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陳冠中專輯】記跨流域電影放映及座談會:《等待黎明》

張麗嫻 | 2016-04-11 09:45:22 | 分享到

   【港人字講:張麗嫻】3月26日晚,在灣仔動漫基地舉行了《跨流域電影放映及座談會系列——一手編導一手寫作》活動的第二場,是香港藝發展局主辦的文學節「文學串流」其中一項節目。當晚播放由陳冠中編劇的電影《等待黎明》,並邀請了陳冠中先生、譚以諾先生及黃淑嫻博士親臨現場作影後談,與觀眾面對面分享創作電影時的點滴。

  《等待黎明》在1984年上映,英文片名Hong Kong 1941。1941年12月,日軍攻佔香港,是香港歷史上無法被遺忘的一年。《等待黎明》正是描述風雨飄搖下,三個不同背景年青人相知相遇的故事。米商老闆女兒阿男(葉童飾演)和其青梅竹馬好友的黃克強(萬梓良飾演),結識了青年葉劍飛(周潤發飾演),三人經歷日軍佔領香港而起的一連串磨難後,遂成知己,卻同時陷進三角關係。結局中,葉劍飛捨生拯救了阿男和黃克強,壯烈犧牲於大海。黃淑嫻博士首先分享她的看法,她認為《等待黎明》充滿了八十年代電影色彩,予觀眾一種活力澎湃的感覺。《等待黎明》是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競逐最佳電影獎的其中一部作品,但黃淑嫻博士認為雖然它最終落敗,但在今日重看,它似乎比當年得獎的電影更耐讀。譚以諾先生亦同意黃淑嫻博士的說法,認為無論是電影的分鏡、構圖或用色等各方面,《等待黎明》都有八十年代電影的氣息。他指出這套電影的節奏緊湊,劇情層層推進,直至結局中發生爆炸的高峰,都有一種屬於那個年代的港產電影的吸引力。過去港產電影的製作方法,雖然受限於更多技術問題,但譚以諾認為論及戲劇的張力,《等待黎明》反而比今日部份以更多資源製作的電影優勝。黃淑嫻博士說以1941年為題材的電影不多,並向陳冠中問道,他選擇1941年為故事背景,是否跟電影上映當年,正值中英談判的背景有關。陳冠中則笑言黃淑嫻博士對他的創作十分理解,他表示那時候確是特別喜歡寫一些能夠呈現時代氣氛的劇本,如《摘仙記》和《上海之夜》。

  片中周潤發飾演的葉劍飛,大概是感動觀眾的重要原因。現場有觀眾對周潤發的角色極力讚賞,認為葉劍飛的形象塑造出色,即使一再重看,仍不減其魅力。黃淑嫻博士指這個角色一反當時周潤發常演的「古惑」和貪小便宜的形象,成為電影的亮點,而譚以諾則問及片中的主角,是否都代表着部份香港人的身影。陳冠中回應說角色所代表的意義,跟時代或許也有關係,而他更希望的是能夠成功展現一種舊香港的味道。他表示製作電影的過程中,導演梁普智亦為日軍侵佔香港的情況,作了詳細的資料搜集,如訪問親身經歷者、查找書藉等,務求把當時的情況真實呈現。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如果把片中角色過份地抽象化,變成一種象徵,或貶損了人物的個性和魅力。但從評論者的角度來看,黃克強和葉劍飛就好比香港人的兩種心態,面對政治變局,應該離開還是留下,成為香港人的一種內心的掙扎。

  雖然陳冠中笑言重看《等待黎明》頗感到尷尬,亦認為電影某些鏡頭跳接,似乎過於迅速。但如譚以諾所說,這套電影的節情推進,事實上能夠扣緊觀眾的心。電影中,處理人物的感情的方式,也使觀眾眼前一亮。葉劍飛和阿男之間的愛情,不以一種呼天搶地的形式表現,劇中也沒有出現兩位男主角為此爭執打鬥的情節,反而通過三位極力維繫表面的平和,突顯人物內心的感情壓抑。這使得電影中,阿男因吸食了鴉片煙,情不自禁親吻葉劍飛的一幕,更具動人的力量。然而他們並沒有進一步行動,直至劇終葉劍飛仍然盡他所能,保持黃克強和阿男的夫妻關係。這種鋪展情節的方式,大概是《等待黎明》耐看的一個重要原因。有觀眾特別注意到《等待黎明》的敍事手法,電影以女主角阿男的獨白開始,把整個故事放進她回憶複述的框架之中,而在片中亦不斷加插阿男的獨白,使這套電影更具文藝色彩。陳冠中笑言,這是導演和監製商議後所添加的,不是原來的劇本所寫,但他認為這個決定十分正確。他又提到當時的電影的放映時間通常限於90分鐘內,製作人為了保持故事的節奏,大刀闊斧地剪去花了最多錢拍攝的一場戲,現今看來,卻是為電影加分的明智抉擇。

  陳冠中說,「等待黎明」這個名字原是屬於另一套電影劇本,可惜那部電影最後胎死腹中,後來再有機會拍攝類近的題材,便想起了這個名字,成為現時可見的《等待黎明》。他指出在80年代,自《最佳拍檔》的這部笑片席捲全港後,很多片商紛紛轉拍笑片,他原來寫過的一部古裝武俠片《黃帝與蚩尤》亦不了了之。跟當時最流行的喜劇相比,《等待黎明》並不屬主流,但陳冠中認為正正是這套電影,才使他在電影圈中得到認同。最後,陳冠中被問及電影編劇與作家的分別,他認為二者有很大的差異,他擔任編劇前已參與《號外》出版,有一定的文化和藝術工作經驗,但是當他進入電影圈任編劇時,也如同新人,由低做起。他表示今後都希望以小說寫作為業,但無論是小說寫作還是電影編劇,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經驗。【101】

作者介紹
張麗嫻,愛好文學,現為嶺南大學中文碩士生,曾任電視連續劇編劇,及寫作兒童廣播劇。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