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E6%9C%83%E5%AE%A2%E5%AE%A4

梁山好漢有108個, 101會客室請來藝壇「勇士」/「忍者」/「猛人」/資深工作者又豈只101個? 本欄目每月一篇,受邀嘉賓位位舉足輕重又或才智過人,他們將會一個又一個的向各位真情剖白;一個又一個向各位傾訴鮮為人知的人生跌宕,絕對不容錯過!

理智‧感性──葉詠詩

101藝訊 | 2006-06-01 20:04:31 | 分享到

六月紅人  訪談:曲飛  撰文:李華

人經常需要理智的活著,但在這經常理智的生活裡,感性卻可以讓理智的生活添上色彩.....音樂既現實又充滿幻想 空間,在音樂世界裡,可以感受到音樂的跳動,脈博的躍動....心隨音符翩翩起舞,無論心情好壞,音樂總教人有種共鳴,有時是內心的寫照,有時是推動你的 動力,想念某人,遺忘某事....音樂....結合理智與感性。

對於出身音樂世家,結合理智與感性的葉詠詩來說,音樂裡的理智和感性又如何平衝.....

理智與感性

「我是一個理智的人,音樂是要感性,但人需要有多面,我不是沒有音樂會死的人,我不是喜歡一樣東西,就不顧一切後果去達到,我會看四周的環境,我也是一個現實的人,但不是現代人那種勢利的現實。」

踏上指揮台一刻,葉詠詩說,需要理智地保持感性的感情。

理智與感性,都是讓人覺得是相對的,對立的,不能並存,只有在音樂世界,電影世界才可以並存,但事實是,理智與感性,同樣可以存在現實的世界裡,問題是,在於你理智地抗拒感性,還是感性地抗拒理智的並存....

音樂世家

葉詠詩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葉惠康,是香港兒童合唱團的創辦人。8歲跟媽媽學鋼琴,10歲拉小提琴、參加合唱團。中學畢業後獲獎學金,到倫敦皇家音樂院學指揮,23歲便獲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小提琴演奏及指揮碩士學位。

在香港管弦樂團,當了14年駐團指揮,拿過法國貝桑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冠軍。2002年小交響樂團邀請她當音樂總監,40歲的她便當上了音樂總監。

「我4歲的時候可以練45分鐘,已經是很厲害....」

不過,年少時的葉詠詩卻沒有像一般人那樣每日苦練34個鐘,她說因為那個年代學音樂的人不多,所以競爭不大,加上自己對音樂有點小聰明,所以不會花很多時間,「因為那時已經覺得自己很叻....一星期只是練23個鐘,那時靠一些小聰明,其實那時練習的時間,是不足以成為一個音樂家。」

她說,音樂對她來說,是與一大班人時,音樂讓她感覺是開心,亦是維繫家人感情,爸爸做指揮,媽媽就彈琴,三姐妹合唱,葉詠詩回想起,音樂令她童年過得很開心,有很美好的回憶。

因為來自音樂世家,葉詠詩的爸爸,對女兒的要求很簡單,「爸爸說,只要我一天想讀書,作為父親,都會供我讀書,讓我可以專心讀書,可以放更多的時間在音樂上,而不是要我嫁個有錢人。」

國內經驗

97年葉詠詩應邀到廣州交響樂團出任指揮一職,當時正值樂團的大革新,年紀較長的成員紛紛退休,亦加入了不少年青的新人入樂團,在首3年時間裡,葉詠詩忙於訓練成員。

她說,由於當時國內仍沒有外匯,所以一些外國的樂譜,都是由她從香港購買回去,「我每次回廣州,都帶著一大疊樂譜,那裡有10幾萬元價值的樂譜,每次提著那些樂譜,重疊疊之餘,真的覺得好像做苦力。」

那時樂團的成員,都是住在同一個屋苑內,成員的關係很親近,有時因為練習的時間有所改動,但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召集成員,所以經常可以一起練習,這些片段香港通通欠奉。

她 說,以前廣州交響樂團成員的薪金,只有數千元,但之後隨著薪金的不斷增加,成員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這個關係親蜜的時代,亦隨之改變,「屋苑有一個停車 場,初初全都是泊了單車,後來泊電單車,到最後全都是泊滿私家車」,人的生活條件改善,成員陸續遷出到不同的地方居住,當日的凝聚力,今日已慢慢的消逝。

現實音樂人

而香港的小交響樂團,成員都是由青年管弦樂團開始,大家都是認識了20多年,葉詠詩說,情況跟廣州的經驗很不同,成員在排練完後,大家都會急急腳離開,因為成員大多有兼職補習,所以關係有點疏離。

