊歷團」節目主持。


101 藝術新聞網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新聞網站意見和立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