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眉批香港作家的文學故事

馬世豪 | 2014-02-16 20:14:23 | 分享到

  【港人字講:馬世豪】香港文學不是一種「過去式」的文學,而是以「現在進行式」的姿態出現,與香港的社會、歷史和文化息息相關。這些作品的內容固然吸引,但作家的故事同樣吸引。活在變幻莫測的時代中,作家以文學來回應社會,建構心目中的文學理念。因此,深入認識香港作家,有助我們了解香港文學。

  由三聯書店出版、詩人廖偉棠編寫《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下稱《浮城述夢人》),正由香港作家的故事切入,提供指引,幫助我們認識他們的故事,從而講述香港文學的故事。《浮城述夢人》原載《明報周刊》,共收錄十七位在香港寫作的作家訪問。過去,本地不乏作家採訪作家的訪問例子,如張灼祥的《作家訪問錄》(1994年),王良和博士的《打開詩窗──香港詩人對談》(2008年)。《浮城述夢人》既承繼上述作品的優點,亦開創自己的特色,值得重視。

  《浮城述夢人》運用帶散文性質的訪問文體,不以一般訪問的問答架構。廖偉棠隱藏受訪者和採訪者的界線,向讀者展示各位作者的故事,並在各篇章的字裏行間,表達他對作者的意見。每篇訪問均附上一篇受訪作家的文字作品,文末加插「眉批」,附上精簡的短評。正如他在〈前言〉說:「本書非要作解人,只想做一個催眠師,讓善夢者講出他們夢的源頭,讓愛夢者可以得知,甚至從中學習一些夢的技法,那就很好。如果還有小小隱秘野心,就是讓大家來一起反思這些作家長大的六、七十年代,反思他們製造或繼承的寶藏如何。」這種帶訪問文體有助讀者從編者的文字引導欣賞作品,加強訪談的評論意義,了解編者的審美的觀點。

  本書以「浮城」為名借喻香港,令人聯想到西西的名作《浮城誌異》和葉輝的《書寫浮城:香港文學評論集》。「浮城」象徵香港是「無根城市」,但不同年代的寫作人卻嘗試在「無根」的氛圍中,以寫作建構城市的「根」。全書不局限在某類作家的層面,廖偉棠採訪了來自基層、學院、南來文人和海外等不同類型的香港作家,讀者可從這些作家認識香港的社會、歷史和文化。這些作家有特別經歷,寫作外各自有其職業,互相影響。例如,曾任巴士車長的詩人鄧阿藍,生活在草根階層,卻是一位十分講究詩歌藝術的詩人,尤重詩的節奏感,發表不少反省香港現實的作品。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堅持理想的香港人,如何在現實中筆耕不斷。我們又何嘗不是處於這種理想和現實的掙扎嗎?

  這些受訪作家並非全是本地人,從他們身上可以折射華文的寫作圈生態。本書收錄的作家,除了在香港成長的,如西西、也斯和王良和等人外,亦有從內地移居香港的作家。他們的經歷並不相同,但是同樣在香港這片土地上延續寫作的事業,在某個意義上融入香港,成為香港作家。例如印尼華僑陶然,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因政治原因不可以返回印尼,滯留香港,後來輾轉間進入《香港文學》雜誌社工作。他說:「飄離是我的主題,家鄉對我沒意義,人生切割成三點。」這種帶有異國鄉愁的經歷,體現寫作上的飄離命運,也是他的人生。因此,本地成長的作家和從外地移居的作家,共同在香港找到寫作的動力。香港文學正好體現華文的寫作圈不斷流動的特性,對現時經常在媒體出現的本土、世界等的邊界和想像,提供新的思考角度。【101】


作者簡介:嶺南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港大保良社區書院講師,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和香港文學,著作散見《文學論衡》、《文學評論》和《字花》刊物等。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