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E7%84%A6%E9%BB%9E

網羅城中藝術新聞專題焦點,回應最熱門話題。給獨立創作人、藝團最公平、公開、公正的專題訪問言論平台。

出版朱克訪談錄 籲速建表演藝術資料館

記者:劉靉 | 2011-04-28 23:14:58 | 分享到

【101專訊報道】一本由民間發起陳述戲劇與歷史的書,終透過在影視劇界游走了近八十個年頭的資深戲劇工作者朱克的個人經歷,付梓印刷。雖然,負責把這重要資料紀錄存檔的責任仍是由民間組織承擔,但是,北京資深戲劇評論家直指,政府在這些工作中責無旁貸,倘若一個沒有理論及研究文化的城市,所謂國際文化薈萃之說,不過,空談而已。

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的《台上鄉魂 台下硝煙》朱克訪談錄,在四月廿五日進行新書發布。書的內容除了紀錄已屆九十三歲高齡藝名朱克的朱煥星,一生栽進戲劇界的點滴,更紀錄了他一生堅執歋秉持「戲劇救國」的理念,不眠不休,甚至拋棄家庭,在省政府一聲令下,便隨劇團前赴戰場為軍人表演慰問,哪管走進的地方,滿街都是屍體、傷兵,屍臭味四處刺鼻的惡劣環境。

身兼編、導及演於一身的資深戲劇工作者朱克在新書發布會上坦言,願意為戲劇發展作出口述歷史,非為個人名聲,而是希望更多人明白戲劇可以成為發揮愛國精神的渠道,他窮盡一生在戲劇事業上,就是以此為其唯一目標。

出任該書顧問的盧偉力分享出版該書的難處,就是訪談者必須認識被訪者朱克的生平之餘,更必須要對戲劇的發展史有所認識,尤以戰亂的歷史,最後,他們找來修讀及教授中國歷史的前副校長白耀燦,中文措辭了得的林尚武及資深戲劇工作者喬寶宗肩負訪談工作。

國家一級戲劇評論家林克歡對於香港有一本紀錄了戰亂時,戲劇擔當了角色的書,感到雀躍之餘,他亦感到無奈,因為迄至目前,香港政府在文化文獻搜集及紀錄上沒有承擔當有的角色。他指,現時須有民間組織或學術機構自行搜集及紀錄,但是,這遠不及由一個政府承擔及推動重要。他解釋,政府收取的是公帑,成立一所資料庫及研究中心,箇中耗費大量人力及物力。

他更憶述,在良久以前已向香港負責文化的政府官員及两所大學提出建議,盼望香港政府能成立一個專責承擔搜集、紀錄及研究本土文化作出過的評述及研究的部門,可惜,「他們只是講好,好,好,但是,無做!」

林克歡更解釋搜集、存檔及研究文化作品的重要性跟一個城市是否真正有文化氣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必須要透過對文化作品作出的論述及分析,方能夠知曉那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傳承。藝術家只會做作品,他們不會知道自己的作品對社會有多少影響。但是,作品透過論述及分析與研究,那些是好,那些不好,人不會知道,好的自可繼續傳承。」

他更用肯定的口吻說:「香港要做一個世界級的文化城市,但是,連一個專門負責研究及搜集文獻的部門也沒有,香港講的文化,只會是空談。」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秘書盧偉力謂,約接近九七回歸之時,表演藝術界內曾討論建立戲劇資料檔案庫,但是,有關倡議最終無疾而終。他分析,箇中原因跟華文戲劇的普遍性仍未擴濶至海外國家所致。不過,他相信隨著香港人對保育的意識越來越高漲,在未年十至廿年間或有可能向香港政府提出建立一個由官方承擔的資料檔案館。

戲劇大師鍾景輝亦認同,香港需要有一所相關的資料檔案庫成立,有助表演藝術的發展。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透露,該會過去一直已有就粵劇、話劇及評論等進行文獻紀錄,今年,更會就三個不同主題的戲劇里程碑進行研究,分別是代表了六十至七十年的戲劇里程碑的學聯戲劇節、八十年代中湧現的女性與劇場及實驗劇場的翹楚《沙磚上》。

負責《台上鄉魂 台下硝煙》朱克訪談錄的白耀燦更憶述跟朱克訪談的軼事。他說,當朱克憶述不少年青人英年早逝,身邊認識的演員或朋友亦先後離世,令其感到不勝唏噓。在訪談後,朱克更久久未能平伏情緒,寧願獨自踱步離去。

至於,書名的設定,白耀燦指有鑑於朱克首個的作品名《鄉魂》,而當年的中國正值國共內戰,之後又出現日本侵華的史實,瀰漫著烽火硝煙之感,故有《台上鄉魂 台下硝煙》的名字。出任該書顧問的盧偉力亦談朱克的創作意欲及能力,他指,朱克的創作能力及意欲仍十分高漲,在近年間仍致電予他,說要「搞嘢」。

負責統籌的陳桂芬則交待書的出現,源於資深戲劇工作者鄭振初聽罷朱克於二00八年獲得香港戲劇協會頒授終生成就獎,在台上憶述他抗日戰爭時演戲的片段所致。

101news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