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文學史與文學性的紐帶──略說香港的新詩選集

梁家恆 | 2016-09-13 18:02:28 | 分享到

   【港人字講:梁家恆】讓我先從一個比喻說起。近日流行一種據說是從日本傳入的潮流文化,叫「斷捨離」。它是有關清理家居雜物的某些主張,含有去蕪存菁,只保留最重要的一少部分的意思。回到文學話題,其實編輯一部文學作品選集,何嘗不是一次繁複艱鉅的「斷捨離」?若據陳智德編纂的《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新詩卷》,香港新詩從二十年代中期開始算起,至今發展已超過九十年,要編選一部香港新詩選的話,面對的就不是作品不足,而是作品太多,如何盡量去蕪存菁的問題。

  曾經在學院裏,遇到過不少非本地的文學研究生,有時說到新詩,他們都會好奇地問香港有詩嗎?他們的意思當然不是指有沒有詩作產生這個事實問題,他們實際上指的是香港詩普遍來說真的可以拿來與中國內地或台灣相比嗎。面對這種無意的詰難,我們不會滿足於只舉出一、兩首我們認為最優秀的作品,或只列舉一、兩個最優秀的香港詩人,然後就當作貼切地回應了他們的疑問。從任何角度來說,這種回應方式都只能是權宜之計。筆者設想得到的最好的回應方法,當然是能夠向他們推薦一本最能代表本地詩作水準,集本地創作精華的香港新詩選,讓他可以在一趟車程或一杯咖啡之間頓覺眼前一亮。但問題是,我們真的拿得出這樣的一本詩選嗎?

  其實,香港不是沒有相關的新詩選集,而且圈內人幾乎都知道,一談及香港詩選,似乎針對每一個年代都有一部代表作,但也似乎僅只一部。收錄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有陳智德編選的《三、四○年代香港詩選》;五、六十年代的則有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合編的《香港新詩選1948-1969》;七、八十年代的則有錢雅婷編選的《十人詩選》;九十年代的則有黃燦然、陳智德、劉偉成合編的《從本土出發──香港青年詩人十五家》,概括而言,大致如此。而嘗試貫穿各個不同時期的則有黃燦然編選的《香港新詩名篇》以及胡國賢編選的《香港近五十年新詩創作選》。另有王麗瓊、吳美筠等人合編的《港大‧詩‧人》(至於規模較小,收錄面較狹窄的如藍海文編選的會員年度作品集,或中大吐露詩社編輯過的幾本社員作品集,諸如此類的合集或選本就不再在此一一列出)。

  表面上這些選集好像滿足了不同讀者,做到各適其適,但是整體來說,筆者發覺有兩大可再商議之處,至少在為了解答上述那個詰問而去搜尋資源的大前提下,我們總好像若有所失。

  首先,大多數選集似乎都太過重視藝術價值與文學史價值的平衡,甚至有時評選的天秤較傾向文學史的一方,最終導致「點將錄」式的兼收並蓄。每位詩人各取一、兩首代表作,盡量把不同詩人的身影納入這個文學史的鏡像之中。另一些則稍近於聯誼紀錄,而透過作品映照出文學交往與作者聚散,又往往是文學史的茶餘飯後最歷久彌新的話題。這樣,詩作作為文學藝術品與作為文學史料的兩種特質,在一本詩選內乍看起來好像並駕齊驅,然而實際上卻容易順得哥情失嫂意。

  其次,編選者在評鑑詩作的藝術水平或文學性的問題上,似乎仍有不少可再斟酌的餘地。舉例來說,某些作品實驗性很強,但未必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站在文學史的角度而言,便應留有紀錄,但這無異於編纂文學史的前期功夫。而這種前期功夫的目的只在於告訴別人香港確有新詩這回事,多於呈現本地新詩的瑰寶。又例如一些重視思想呈現的詩作,乍看來好像富於機智,但再看下去又不免令讀者站在詩歌語言與散文語言的界線上疑惑不安。又例如覃權,他雖然和溫健騮同期,而且也是如此地早逝,令人婉惜,但他的一些短詩即使驚鴻一瞥,卻畢竟較難寄託深刻的情感與意義。又例如馬若,文字平直條暢,詩意清淡,卻畢竟去如流水,未必能令讀者再三品味。凡此種種,對編輯一部講求精益求精的詩選而言,選入或是捨棄,挑戰實在非常巨大。

而且我們發現時代距離我們越近,審美尺度越難把握得好。從更宏觀處着眼,我們編選香港新詩或許正處身一種「唐人選唐詩」的階段。無論是《河岳英靈集》還是《中興間氣集》等唐人選本,要和後來清代的《唐詩三百首》相比的話,必然是顯得非常偏狹與局限的。逐漸撇除文學潮流的左右,這種後世眼光之難也在於此。從前代的例子我們看見,若想得出一部去蕪存菁的精選,太過偏重某種單一風格反而不佳,同時也不能是兼容並蓄,人人有份。其中需要的是一種不因風格、主題而大幅受到影響的審美尺度,換句話說,是一種歷經時間淘洗而漸趨穩定的結構。可是這種穩定的審美尺度在當下非常難以掌握,《紅樓夢》裏記載香菱向黛玉請教學詩要訣時,說喜愛陸游的「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黛玉立即反對,認為一入了淺近的格局就再學不出來。陸游的詩乍看起來並沒有甚麼問題,也很吸引,但黛玉就是看穿了各種表面的特色。如此,我們不妨把這則故事當作一個值得借鑒的類比來看待。

  相比中國內地或台灣,香港新詩的整體規模或許稍有不及,但其歷史同樣可算是源遠流長。和兩地相比,香港新詩的正典化的沉澱過程就顯得緩慢很多。編纂香港詩選時,如果編者能夠更重視藝術性的話,那對推動本地新詩正典化的步伐或許會產生更大的幫助。【101】

作者簡介:
梁家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碩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碩士,曾任香港大學附屬學院講師,著有詩集《在午夜撒謊》。


101 藝術新聞網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新聞網站意見和立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