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跨‧月‧時間 ──游靜《月》的時空與性別跨越

李慧兒 | 2016-09-21 09:41:54 | 分享到

   【港人字講:李慧兒】創作人游靜,向來擅於以各種媒體作品呈現跨度,詩人洛楓便曾形容游靜的文字精於「跨越地域、性別、文化與人獸的疆界」(註1)。作為同性向女性主義者,跨性別議題在游靜作品中十分常見。以這個方向分析《月》,不難看出詩中描寫有關同性戀者之心情與感受。

  月和時間是貫穿全詩的重要母題。中國人習慣把月寄托溫柔宛若、柔情思念等軟性情懷,而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傳說又有對「月為陰柔、日為陽剛」的指涉,月盈虧週期和女性生理期的相似之處等更牢固了人們對兩者的關聯。因此我把詩中月詮釋為女性,發現詩中含意甚為顯明。

  《月》意涵多層次遞進,細讀時能似剝洋蔥般一層層地發現它深蘊和豐富的內涵。詩人首先密列細鋪月和時間兩個母題,然後讓讀者感受到具體和抽象等多個空間的構成,進而帶領讀者跨越於空間與空間,仿如引線般逐漸導出跨越性別的主題。

  俄國作家納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把藝術品比喻為「新天地的創造」(註2),《月》正正亦描繪了一個屬於詩中兩個人物情感的新世界。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個單一而具體的時空,而是如上述提及的多個交錯抽象的空間。這些空間使用了時間母題作劃分,可分成五個部分:「我」和「妳」來自的兩個文化背景、二人同在的此處、二人不被認同的普世空間,到最後延伸出專屬妳我的第五個空間。多個空間摺疊交織,配合主、母題,「跨」「月」於文字中。

  首節刻劃了「我」與「妳」來自兩個文化相異的地方,屬於具體的地域空間。「有一種時間/十五的月亮永遠是滿的/初一是彎/而且重新開始」,彎月又稱新月,而此「彎」與「新」又可作歧義延伸。同性取向人士被稱為「攣」,意與「彎」相近;而從「新」開始可解讀為跨性別新舊觀念的摒棄與展望。但矛盾的是,明明「我無法跟妳說這些」,「但/是的 我來自的地方/亦不講這些」,那麼到底講還是不講?或是怎樣講?

  第二節可分成兩個部分閱讀:前半部分描述了敘述者 (我)「這刻鐘」凝望「髮在擺」的妳、二人相對而視的當刻。「為什麼我們的時間/總是忘記了月光?」,為甚麼女性總是被忽視?文字間,詩人使用「下種」、「滑入」等詞比喻情慾。食色性也,貌如乳房形狀的洋蔥、形如子宮中空帶籽結構的青椒、色如女性陰部的紫蘇草等食物意象,給予讀者對性的聯想。詩中又互文引述美國畫家Pollock 的《秋韻》(註3),突顯對抽象,隨意,自由的追求及文化的跨度。此節雖描寫了二人此刻對望的具體時空,但同時慢慢開始滲入妳我心靈空間,表達主角們意識的掙扎與矛盾。後半部分從「不是我又不是你的時間內」開始,意指不容納妳我的普世,有人闊論星體,但我們仍能自顧迴旋。接續上節的性描寫,「黑」「洞」狀指女性陰道,意大利麵條則相對形指男性陽物。「黑洞內你我高速迴旋如意大利麵」,表達了即使只是兩個女子也能如異性交合般得到情慾上的滿足。「二月為甚麼受歧視」,二月除了是情人節外,也能代表兩個月亮,兩個女性。兩個女性為甚麼要受到歧視?但即使如此,「妳」繼續「運轉」,我們繼續逞強,撐起一片天空(眼皮)。

  首節具體的社會空間慢慢在第二節遷移到個人、內在的心靈空間。節末視點從星體及黑洞等遠景移動到棉被,唇,眼皮等近物,亦加強了空間從外至內的轉焦。更抽象的意象如星體,黑洞等在此節恰當地被用作形容模糊的心靈空間概念。與此同時,詩中妳我不能避免與外在環境拉鋸爭持,勾勒出空間與空間的移動,互疊,同時存矛盾與張力的景況。到了末節則呼應首節,「Mona」不懂方塊字,「我」用英文解釋「月」的歧異。「Mona」、「Moon」和「Month」除了押英語頭韻外,亦帶特殊意涵。「Mona」在古歐洲日耳曼民族裏代表月亮女神,而「Moon」、「Month」亦連貫了全詩月和時間的母題。將「Month」和「Moon」分別引申為「時間(空) 」和「女性」,此節便可讀作:我們的世界,可以是女性的──屬於妳我二人,排普世價值之外的第五空間。

  王安憶曾指出小說是個人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有著另一種規律、原則、起源和歸宿(註4)。而《月》這首新詩在刻劃創造、時空方面亦富王安憶所述的小說特點。游靜除了善用月,食物等物象的配以混合文化突出跨度,更把時空本身,以至跨越時空此一行動意象化。全詩不用一個「女」字,卻能細緻刻劃了兩個同性戀女子心靈與外世的矛盾,掙扎的起源 (不被普世認同) 和歸宿 (建立屬於兩人的專屬心靈空間)。時空塑造的敘事形式常用於小說中,而詩人把此技巧生動地融合在《月》一詩中並加以延伸,令其文字浮蕩於具體與抽象,內在與外在,心靈與社會等空間,恰當而突出了跨性的主題,為詩的深度和層次更上一層。【101】

註1:洛楓於游靜詩集《大毛蛋》(香港: kubrick,2011年) 封底言。
註2: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著,申慧輝譯:《文學講稿》(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頁7。
註3:《秋韻第30號》(Autumn Rhythm, Number 30) 是1950年美國畫家Jackson Pollock (1912–1956)之作。Pollock 採用滴色法創作,繪畫時把畫布平放於地上而非垂直作畫,並故意在畫布四周佈下顏料,造成無指向、無疆界、可從任何角度欣賞畫作的特點。其畫風抽象、追求自由、超現實、容許觀者互動與想像,以及震撼的視覺感官效果。
註4:王安憶:《心靈世界: 王安憶小說講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

作者簡介:曾任攝影網站D C Fever Fillens 專欄作者。喜愛文字,戲劇及繪畫。現修讀嶺南大學中國文學碩士。

附錄:《月》 游靜
因為妳不懂方塊字
我無法跟妳說這些
有一種時間
十五的月亮永遠是滿的
初一是彎
而且從新開始 但
是的 我來自的地方
亦不講這些

妳托著下巴 髮在擺:
為甚麼我們的時間
總是忘記了月光?
讓我下種時
無法給洋蔥、青椒及紫蘇
圓它們生命的圈——
這刻鐘妳的髮散落如Pollock的秋
滑入
不是妳又不是我的時間內
有人忙著談星的膨脹即收縮
在黑洞內你我高速迴旋如意大利麵
二月為甚麼受歧視
妳卻在與綿被運轉
逞強的唇:不要以為我沒有
努力著撐起眼皮

Mona
我忘了告訴妳
我們的month
亦是moon的意思

(引錄自王麗瓊、吳美筠、胡燕青[編]:《港大。詩。人》(香港: 商務印書館,2007年。)


101 藝術新聞網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新聞網站意見和立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