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本土元素」在羅貴祥小說的作用(上)

馬世豪 | 2014-12-21 00:00:00 | 分享到

一、前言

  【港人字講:馬世豪】自2007年發生保留皇后碼頭事件後,香港社會非常重視本土的議題。從2009年反高鐵事件到最近反對東北發展計劃等事件,除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外,本土意識亦日漸高漲,文學創作亦受到影響。一直以來,香港小說與本地的社會、歷史和文化息息相關。例如70年代也斯的《剪紙》和西西的《我城》,皆有意識地運用「本土元素」,直接或間接地再現當時香港人的生活經驗,有助香港的本土意識的形成。作家創作小說時,往往在作品內加入恰當的「本土元素」,從而帶出作品的文學價值。

  所謂「本土元素」,是指涉及「香港想像」的時空、場域、場景、人物和物件等元素,構成小說文本的重要組成部份。不少人認為,作家運用「本土元素」,便可表達本土意識,成為一篇優秀的作品。我認為這種想法值得商榷。因為小說是敘述為主的文學體裁,通過敘述手段,講述故事,由人物介入故事,通過情節、矛盾來表現主題。E.M.福斯特說:「小說就是講故事。故事是小說的基本面,沒有故事就不成為小說了。」 小說的素材可以來自現實,但作家將這些素材以藝術化的方式處理後,文本世界和現實世界已有差異了。所以,作家必須自覺虛構和真實的關係,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在香港的小說家中,羅貴祥是其中一位深明上述創作之道的作家。他集學者與創作人身份於一身,任教於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以學術研究為主要工作。同時自80年代以來,他積極創作,發表小說、詩歌、散文和劇本等。他以寫詩成名,而在小說創作方面,曾在1997年出版《欲望肚臍眼》。後來他仍發表小說,但數量不多,詩和小說同受評論界指具備後現代的元素。羅貴祥有意識地在創作小說時運用「本土元素」,為讀者帶來閱讀上的反思和衝擊。本文嘗試以羅貴祥兩篇的小說近作〈士象〉 和〈田在市〉 為例,討論「本土元素」在這兩篇小說產生的作用,並反思作家運用「本土元素」創作小說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地方。

二、作為書寫的題材

  「本土元素」的第一種作用,是作為書寫的題材,包括時空、場域、場景、人物和物件,架構小說的文本內的敘事元素。小說的基本元素是人物(character)、情節(plot)及場景(setting),並通過不同的敘述手段建構而成。羅貴祥的小說直接和間接運用「本土元素」,成為小說的主要取材元素。例如在〈士象〉中,雖然他沒有直接將香港寫進小說,但我們從小說的開首段,可以聯想到香港的場域:

  「從巨幅玻璃幕牆外望,沿岸邊都是圍了木板的黃泥地建築地盤,星期天還有不少穿戴了黃色頭盔、紅黃橫條反光背心的工人在趕做工程。泥頭車緩慢的進進出出,但有數十米的距離與巨幅玻璃的阻隔,這邊完全聽不到地盤的噪嚷,由高處看也感覺不着那邊的躁急與繁亂。他沒有特別留意海港的景色,只知道今天的視野難得地清晰。天的藍,讓這個本已巨型的玻璃建築物顯得更宏大。」

  「玻璃幕牆」、「建築地盤」、「泥頭車」、「反光背心」和「海港」等元素,直指連繫我們對香港的想像,而這篇小說之所以用這幕地盤的場景切入敘事,因為小說的主題直接呼應也斯的〈象〉和西西的〈象是笨蛋〉 。也斯的〈象〉和西西的〈象是笨蛋〉表達了城市人生活的矛盾,功利、緊迫、煩躁和繁忙的現實,壓迫城巿人的心靈。羅貴祥的〈士象〉以「象」的意象,延續和深化這個主題。故事的主人翁「我」身處繁忙的都市中,每天身心疲勞,唯有將內心安放在心中建構的「象」上。「我」說:「或許他只不過是踏進了一道擠擁與擠擁之間的隙縫裡,許多許多的人,仍然在之前的時空與未來的時空裡擠壓著。這道罅隙,卻足夠讓他與他的象一起閒心散步。」 因此,「本土元素」成為表達這個主題的重要題材,讓讀者從中感受到香港的生活的壓迫感,從而反思生活的意義。

  另外,〈田在市〉以較直接的方法,將「本土元素」運用在小說的敘事上。有別於〈士象〉以較寫實的方式處理,〈田在市〉以魔幻寫實的技巧,將「本土元素」融入在小說的各個細節和語言,造成一種陌生化的效果。〈田在市〉的內容講述某個沒有名字的城巿的變遷,以谷匡先生和女友的行為和對話,互相交錯在小說的敘事中。小說多次敘述谷匡先生參與反抗興建鐵路的活動,例如「以谷匡先生之名,他在獨立的社區新聞報上,發表了好幾篇反對沒收農地為建鐵路的宣言與文章,引來了不少讀者的強烈回應,主流媒體並轉載了那些文章。」 和「谷匡先生參加了由地區農耕者、鄉村居民與志願人士組織的「反收地、不搬遷」行動。眾人忙着為農地架起竹枝,撐起抗爭標語。」 這些情節,無疑令人聯想2009年反高鐵和保衛菜園村的社會運動。透過陌生化的方式處理香港社會的現實事件,讓讀者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反思事件,開拓新的思考空間。【101】

編者按:本篇原文刊載於由「香港文學評論學會」策劃之《香港文學》小說展評論特輯(2014年12月,360期),已稍作修改。

作者簡介:
嶺南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港大保良社區書院講師,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和香港文學,著作散見《文學論衡》、《文學評論》和《字花》等刊物。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