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會客室

梁山好漢有108個, 101會客室請來藝壇「勇士」/「忍者」/「猛人」/資深工作者又豈只101個? 本欄目每月一篇,受邀嘉賓位位舉足輕重又或才智過人,他們將會一個又一個的向各位真情剖白;一個又一個向各位傾訴鮮為人知的人生跌宕,絕對不容錯過!

孤獨美 ─── b.wing

101藝訊 | 2016-02-01 00:00:00 | 分享到

101會客室】 訪談:曲 飛 撰文:劉 靉

有人說,
人是群體動物,
必須與人共處,
不能獨自活在一個孤島。
但是,
一個人獨處,
就是那麼恐怖?
一種缺陷?

孤獨 Vs 獨立

  「孤獨是Everybody needs to be alone(每個人都需要獨個兒),這是一個需要,不是一個缺陷,對我而言就好似呼吸、吃飯一樣基本的事,You have to be alone then you know who you are.(你需要孤獨,這樣你便知道自己是誰?)」這番話不是來自一名性格孤癖的人,而是出自繪畫一個人見人愛,手短腳短,胖臉龐上撻有一對荷包蛋眼睛,矇矇地的A仔的創作人b.wing葉穎怡的嘴巴。

  若論插畫創作界,無人不識b.wing,即使一般普羅市民也會接觸到b.wing,因為各大小商場的精品店甚至公眾地方,不難見到b.wing彩筆下喜歡自處,孤獨的7歲小童 A仔的產品。「我覺得他是一個很自立的人,我與他有10年相處,我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好自立,有自己世界的。我不需要你特別照顧或不需要你特別關照我,我會令到我自己的生活好過。我有方法可以令自己的生活好過。」個子高䠷,外形有點Cool,但是,愛笑,說話時雙手會比劃著的b.wing,不經意的披露了她與A仔的共通性───獨立。

  「我享受在孤獨的空間裏,就好似水中的魚,當這條魚在這魚缸跳到另一個魚缸時,牠就會用另一種方法在那個魚缸中生活,因為那個魚缸裏有其他的魚,我的路線不會再像我在之前的魚缸一樣,我會把我的人生分開為這两個空間。」堅持要有獨處時空的生活方式,跟她獨自在英國讀藝術設計時,由聽到自己的腳步聲,看著白茫茫的飄雪開始。

  「我的家被人入屋爆竊,全部東西都攞走,整間屋沒有聲音,沒有音樂又沒有電視聲,什麼也沒有;再者,我住的一區非常寧靜,晚上7點後你都難以聽到有聲音。我在家裏踏著步,只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天光時,天開始下雪,我靠近書房窗邊看著外面,一片白茫茫,那一刻你會rethink。如果有人問我英國帶給了我什麼?是孤獨,孤獨令我思想很多關於我自己的事,不受任何聲音或人的說話去影響。你要有那段時間,你才會真真正正開始慢慢建立一些事。」

鬼劃符 Vs 想像力

  事實上,孤獨這股獨有氣息,b.wing說早在她讀幼稚園高班時已感受到。它的出現由一張紙,一枝筆及一粒粒星開始。

  「我坐在一張櫈上,枱上有一張紙,心裏就是想畫星星,於是,我隨手拿起一枝筆畫,數著1粒、2粒、3粒、4粒,我數到1000粒,我當時又不知何解我識得數,10個星星,10個星星,我認為我自己畫了好多星星,但是,表面上當然是好紊亂的一埋铅筆痕,我拿給媽媽看,她問‘這是什麼?’她說,花碌碌不知什麼,我說1000粒星星,她看一看我沒再講話。那一刻,我突然間覺得,就是那種孤獨感!」

  她說,母親未如一般媽媽斥責她「鬼劃符」,因為媽媽擁有特別的性格,她好不在乎身邊所有人的事,大部份時間沉醉於自己手上的書及寫信,即使同一本書,母親也可不斷翻看再翻看。母親的向學心更令b.wing終身難忘,「我讀至小學時,媽媽主動讀書,報考會考(現即文憑試)。我的童年記憶是,媽媽常常跟我講‘我返學啦!’是她返學,不是我返學。」

