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會客室

梁山好漢有108個, 101會客室請來藝壇「勇士」/「忍者」/「猛人」/資深工作者又豈只101個? 本欄目每月一篇,受邀嘉賓位位舉足輕重又或才智過人,他們將會一個又一個的向各位真情剖白;一個又一個向各位傾訴鮮為人知的人生跌宕,絕對不容錯過!

梅派嫡系──梅葆玖(1934-2016)

101藝訊 | 2016-05-02 00:00:00 | 分享到

訪談:曲飛  撰文:劉

若說中國戲曲,崑劇、京劇的地位,無人不知。
若論京劇,程派、梅派...無人不聞。
若談梅派,無人不識梅蘭芳,
今天,梅蘭芳在九天雲外,
但是,他的一切已透過么子梅葆玖繼續承傳。

梅蘭芳之子的壓力

  一九三四年,上海,梅葆玖呱呱落地,當時的他,又豈會想到今天是一代京劇宗師梅蘭芳自創的梅派嫡傳。其實,梅葆玖承習的不囿於父親梅蘭芳自創的梅派,他承習的更是梅家三代血脈中相傳的演戲細胞。壓力多大,不言而諭。

  梅 葆玖父親梅蘭芳(本名梅瀾),一八九四年在北京出生,當時梅蘭芳的父親梅竹芬已是演藝人,雖未算大紅大紫,但也能繼承上代的演戲細胞。不過,梅蘭芳三歲便 喪父,獨子的他要能發揮體內的演藝技能,得要多謝他的伯父梅雨田,伯父雖不是台上的藝人但也是台上的一份子,操琴的技倆更是一時無?,之後更成立了自己的 班底。梅蘭芳遂跟從了伯父學習樂器,迄至八歲,梅蘭芳不欲梅家?代流傳下來的演藝天賦就此劃上句號,遂先後求教於吳菱仙等人,藝海生涯自此啟航。

  可是,要爭得一口飯吃,談可容易,要在台上飾得一個角色,更是難上加難,男的要成為小生,女的要飾演花旦,更是妙想天開之事。不過,四、五十年代京劇界中最妙的是,紅到發紫的,盡是男扮女裝的男旦。 

  天 生長得一幅我見猶憐相貌的梅蘭芳,無羞於此天賦的相貌,藉此贏盡讚賞,令劇界的旦角不再只有坤旦,更有乾旦的選擇。更湊巧的是,梅蘭芳把自己這得天獨厚的 天賦,獨獨留給么子梅葆玖,其他的八名子女(當中只有四人存活)即使女兒葆玥亦未能如葆玖般,長得一幅叫人神魂顛倒的俏臉。無巧不成話,現時獲得玖叔傾囊 相授梅派精緒的旦角,又是男旦。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反 串無大不了,最重要的是,你有無這個天生的條件,有否一把好的嗓門,有無一臉好扮相,當然,觀察一定要,看看女兒家的行為舉止,其次,便是思想戲中的女角 的感情及內心的世界。」現已逾七十高齡的梅葆玖,為證男旦的能力,他不經意的來個造手及關目,已叫你目瞪口呆,更一度質疑他究竟是男還是女。

  天 生的相貌雖然重要,但是,若沒有一顆勤練的心,始終不成。「由於男旦隔了一重性別,所以,他要去體味女性的心理狀態便更需要下苦功,因此,功夫往往比女的 演坤旦更要多,更要深。」梅葆玖的解釋,遂理出四、五十年代,國內四大名旦何以均是男旦,他們分別是其父親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及尚小雲。

  其 實,梅蘭芳當年收的徒弟中,很多都是女生,當中如言慧珠、杜近芳等,梅葆玖自己也收了很多女徒弟,但是,很多都未能如男旦般衝破年齡限制。「男的實在比女 的還要好,因為男的有體力,像我般現在已七十多歲了仍能演,但是,女的一般到五、六十歲體力便追不上,體態亦開始浮現老態了,演起來也可能開始有心無 力。」「玖叔」慢慢的說著。

要求全面性的表演藝術

  體能的重要不言而諭,其實,嗓門的練習更不能少,梅蘭芳當年有一個習慣,就是要學生們當然包括么子葆玖每天清晨及午間便到叢林間練習,但是,天氣一旦轉寒或刮大風,練習便要停止,以免傷及嗓門。

  不過,另一關鍵就是「聽」。梅蘭芳昔日在演藝界名利雙收,生活可謂毫無擔憂,因此,不時會帶著子女們去看西片又或聽唱片,但是,不是只為消閒原來還有另一個原因「父親要讓我研究那女高音發音位置的準確度」「玖叔」不經意的說,卻讓後輩們明白聽歌也有一門學問。

  有體能、有相貌又有一把好的嗓門,就是否能把角色演得好?簡單一句,肯定不是,但是,欠缺的是什麼?