她說因為小交響樂團的薪金,只可應付他們生活開支的一半,所以他們要做兼職,以支持生活,有時確實為了生活奔走,所以音樂領域上的確有許多雜念,影響著音樂,「以前曾經試過,成員一邊練習,一邊咬著漢堡包。」

葉詠詩說,唯有當樂團出外表演,就有很好的凝聚力,可以專注和專心,甚至有時間一起研究,怎樣配合可以達致最佳的演出效果,「因為大家都離開了那繁忙急促的都市生活,暫時將工作放在一旁。」

香港這個以金錢掛帥的社會,我們對生活的要求,要有車,有樓,才叫有安全感,物質愈豐富,社會愈是進步,我們需要的「安全感」就更多,這個觀念根深蒂固地,壓在每一個人心上。

「我是一個現實的人,但與現代香港人的現實有點不同,有些值得去做的事,我可以不收分毫,但不是俾人佔便宜那種。」

人活著,就要為口奔馳,即使是藝術家,或是一個平凡打工仔,都需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但這保障究竟是來自那裡?....是否因為心靈上的不安全,所以需要在物質,金錢上尋找那份安全感?

安穩的安全感

葉詠詩的音樂路,可以說是沒有風浪,平步青雲的一步一步踏上,這一切可以說都在她的掌握之中,正如她所說「我是一個穩定和要安全感的人。」

葉詠詩雖然是一位安全又追求安穩的人,可是她亦作出過一次不安全的決定,就是離開任職14年的,香港管弦樂團的指揮工作,「當時離開是有一種冒險的感覺,以為做一個自由音樂人,可以多一點時間,但原來時間還較以前忙,唔夠用。」

人的追求是無止境,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目標,或者渴望得到的東西。每一個抉擇都要付上風險或後悔的代價,問題是我們願意與否承擔這風險?只要願意承擔,就沒有後悔的問題存在....

樂團改變

葉詠詩在小交響樂團,已經有4年,她覺得這裡的自由度較高,可以與不同的團體合作,有時候只是有個構思,但結果可以做到出來,沒有太多的框架,而事實上小交響樂團,先後曾與棟篤笑表演者張達明及詹瑞文合作,搞棟篤交響樂。

她又說,香港喜歡聽交響樂團的聽眾只有幾千人,要擴大音樂的層面,需要從教育制度開始,因為許多人覺得聽音樂會花很長時間,家長不明白聽音樂會的重要,不認為音樂是生活的一部份。

「況且現在的家長要子女學音樂,只是為了入學的需要,為了取得分數,而不是培養子女對音樂的修養,所以要改變,就先要從家長對音樂看法入手。」葉詠詩有點感慨地說。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平步青雲的生涯中,葉詠詩都有一點點遺憾...1993年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請助理指揮,當時那邊的樂團請她去面試,但因為工作抽身不開,結果沒有去,所以感覺算是有點感遺憾。

「但當年若果去了,也可能會發生另一個遺憾,就是自己的家庭,因為家庭在香港,他們不會跟我一起過去,那麼今天可能個家會散了也說不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生總是會回頭看,若果當天不是這樣決定,今天我的命運,又會否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但事實是,人生沒有倒轉重來....

「我不是沒有音樂會死的人,音樂給我的人生,給我不同的色彩,亦認識許多不同的藝術工作者,音樂是一個橋樑。」

她說不會安於在音樂上只做一樣工作,十多二十年,都是指揮,她會覺得悶,若期間可以轉換,可以讓自己有新鮮感,她覺得要做一個好的音樂人,不可以只停留在音樂的階段,還要觀察其他的事物。

「我還不是世界級的指揮,但我是很努力工作的人,距離世界級指揮還有一段距離,有許多曲目未指揮過,作為一個成熟的指揮,曲目不可以少,我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去學。」

後記

眾所周知,葉詠詩的丈夫不是音樂人,而是任職警隊,子女也沒有像葉詠詩那樣,自小喜歡音樂,更不用說學習音樂,出身音樂世家的她,卻不以為然。

「你不知我孫那一代是音樂人,可以是隔代遺傳,我覺得不一定要世世代代都是音樂人,我爺爺都不是音樂人,他是醫生,我認為要看個人發展,家中出了有一個科學家都好。」

不過,她亦開玩笑地說,「對子女的期望,是逐年遞減,經常用自己的一套去想不是好事,其實應該要視乎他們的喜好,所以沒有迫他們學音樂。」

若果當年沒有讀音樂的葉詠詩,如今會是一個從事什麼行業的人?「我在中學時,很喜歡地理,成績也不錯,我想會做一位地理老師。」

做一名平凡的地理老師,與知名的音樂指揮家....你又會怎樣選擇?

這就是人生.....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