  童年,b.wing就是與母親及3名兄長一起居住,父親在她的腦海裏「比上帝出現更加少」。但是,她覺得自己的少女時代,仍是一個迷糊不知自己想怎樣的人,但是,就是喜歡幻想「小時候,我會毫無緣由的幻想自己在賣豬肉」,原因是在街市曾目睹賣豬肉的大叔「有型俐落的手法」,豬肉佬大叔形象不經意刻印在幼小的心靈,在家扮演外,更模仿他聲嘶力竭喊著「十元一塊!」。不過,與b.wing成長的同學們同樣喜歡模仿人,「我的朋友熱中於扮『請問要到幾樓』的電梯小姐」。她眼裏,這正是小朋友所獨有的世界與想像空間。不過,飄飄浮浮的日子直至她在英國讀書時,做第一份功課開始,漸漸消散。她記得,老師要求她找一間畫廊,然後寫一份報告,她按著指示去到皇室公園Kensington Garden後,一望無際綠油油的大草地,「震撼是持續地震盪着,之前自己腦裏浮游著的腦細胞連繫了!突然間,我覺得自己醒了!」

A仔 Vs 厠紙

  抵英後,她享受著「無人理睬」的獨來獨往靜宓生活,即使畢業後,仍繼續留英出任1名資深時裝攝影師的私人助理,獨自1人看管其照片館,為伍的就是一頭經常在外遊玩的貓。「那裏的工作是一個很美滿的生活,但是,Life is not about how to get yourself comfortable(生命不是關乎如何使自己舒服)。」

  母親患癌令她動身離開那片舒坦的安樂窩,回港後,更在香港找了一份時裝設計的工作,除發現自己的想法跟同事的想法有偏離外,更發現自己原來可以成為現實版《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中的女主角。「起初,我會畫一些好好笑的衫,但是,我的同事講「整衫不是講好笑,你為何會講好笑?」我回應謂:「好笑係好重要的」。但是,同事們覺得靚重要一點。」她開始調教,時裝設計「靚、瘦、容易洗」3原則必須謹守,價值觀?無須討論!

  時裝設計的工作雖令她明白什麼是現實,學識「收錢做嘢,唔係以自己立場出發」。但是,無改她覺得笑的重要性。「笑是一個重要的元素令你如何生存下去。如果,你要自己的生活是一回事,我覺得應該要保持笑。」2年後,b.wing離開時裝設計,不欲「返看更工,白白浪費光陰!」。機緣巧合下,新電腦裏附送了photoshop軟件,把照片做實驗品,越玩越鍾意,命運因而改變。但是,b.wing說鼎鼎大名的A仔的出世紙卻是一張無甚價值的厠紙。

  由於b.wing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故她好不介意,日畫夜畫,即使做義工也交足實力,為的是增加曝光率,「我好清楚自己能力,今天別人唔知我係乜水,我願意做任何事keep me going。」,膽粗粗是A仔拍檔b.wing的特色,某天經過中環的agnes b. gallery,看着職員正幫着外國的畫家搞展覽,一股作氣下,她往內碰運氣,並應職員要求交了一份建議書,10個月後,對方有回覆,但是, b.wing的名字便打響了名堂,更打進日本東京和台灣。

主動 Vs 被動

  一登龍門,聲價十倍,機會接踵而來,A仔更搖身一變成為各式各樣的產品。但是,昔日被人揶揄「唔知乜水」捱驢仔的歲月,她未有忘記,因為她清楚目標是「令自己繼續留喺度,我願意去做。」回想當年,膽粗粗,不怕面黃,主動敲門找工作機會,她說是在英國學來的。

