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E6%9C%83%E5%AE%A2%E5%AE%A4

梁山好漢有108個, 101會客室請來藝壇「勇士」/「忍者」/「猛人」/資深工作者又豈只101個? 本欄目每月一篇,受邀嘉賓位位舉足輕重又或才智過人,他們將會一個又一個的向各位真情剖白;一個又一個向各位傾訴鮮為人知的人生跌宕,絕對不容錯過!

非常人── 林奕華

101藝訊 | 2010-02-15 00:00:01 | 分享到

二月紅人  訪談:曲 飛  撰文:劉 靉

孔子曾謂:五十,知天命!
知,
一個隱含飽經風霜又感受有「不能力抗」之力。
誰敢說?
即使今年已屆半百之年,
成長路途崎嶇卻坦白兼敢言的林奕華,
亦只敢說:
「自己仍在學行,仍有好長時間學。」

天命年回顧半生緣

人生走了五十載的路途,不算多,更不能算少,要細味過去的一點一滴,無可能是一年半載的時間,若說檢視,即使,知性能力甚高的林奕華迄至近年間,冷不妨看着演員在上海的舞台演譯自己寫的《男人與女人》的作品末段時,驀然間,他的心揪住,方感受一直隱藏在心底裏的陰霾,終於鑽了出來。

「我是第一次感覺父母離婚原來對自己有影響,我之前一點也不覺得,因為我自幼開始,就不太近父親,但世界就這樣妙,我後來發現,原來我的性格是來自他。我爸爸就是一個好典型,好典型不長大的大男孩。」

自幼便在西洋菜街與羅便臣道之間穿梭往來的林奕華,經歷到「天堂」與「地獄」截然不同的生活。

「我四至五歲時,家庭已好分裂,我母親是基階,16歲輟學,在洋行打工,以供妹妹們讀書進入大學,不過,父親卻是中產人士,是政府公務員,生活的模式就是海派,要常常去ball場,又要同謝賢等人搓麻將。他倆的結合,令我可經驗到不同階層的生活...《包法利夫人們》劇中的人物,就是在我4歲時身邊經常團團轉的有血有肉的人。」

寵愛萬千導致率性而為

父親好玩,但林奕華的母親卻是好學非常,為了改善英語能力,每周三晚,她會拖着林奕華與弟弟吃飯後,由九龍城的家踱步到太子道讀夜校,即使睡覺時,她仍會拿着錄音機聽英文,與父親對比,林奕華深深感受到「父親那邊是生活,母親那邊是生存!」

一直活在五光十色中的Edward到12歲時,父母決定離婚。他雖然較親媽媽,但是,他獲悉被安排跟從父親時,感覺解放!

「我跟父親,就等於是一隻脫繩的馬騮,我可以為所欲為,因為我父親也是這樣,父親年稚時雙親先後離世,故由六、七名姐姐撫養照顧,故所以非放縱他。我又剛好是家中長子,姑母們自然同樣寵幸我,我的任性及自我都是來自父親。」

可是,隨心所欲背後卻要付出代價。林奕華就要經歷一段悠長的中學生涯。

初遇恩師甘國亮

林奕華13歲開始升讀中學,他先在新法書院讀書,但之後展轉往跳到台灣,但最終走回頭路,返回香港讀書,在玫瑰崗中學重讀中二直至中五。返港後,Edward心想自己終可穩定下來讀書了,未料,讀書又淪為他的兼職。

「我15歲時,即重讀中二時,《年青人週報》著我跟甘國亮做訪問,就這樣開始了我天天到無綫及麗的電視(即現在亞視)寫稿,直至中五,讀書成為我的兼職。...甘國亮教曉我這世上有「幽默感」!他更讓我知道幽默感原來可以透過廣東話體現。」

其實,甘國亮教的不止如此,林奕華回憶在他15至20歲這五年間,經常與甘國亮通宵「煲電話粥」的過程裏,原來不經不覺透過甘的講解學懂了什麼是荷里活電影,更知道電影中蘊含的是那類中產階級的慾望,他們的夢想是什麼。