  「戲曲演員是演什麼,是演文化!當然,功夫你也要演,但你不是表演功法,你要做的是體現中國文化,你演的都是歷史人物,自然你要做的便是看書,從書中汲取養料,演好角色。」梅葆玖娓娓道出,一個好的演員最重要的是什麼。

深化梅派表演理論

  其 實,「玖叔」的這套理論看深一點,不竟仍是父親梅蘭芳所思所做的一套。當年,梅蘭芳縱有多套賣過滿堂紅的戲寶如「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遊園驚夢」 「宇宙鋒」、「打漁殺家」等等,要他演,有何難度?不過,梅蘭芳卻並未因為耳熟能詳,如影印機般不斷覆製,相反,他不斷思索,探究,再結合人生的歷練,即 使同一套戲寶,在不同時期的演出卻有不同的展示,恰如在「貴妃醉酒」一戲中,梅蘭芳不斷探究戲中的楊貴妃的心路歷程,再配合戲中的背景,所以,當梅蘭芳唱 到「金色的鯉魚水面朝」時,中年時候的他的演繹,是身段再配合眼神,但是,晚年的他,集中的演繹則在他的一對??有神的雙目。

  目 下,「玖叔」要做的就是發揚、承傳父親獨創的梅派,讓「梅蘭芳京劇團」在京劇界更顯光芒。但是,繼承衣砵者並非姓梅,「我六一年結婚,不久就文革,男旦靠 邊站,是牛鬼蛇神,哪還敢生孩子?再者,文革結束時,我已45歲了。」現實在前,豈能力抗?雖然,「玖叔」的長兄葆琛的孫兒梅瑋現於中央戲曲學院念戲劇理 論,且能唱幾段戲,但是,「玖叔」認為略胖體型的他只能演楊貴妃而已,因此,要把梅派所有的精髓傳授下去,只可外求。

流行歌手的「秦腔」

  現時在「玖叔」眾多徒弟中,胡文閣成為幸運兒,胡年輕時學「秦腔」,後來做流行歌手,但是,「玖叔」看重的是他的唱腔「他的嗓音十分寬厚,備有男旦的優勢及特點,唱來圓潤動聽,懂得以聲帶情,把人物的感情融化在唱腔之中,再者,水袖的一套他完全懂得。」

  聽罷師傅的讚賞,胡文閣雖感高興,但憂慮之情同時在眉宇間展露無遺,這種壓力跟師傅賞識尤關,但同時間,亦跟其腰椎舊患不無關係。

  不 過,最妙的還是他由古文化跳往流行文化,之後倦鳥知還古文化的懷抱。「那段日子(流行文化),看到很多很多,那種明爭暗鬥,只求感觀刺激的文化,唔... 實在不是我要的世界,中國文化實在不是那麼表面化的,仍有好多好多。」胡文閣輕輕的說著,剎那間也弄不清是跟誰在說話,再看他的一個造手一個關目,已不禁 暗暗提醒自己,「梅派」相信不久再現光芒。

後記

  跟京劇界頂頂大名的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玖叔」訪問,滿心緊張,因為這個機會實不知何時再現,更害怕要與眾多記者爭奪理想的位置拍攝及訪問。孰料,第一眼目睹「玖叔」之時,他便用廣東話打招呼,隨之而來的親切態度,亦叫自己緊張之情,慢慢減退。

  再看四周的記者,噢,原來很少,少得連「玖叔」的徒弟胡文閣也感驚訝。

  記者少,對被訪者來說不是好事,但對同業來說,不竟是一棒好事,或者準確一點是驚事,因為能夠近距離目睹京劇界大人物的造手,關目,開心之情不言而諭,但更重要的是,開始質疑自己的性別!【101】

按編者:2007年 ‧ 4月 ‧ 香港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