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繾綣記憶的立體呈現──看王良和的《破地獄》

孫鎰鋒 | 2016-02-15 15:49:45 | 分享到

   【港人字講:孫鎰鋒】如果說《魚咒》是王良和駕馭小說的能力的證明,那麼《破地獄》便是他返璞歸真的一次情感書寫。或許很多人和筆者一樣,在看完《魚咒》後會感到吃力,還會被書中的沉鬱抑壓的氛圍感到渾身不自在。因為《魚咒》可以說是作者的野心之作,五篇短篇內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隱喻,當讀者埋首挖掘得愈深,愈感到傷腦筋,再加上刻意的結構技巧,都令這本書成為技巧高超但難以令人討喜的作品。但在筆者看畢《破地獄》後,可以直接以喜歡來形容。

  以輕盈對抗沉重,在這本書內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還鄉〉中連根對母親的連結和感情,盡付在一段意識流中,毫不矯揉造作,也恰到好處。意識流在這裡作為一種手段,彌補了內容的空白,同時也為內容留白。〈我和他〉中最後一句對白也是點到即止:「我無兒無女,萬一有甚麼事,總會煩到你。最後一件事,安排得好些,不想再累人累物。」寫得毫不著力,總結了力衡弟弟跌宕起伏的一生,卻又餘音裊裊,內裡蘊含了弟弟多少對往事的歉疚和無奈?

  從平白的文字中把遙遠的世界拉近,產生彷如可觸可摸的質感,是筆者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王良和多次強調過創作要從生活中取材,寫自己最熟識的題材,也可能是詩人身分的關係,他說過他的小說人物原形都是源自真實,這也許是構成他文字質感的最基本原素。《魚咒》中的人和事雖然也描寫得十分像真,但總有種可抽可離的感覺,而《破地獄》最厲害的地方是真實得像散文,甚至筆者在看〈蟑螂變〉裡父親綁起女兒教育著她蟑螂知識這情節的時候,感到既好笑又雞皮疙瘩,因為對蟑螂的細緻描寫令這篇略具魔幻現實的小說產生一種疑幻疑真的感覺,所以當筆者也不奇怪會有不少學生問作者裡面的情節是否真實。看〈魚咒〉總會給人有點虛構的感覺,但〈蟑螂變〉卻會令人覺得這是作者的真實經歷,縱使那是荒謬絕倫。

  〈和你一起走過華富邨的日子〉﹝下稱〈華〉﹞是這本書的最後一篇小說,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甚至對筆者的文學觀也有很大啟蒙。〈華〉正正是作者對昔日香港的深情回望,作者在這篇小說中運用第三及第一人稱交替敍事,而那個第一人稱的敍述者身分一直到最後才被揭曉,使人醍醐灌頂,也昇華了整篇小說的情味,筆者也被這種深情觸動。故事寫主角程緯的成長,把人和城連結起來,呈現了整個七十年代的香港情懷。

  筆者出生於九十年代,對香港的記憶更是千禧年後,可以說和小說中的「歡樂金宵」、「公仔紙」、「小李飛刀」、「羅文」等等美好的事情相距甚遠,但小說給我的親切感與共鳴甚至比也斯的《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更強烈,平板的文字躍然於紙上,成為有質感的底片,蓋上書本時令人久久不能忘懷。能讓筆者有如此深刻的體會,一方面歸功於作者取材自生活的創作理念,另一方面是語言運用──用只有香港人才能意會的語言。在〈我和他〉中可以先發現這類本土化語言,其中有一句十分地踎的粗口對白,毫無修飾,乍看之下會感到愕然,細思下卻不得不折服,因為這是最完美的表達方法,你會想:「對呀,不是這樣說還能怎樣說?」去到〈華〉裡,有更多屬於香港的俗語,是無法經由翻譯的本土文化,讀者就像穿梭了時空,和程緯一起成長,彷彿自己已於那年代活過了一遍。

  從《魚咒》對生命的靈魂拷問到《破地獄》的歷史記憶呈現,貌似風格有所轉變卻有著一脈相承的創作進程,我期待著王良和的第三個文學命題。【101】

作者簡介
香港教育學院學生,九零後,生於一個不浪漫的時代,但仍喜歡文學,喜歡音樂。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