  「就是那種獨立性。我覺得香港的生態環境就是令人時常以為別人瞄著你,無人會介意你穿什麼等等的事,即使有人關注你,關注你1天?3分鐘?之後便沒有,最後,留給自己的是空白。所以,如果你覺得我面矇,覺得我面皮厚,我不關心,因為到最後得與失都是我自己去取,我覺得無問題。所以,我會好主動去問人做與不做,若做,怎樣做。我是那種令事情發生的人make things happen,我不會坐著等事情發生。」

  情況恰如,她4年前為香港主要的戲院院線繪製一套A仔漫遊電影夢工場的短片後,她發現電子產品的普及性,影響他人觀賞電影的樂趣,於是,她再主動提出繪製新一套提醒市民戲院裏應有的禮儀的短片,更為A仔增添同伴。

  「過去,有好多記者問我靈感怎樣來?事實上,我不懂怎樣回答,但是,靈感就是每一天的生活,靈感就是突如其來,在你的血液裏的一種震動,‘登’一聲!」

  不過,她說她不是社會普遍誤解畫家的那一種人,三更半夜靈感一到,便揮筆畫呀畫。b.wing說,一名真正繪畫的人,不能依賴瞬間情緒的澎湃,而是要細緻地去品嚐內心裏的每一個想法,然後做出來,當中需要理性,慢慢處理,需要一個處理的過程,「我若果不這樣做,我會傻了。Being crazy is not good enough to being a great artist(讓自己瘋狂並不足夠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她更覺得,一名藝術家的生命是被選擇的,她就是被選擇了。作為創作人,她覺得內心有一股急迫性是十分重要。「我不知是否用價值觀來形容,最重要的是一個urge(急迫性),這urge是你有些想法要講,你有個窿要填。若純粹講好喜歡繪畫,喜歡寫字,不,不是這樣。」

藝術 Vs 商業

  從事創作12年的她對創作有自己的一套見解,更認為香港有很多空有藝術家脾氣,卻沒有藝術家能力的人。

  「創作性對我而言只有好或不好,無商業或非商業,你不能說有很多人談論的東西就是商業,一個沒有人喜歡的,就因為它曲高和寡,我覺得這是bullshit(廢話),好與壞,就是那麼簡單。我回到香港後,我過去那麼多年,我遇到太多空有藝術家脾氣,但沒有藝術家能力的人。不知何解大部份都沒有執行能力。太多這一類的人了!」

  對於一些人沒經思考,便第一時間指控別人的作品「太商業化」,她不敢苟同,她更感謝老師在畢業那年,找來顧問跟他們一班同學對話,令她思考「
我的作品是想著為一個人服務或是為好多人服務」。

  「我覺得沒有對與錯。我覺得每一名被選擇出來的藝術家都會有被賦予的角色。我有些朋友如楊學德,有人著他畫一些靚的公仔,他們不會明白就是因為他是楊學德,所以,他畫出來的公仔就是這樣子的。無得變的,我們不是一個畫手,我們是一名藝術家,我們就是將我們的心由這裏傳送出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賦予不同的角色,我的角色就是我會畫到這些,寫到這些,可以感動到某一撮人,我是欣喜的。」

  b.wing雖則仍是年青,對新晉的創作人,她有提意,不過,對象是他們的父母,「缺失可以是好的!孤獨可以是好的!不足夠可能是一種給你反思的機會!」她解釋,當今的父母都是屬於「不斷提供」的一族,好少會想「不足」其實也是一樁好事!

後記

  城市人很喜歡搵捷徑,舉凡有某某成功人士成功之路的書,他們都會二話不說買來送飯,一頁翻完又一頁。

  問b.wing近期可有看什麼書?她說有,看書的習慣更是始自她三年級,在圖書館借了一本《福爾摩斯》小說開始,現時仍舊每晚入睡前,必須先看書才可。那現在看什麼?她說,有好幾本,但是,其中1本便是講述集體瘋狂叫理智的《Velronica decides to die》 。

  喜愛看電影的她,那部電影最撼動她的心靈世界?她二話不說提到少艾之年,看罷《同窗之愛》《Another country》的電影後,令她的人生有很多改變,其中之一,就是選擇了英國成為她繼續升學的地方。

全文完【101】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