因此,Edward基於自己童年成長的環境再加甘國亮的出現,能夠十分有自信地:「我知道與中產階級溝通的方式。」可是,他又說:「我不會遠離社會,不會做純粹王家偉式的幻想,雖然,我知道fantasy是什麼東西。」

迄至,電視劇《輪流轉》出現之時,林奕華開始摸清自己的興趣。「甘國亮當年着我寫首五集的《輪流轉》電視劇,不過,19歲的我縱經歷過國語及廣東話的雙語年代,但是,我怎也未能感受到五、六十年代的生活模式,最後,我未能推掉,但我卻未能完成劇本。」他說。

不過,這次經驗,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喜好,原來不是電視劇而是話劇。更讓他
享受到友誼該無分年齡界限的窒礙,與自己相差十二載的人,仍舊可以談天說地。

與啟蒙導師榮念曾之情

林奕華由「公仔箱」躍上一個不容有NG的大舞台,除了自己的天份外,在話劇界中稍有資歷者均異口同聲地會講:「榮念曾是他的啟蒙導師。」

「Danny對我的重要性是,他教我辯證,教我凡事不只一種角度理解,不止一個可能性。他更教我問問題,找問題的切入角度,再由答案發問下一個問題。」

修讀建築但酷愛哲學的榮念曾協助活在蛹中的林奕華脫變,變成一個同樣愛智慧的人,更讓林承認「他幫我找到愛思考的自己」。

因此,八十年代林奕華的話劇作品,總有一個特色就是觀眾經常被台上演員砲轟連串問題,但絶不會給你答案,要觀眾思考。

「我覺得現時的香港人仍是須要別人講給自己知道,自己是誰?而不是自己告訴自己。...香港人好不懂善待自己,不懂要求自己,但卻好懂要求別人。我的戲經常有提問,為何我們常把自己的問題外部化,然後,就可以執起石頭擲人,但好少會自問,問自己有沒有付出過。...藝術,教育及哲學,可以幫人尋找自己的價值,找自己的可能性,這是我有興趣做的事,當人知自己原來有那麼多的可能性時,社會才可以多元化,文化才豐富,人類才有前景。」

教育政策傾斜導致藝術發展停滯

然而,要結集「藝術、教育及哲學」這三項元素於一身,迄至西九藝術區藍圖的浮現,政府及傳媒方稍加留意「藝術」這個名詞,可是,對於這三集結合而成的重要性,仍是遲鈍。學生升讀大學時,仍只想「市場須要什麼」。

「教育是服務政治體制,由董建華上台至現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常變。香港的教育界其實有两大特色,香港教育學院及演藝學院收錄的學生,都是一些在學業上最不能有所追求的人,但是,這两所學院都是重要,因為他們都是一個社會的文化奠基者,教育學院的學生有多少是尖子學生?沒有,這就是問題的本質,我相信,我這樣講不知有多少名教育學院的學生會罵我。」林奕華坦白地說。

他的誠實兼直接,更往往成為別人疏遠的「兇手」。

「八十年代開始,我跟香港的文化人已有好多隔閡,文化人好喜歡對自己的身份有想像,我是一個好down to earth的人,我同他們好少聯絡,我對自己的慾望好誠實,我喜歡那人我會講,由我的文字以致我的作品,你都會感受到我沒有東西要躲避起來,這可能與我自幼看無綫《明珠台》有關,我的性格裏有好多美國人的東西,我不理你喜歡與否,我就講你知,我是這樣的,我讓人選擇我,而不是我迎合別人。我經常看香港人的文章,我覺得他們不太誠實。我不知別人是否覺得我有這性格,所以,覺得面對我會感到有壓力。」

以同性戀者睿哲看世界

他的坦蕩更會主動地道出自己「天生是同性戀者」,不過,他沒埋怨。

「我天生是一個同性戀者,一開始便會被社會邊緣化。但是,我感恩,你一定會在外圍觀看人生眾多議題,結合種種因素,它給了我很好的創作背景,這背景亦可隨著時代的背景,不斷發酵。」因此,《包法利夫人們》便成為坊間認為發酵後焗製出來最佳的「麵包」。

