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E6%9C%83%E5%AE%A2%E5%AE%A4

梁山好漢有108個, 101會客室請來藝壇「勇士」/「忍者」/「猛人」/資深工作者又豈只101個? 本欄目每月一篇,受邀嘉賓位位舉足輕重又或才智過人,他們將會一個又一個的向各位真情剖白;一個又一個向各位傾訴鮮為人知的人生跌宕,絕對不容錯過!

天籟之路 ── 喜多郎

101藝訊 | 2015-07-02 00:00:00 | 分享到

十月紅人  訪談:劉 靉  審理:曲

披頭散髮,
有人會認為不修邊幅,
也有人會認為是fashion,
哪管是什麼,
這是Kitaro喜多郎的icon,
最能反映他的追求,
與天地聯繫,
跟自然融合!

感悟音樂第六感

你若已踏上中年,哪管是中女或中男,當聽到《絲綢之路》這名字,相信嘴巴很自然的會哼出那幾粒輕快的旋律,腦海更會自自然然浮現那散髮披肩的男子模樣,兼能諗出他那日本的名字───喜多郎!

三十年過去了,喜多郎的模樣依舊,仍是腦後束滿厚厚的長髮,只不過,較初出道的時候,多了點光澤,再加點整齊。

人說相由心生,外表會反映內心。

藉56歲的喜多郎來驗證這生命點滴累積得出的睿智,相信可以取得滿分,因為他就是那種有諸內形諸於外的一類人。

「我喜歡接近大自然,在大自然裏生活你會有更多的第六感,有看不見的力量,音樂同樣需要第六感,同樣看不見。」手與頭自自然然朝向天花板的喜多郎慢慢地說。

若不明白喜多郎如何喜愛大自然,也許可從他的名字開始理解。

喜多郎與鬼太郎

喜 多郎本名高橋正則,喜多郎這別名是朋友替其添上,靈感來自日本動畫《鬼太郎》,因為他的朋友覺得喜多郎跟鬼太郎(讀音跟喜多郎一樣)很像。出生農家的喜多 郎,自幼便與天地為伴,與風聲、蟬聲、雨聲為侶,更深深明白居於自然便取諸於自然之理,因此,即使成家立室,仍選擇人跡罕至的深山野嶺居住,先進的家具予 以摒棄,什麼電水煲,他統統拒用,縱然活在現代化的年代,但他仍選取活在石器年代的原始生活。

「是的,我的名字是這樣得來。我現在居於美國,也是住在山區,我的錄音室更是自己親自建立。」點點尷尬的神色在喜多郎臉上瞬間閃過,但是,知性強的他,很快返回原位,打開手中精緻、輕巧的紙扇,緩緩地撥動。

「我 喜歡我們祖先時的生活,現代人的生活步伐太快了,以前烏魯木齊還是一個不大的城市,現在已是一個大城市。現在是最好的時間,用我的音樂帶人們回到過去。音 樂是無形的,可讓人尋找失去的感覺。...每種文化,每個人,都可由祖先那裡找到他們怎樣生活。由絲路的遊歷,可體會到四萬年前,人們像動物一樣生活在大 自然中,開始懂得如何生火,我們有好多科技、經濟發展,人們在都市中生活比較方便,但依然可想像古人與天地交融地生活覑,那思想是如何美妙。」人就是那麼 趣緻,拒絕現代化的時候,用作表演的樂器卻全是電子化,發出的聲響更離不開合成器的感覺,但是,這明顯不是Kitaro所介意。

仰望穹蒼 認識宇宙

和諧,一直是喜多郎喜歡的感覺,更努力在其作品中展現,但是,要理解及感受和諧的真諦,他知道通行證就是感受自然、仰望穹蒼、認識宇宙,哪或許知道天有無限的高,海有無底的深,大自然有規有序的運行。哪,人該明白自己如何的渺小,爭端與戰爭均是愚不可及的行為。

「大 自然太大,自然的災害是人類無法阻止的,也許上帝有時會發怒吧。但人們可以阻止的就是戰爭,這方面還是有希望的,美國的政府更換了,日本的政府也更換了, 人還是可以去希望吧。是時候要做點事,它們應該可以做得到。」日籍的他欲語還休。但,他肯定的說:「戰爭好恐怖!」

「有人因失去人性而感到痛苦,我希望透過我的音樂治療這些人的痛苦。」如何用音樂治療?他,選擇引人進入宇宙,漫步時空。

「我希望我的聽眾能透過我的作品,感受宇宙,穿越時空,我會用幻想去感受,去領悟。」正因為Kitaro善於幻想,膾炙人口的《絲綢之路》的作品,他坦言,是自己想出來的,日本國家電視台著他譜寫紀錄早期商賈穿梭中國至歐亞地區的
貿之路的曲譜時,他根本從沒走過,可是,由於他熱戀自然,渴望理解這個宇宙因而成功譜出一段又一段令人聽後有開脫、空靈但卻有點寧謐的味道。

以靈山為伍 與音樂作伴

但是,在繁囂城市生活的人要一下子讓自己靜下來,喜多郎明白並不容易,廿年後再度演繹,他會透過雀鳥聲又或要求聽眾閉目,引領他們進入自己的幻想世界裏,跟他一起同樣感受這奇妙夢幻之旅,設想這條寫上數千年歷史的古蹟。

不過,喜多郎創作時,有一個規條,就是在早上作曲,他認為人在清晨時的思路最清晰,是作曲的最好時間。

Kitaro 以演奏音樂為終身事業,原來一度被務農為業的雙親拒予贊同,更索性親力親為替他找來白領工作圖打消兒子的念頭,未料,喜多郎為此逃離家園,不過,他最終妥 協了,體諒雙親的心,於是,取其中庸之道,日間進入白領一族,晚間則繼續自己的音樂創作,撥動他的結他,久而久之,他更愈發不能離開音樂,「信天翁」這音 樂組合因而出現,更到各地演出,抵達歐洲時,喜多郎更巧遇上一組樂隊的靈魂人物,並獲得他的厚愛,教授他如何更好地利用混音器的功能,發出不同的音響。這 次,就是他首次「正式」接受的音樂教育。

「我只相信自己的耳朵 和個人感覺。我作的音樂不是源自自己,是源自天堂。接近自然的生活會令你有更多第六感,有看不見的力量,音樂需要第六感。」長期接近天山靈氣的喜多郎,有 他的恩賜,有他的感悟。旋律是否重復又重復,音韻是否匹配,創作波幅是否令你感到驚訝,這肯定不是喜多郎的那杯茶,他的追求就是他對宇宙的領悟。

後記

站 在舞台中央,披頭散髮兼大汗淋漓的喜多郎,頭經常性約七十度角向上抬,眼睛時開時合向天望,左手半空揮呀揮,偶爾更把散亂的灰黑長髮輕輕撥起,叫人入神, 再看他時而站在鍵琴前彈奏,時而跑下音樂台,拿著特別的樂器演繹,但這並未展露他寶刀未老,再看看台上,他拿著鼓棍在打呀打,擊呀擊,偶爾更來數次連續性 的急敲。這陣子,還以為「優人神鼓」的優人,被邀表演。喜多郎這不受年齡體力的侷限,一眾在台上跑數分鐘便氣喘如牛的年青藝術工作者該感汗顏。

坐在台下,觀眾站立鼓掌,歡呼喝采聲不絕於耳,有些更站到通道中央,激動拍掌,噢,這些都是中年至長者,年青人在哪?也許他們要做第二個喜多郎,一樣透過先進科技進入另一個世界,只是,他們去的是遊戲或社交世界而已。

也許,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全文完) 2009年10月號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