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撥讀世代和自由網絡的文學讀寫

吳美筠 | 2014-05-11 12:02:34 | 分享到

  【港人字講:吳美筠】剛踏入21世紀,馬上被視為不喜歡閱讀的時代。2004年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的閱讀調查報告以《閱讀岌岌可危》來宣示閱讀力的災難式下滑。報告預警「閱讀量減少得最多的是年齡處於18至24歲之間的受訪者。這些將要主導社會未來的新生代傾向彩色絢爛的圖像世界,長時間面對電子機器不感疲累,對靜態的文字閱讀興趣卻大幅度降低,年輕人不愛閱讀,未來的社會將因缺乏文化的滋養變得嚴重功利化。」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公布的《2004-2005國際出版業狀況及預測:國際出版藍皮書》早已斷言,全球發達國家受電子媒體影響,讀者年齡愈小,閱讀率下降,人均買書量、書刊發行量和閱讀時間持續減少,文學閱讀(包括小說、詩歌、戲劇)比例下降。 甚至危言聳聽:文學閱讀作為一種休閒活動將在五十年後從本質上消失。這駭人聽聞的講法,無非嚴厲威脅,網絡和傳媒的開放將擠壓傳統紙品出版市場。然而,這是否關乎文學存在的安危,抑或只是取消了文學閱讀作為消閒讀物的撥亂反正,讓文學歸位呢? 2005年,法國在巴黎首設五個圖書自動販賣機,2009年台灣高雄捷運站設自助圖書館、美國大學圖書館亦仿效設置MacBook電子書自動外借機。先進的香港,除了公共圖書館的電子自動借閱系統,以及地鐵還書箱以外,倒未見這種予人借書或買書像買汽水般方便的機器。

  根據統計毫不意外地發現,耗在網上的時間以香港的青少年最驚人。2013年港大民意調查本地青少年上網習慣調查結果,12至23歲的青少年每星期平均上網約20小時。主要目的為「上社交網站」,「做功課/工作」、「資料搜尋」及「MSN/即時通訊」。另外,接近九成青年有使用社交網站的習慣,他們每星期平均約花8小時瀏覽社交網站,即每日花多於1小時,主要與朋友保持聯絡。花在閱讀的時間最少,42%青年每月連一本書也讀不完。

  由讀圖時代邁進網絡時代,網絡及電子產品顛覆了傳統的寫作及閱讀模式,激發書寫者之間的溝通需要和速度。網絡已取代書刊成為截取資訊的主要資源,網絡顛覆了我們的閱讀介面,一直繚繞關心閱讀生態的出版界及教育人士的心頭,是閱讀消失的焦慮。但細心觀察,由紙面到屏幕,沒有完全使文字符號消失。反之,很多文學網站的開發,「文學的消失」的脅迫卻因網絡而消弭。

  這十年間自由網絡和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旋即使我們由讀圖時代進入撥讀時代,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手機諸式 屏幕從四方八面霸佔我們的注視,爭奪我們的眼球。青年接觸語文的模式傾向於大量的搜尋和掃讀,快速而大量的閱讀片段略過眼球,在未必進入腦袋前已離開我們的視線範圍。撥讀世代的閱讀特徵,恐怕是對文字缺乏耐性。少年科幻小說家梁科慶形容這一代青少年為「三無人士」:「無耐性、無時間、無經驗」。 長期習慣速讀和大量的功能性的資訊閱讀,擅於在網際快速搜尋、瀏覽、掃讀、離場。影象傳播取代傳統印刷傳播,使眼睛和耳朵成為城市生活最重要的感覺器官。自由上網、手機通訊及閱讀程式、群組及社交平台顛覆大眾傳播方式,造就更多快餐的書寫,點擊式速讀,即時的回應、刪除、轉貼,更多虛擬狀態的書寫者。彷彿催生更多不同形態的讀寫者。受網絡語言影響,書寫傾向碎片化,短句併貼,戲仿、二次創作的形式大行其道;流行調侃、嘲諷的風格、生動風趣富人情味的內容勇奪臉書界的喜愛。

  近來有年輕詩人熒惑利用智能手機隨時寫隨身貼的方便在短時間內上載大量詩作。剛奪得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家年獎藝術評論新秀獎的詩評人陳子謙稱他為智能手機時代的「即興詩人」。 這些或許未經整理的文字在網際社交平台發表後得到即時回應,並可不時修改,完全改變千錘百鍊的文人想像,卻意味者手機程式有利於推動新詩這種文學形式的活躍發表與討論──新世代也有他們書寫和被閱讀、被了解的需要和渴望的方式。更有文化評論人兼文學人洛楓利用臉書的書寫和發布便利,在完全沒有篇幅和編輯命題的神聖框架下翱翔書寫,所編修成書的《變幻臉書》,多少驗證發表與讀者測試同步進行的果效。當中的文化與文學的快意恩仇式與夢囈型的文化咀嚼,是通篇脈絡完整的論述,在在打破了臉書只宜碎語斷章的定性。可洛在《小說面書》更開創全球首本以臉書體──社交網絡留言呈現的小說。兩者皆以文學顛覆網絡,證明自由網絡正如余非所言:手段雖變,對文學特質的理解和創作態度未變。 文學人對文字依然迷戀的情態反使香港依附網絡作為發表原創作品的載體的真正網絡文學卻沒有蔚以成風,只是文學的讀寫,不知不覺間轉移了陣地。【101】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在4月25日「第九屆大專中文教學交流會:創作‧教學‧活動──大專中文教學」主講〈為撥讀世代建立閱讀文學的新群組〉的發言稿整理而成。將分兩期上載,下期待續。該交流會由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主辦,熊志琴博士主持,另一位講者為麥樹堅老師。


作者簡介:吳美筠,澳洲雪梨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兼文學組主席、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首位香港文學雙年獎詩獎得獎者,曾任多種香港文學刊物編輯,並擔任中文文學獎評判。出版詩集、小說集、文集多種,包括《第四個上午》、《時間的靜止》、《雷明9876》等。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