因此,戲劇界、文化評論界,甚至社會「把」他邊緣化了,但是,諷刺的是,他的「負資產」往住吸引眾多粉絲搶票觀賞,當中更不難找到痴迷的擁護者。他解釋:「我較敢於直接挑戰我們對慾望的定義,因為慾望是最reflexive。每個人基本一樣,但是,慾望卻有不同。」

別人眼中,這些都可能是絆腳石,但是,在林奕華的字典裏一切都可以轉化為正能量,可以找到出路,更會感恩。

能保持真我就是幸福

「我真的好幸運及幸福,我相對悲觀,但不消極。我無法不承認,我見到好多與自己無關的事實,都會使自己感到不快樂,我會慢慢成憂鬱,有無能為力感。但我未厭世,因為我可將這些轉化成文字或戲劇,幫自己過濾或幫文化過濾。」

「我覺自己算是很幸福,我與同伴在銅鑼灣經過公開大學,我問可否在那裏教書,我的同伴說不能,因為我沒有學位,但是,現實裏,我在浸會大學教,我好喜歡教書,我又有機會教,我覺得自己好幸福。我又沒有讀任何表演藝術的專業課程,但是,我卻利用舞台與觀眾溝通。」

當然,這涉及當事人願意與否,林奕華身體力行的展示了,他願意之餘,更選擇保持真我。

「我的一生不太成功的是,我逃避複雜,我的生活模式跟學生差不多,我只要維持我內心的純度,複雜的東西就走不進內。」

後記

跟林奕華做訪問,事前早作心理準備,就是他對不同的事都有自己的意見。

「香港不夠創意是因為香港的女人最不受尊重,男人一直幻想自己如何可以不用成長,女人卻是要成長,所以,無辦法,女人最終成為你的丈夫,你的情人的母親。」

「我覺得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失戀中生存。好多人有一種錯誤,以為人的一生,一定可以找到愛人。好錯!因為不是人人都應該有一個愛人,亦都不是人人真的想要一個人。」

「我覺得我們須要愛情是因為我們不完美。我常以為找到對象,通過他的幫助,我們就可以完美,這是大多數人對愛情的一種觀念,我經歷過好多次戀愛後,發現原來並非如是,你會發現,原來先要自我完善才可以幫到人。」

「人生最重要是什麼?感知能力,我覺得emotion是好重要的東西,因此,我們該善待我們經驗到的情緒,而不是要將它廉價化、企業化、產業化,但人類就是在做這些事。」

「我82年至今,一直做戲劇及社會評論工作,從一個角度看,我是被邊沿化得很厲害,我不恨因為有些是無價值的,如舞台劇獎,我從來無在這獎得到任何的確認,香港的戲劇史或評論良久以來仍是否定我,那種否定是──當你做實驗時,他會說你不跟他溝通;當你跟他溝通時,他又會話你不夠實驗,就是有那種文人相輕的感覺,但是,我又不能一直只批評別人,因為我有時也看不起他們做的事。」

「香港電台的戲劇節目永遠千遍一律,都是以方便為切入點,無內容,監製好平庸,不是先峰。」

「今天的香港劇場不太知什麼是幽默感,港人好表面化,將所有的事表面化,最後,還會說出來。但是,幽默感是一種內在東西,一種具顛覆的能力,有好苦的感覺。」

「香港教授表演的學校學生不能滿足我,他們不夠生活感,及不夠自然。香港好奇怪,演藝學院畢業的學生都好「細粒」,一直培養性格演員而不是有星味,他們不夠怪,好「大路」。」

「我覺得最大的遺憾是,我沒被香港好好利用,看《石頭記》時有很大的感觸,你若被別人認識你,你潛藏已久豐富的經驗便可被發揮,但是,香港沒有人找我寫東西,我沒被好好被利用。」

「當你越有活力,越敢講,香港的傳媒就越怕你,他們不喜歡深耕。」

「我已做最壞的打算,即使無人給我出書或刊登稿件,但是,我有facebook,我最想有的是表達與分享,可是,若有東西佔據我的時間與精力,如果付出的代價大過我的收穫,那些東西又會令我崩潰,我知道那些東西,我不應該做。」

在忌諱表達自己真感受,誠實兼直接說出真話的世代裏,林奕華確實是難能可貴的被訪人物。

(全文完)

101arts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