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藝術新聞網找來一眾爬格稀有動物及創作野生動物,自組小型文化藝術動物園,讓更多獨特的文化藝術發揚開去!歡迎各位入場參觀,費用全免。如被「咬傷」或「感染」,噢!閣下自理~
撰文:曲 飛 | 2014-09-23 11:31:13 | 分享到
做了四分一世紀傳媒人,經常被母親嘲笑自己相識滿天下,知己無一人。雖然被人生第一個愛的女人嘲笑是幸福的事,不過細想之下她的嘲笑又不無道理。試想像,當你每一天都和不同階層的人士接觸,張張都是新面孔,久而久之自己就會好快忘記自己是誰,確實是很危險。有次和學弟張偉賢聚餐,他表示對這種感覺特別強烈!
張偉賢(Wilson),二十八歲,他暫時還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華裔極地探險導賞員,爬上過歐洲、亞洲好多個山脈,遊歷超過二十個國家地區。他現在居住在德國,工作和進修就在挪威、英國;三、四月就去南極;六、七月就去北極;中間時間就在瑞士;九、十月有時間就返回香港探望親朋戚友,名副其實世界公民。他特別喜愛和相識於微時的朋友談天說地,他認為只有約見舊朋友,才會回想起自己曾經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是很重要的。
由於他經常來往南北兩極,他對香港的感覺十分特別,他說: 「你知唔知,其實如果人一日唔離開屋企,出去走走,你永遠唔會感受到屋企嘅感覺;我每次返嚟香港我都有呢種強烈嘅感覺,係家嘅感覺。」這是有關歸屬感的問題,我當然明白和同意。
他和我一樣是在新界北區成長,就讀同一間中學,他一家四口,有位細他一歲的弟弟,父親是地盤雜工,主要工作是執泥頭,搬磚,執木板;母親是清潔工人,主要是洗碗和倒垃圾,張偉賢回想童年時,母親經常對他說:
「真係好唔夠錢使,你要生性,畀心機讀書,唔好成隻甩繩馬騮咁,只係顧住通山走。我成日都同你兩兄弟講,將來最好做醫生或者律師,賺多些錢買樓,咁我就安樂晒。」
但是對於喜愛大自然的張偉賢來說,在商業社會唯利是圖並不是他的意願,所以當他完成跨文化歐洲戶外研究碩士學位後,開始追求理想,尋找自己的道路,他經常和我說:
「由於細個冇零用錢,好多時都係靠執汽水罐,賣樽嚟搵零用錢,所以我對於錢嘅睇法有點特別,我認為錢對我嚟講係唔重要,不過冇錢就生活唔到,所以足夠就得。但係點為之足夠?對我嚟講,只要有地方住、有衫着、食得飽,之後再有多餘錢做旅行嘅交通費咁就足夠,人最重要係要身體力行,感受自己係大自然嘅一分子。」
其實他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最初隻身走到瑞士,目的很純粹,就是想征服阿爾卑斯山和尋找就業機會,可是由於人生路不熟,最初他只能夠找到一些幫人煮飯和洗廁所的工作,同時間也不斷留意其他請人消息,結果給他留意到有夏令營招聘攀石教練,於是在他努力爭取下得到職位。對於走出香港的決心,他經常以巴甫洛夫嘅「條件反射」學說和朋友分享:
「喺印度同泰國隨處可以見到一個荒謬嘅場景,就係只要用一碌好細嘅柱,同埋一條好細嘅鏈,就可以捆綁住一隻千斤重嘅大象,點解呢?原來個養象嘅人,喺大象仲係小象嘅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喺水泥樁或鐵柱上,無論小象點樣掙扎都無法掙脫。久而久之,小象漸漸習慣咗唔掙扎,因為掙扎嚟都冇用,直到小象成長到大象嘅時候,其實嗰時大象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鐵鏈,但係佢已經唔記得掙脫嘅意識係點,一直認為自己無辦法掙脫鐵鏈,其實大象係畀自己扭曲嘅習慣意識綁住,實則係養象嘅人綁住咗大象。」
我知道這是古典制約其中一種,用「條件反射」原理養大象,大象下意識按照養象人嘅意旨要「自律」;只要用「條件反射」原理推論人類行為,人就成為咗好聽主流聲音嘅工具,例如: 「你都就嚟三十歲人,係時候要結婚生仔」; 「你要畀心機讀書,你將來一定要做專業人士」; 「你要搵多點錢傍身,最好供番層樓」; 「我打工㗎咋,最緊要安安穩穩,放假就食吓自助餐,去吓旅行,夢想等退休先至講。」
記得有次張偉賢對我自嘲地說:
「我係冇車冇樓冇狗冇女友,搵錢唔算多,但係我懂得嘅知識同經驗,遠比金錢重要,呢個先至係人生的最大意義。你想像吓,當你喺南極嘅雪地上,有五十萬隻皇帝企鵝喺你面前,壯觀嘅場面絕對令你驚嘆大自然嘅奧妙;當你揸住架衝鋒艇遊冰川時候,有鯨魚喺你艇下游過,然後將個頭冒出水面,望你一眼就轉身而去,嗰種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我包你瞓緊覺都會喺度笑。」
說實話,和他交談是一件樂事,因為他很明白自己是屬於世界,而不是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有這種價值觀是很難得。由於他工作會面對不同的危險,例如爬山和攀石,我問他有關對死亡的看法時,他認為:
「死亡只係一個點,生命最重要係過程,就算依家結束我嘅生命都冇問題,因為我過得好快樂,可以做自己想做嘅工作;同時間,我嘅生命經驗喺度影響唔同嘅人,同佢哋互相扣連,留低一種以身體力行換取嘅智慧,繼續傳播開去。」【101】
(原載 香港大公報 2014年09月18日B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