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從〈山河故人〉角色名命運看當代中國的隱患

尹尚賢 | 2016-11-29 14:39:28 | 分享到

   【港人字講:尹尚賢】〈山河故人〉被譽為中國的預言書,描繪了自改革開放以來,至2024年的人文風情畫,並預視了中國在劇變中的走向。電影在2015年上映,雖然今天未到2024年,但劇中的預言卻逐一應驗。電影中,角色的命運結局,正呈現導演賈樟柯心目中,當下中國人文化失根與價值觀崩壞的隱患。劇中,各人彷佛逃不命過定論的詛咒:他們雖作出順應時代的最佳抉擇,卻換來人生的悲劇。基層出身的梁子,因敗陣於三角戀,出走他鄉,到井下採媒,然而,他的社經地位沒有因而改善,卻換了一身重病;晉生貴為小資二代,育有一子,成為「暴發戶」,又能在中共打貪前出走澳洲。本為「人生勝利組」的他,卻與言行西化的兒子衝突頻頻,長期對抗。兒子亦因缺乏母愛,戀上中文老師,為他孤獨的下半生添上錐心之痛。而悲歌背後,正突然顯中國社會在高速發展下的隱患。

  其實,二人的命運,正是當下中國文化失根與價值觀崩壞的鐵證。當下中國人的主流價值:活著便好,不用追求精神價值。這使他們釋去歷史包袱,卻失去道德信仰約束。這,正造成二人的悲劇。當下,不少國營生產沒有道德約束,視人命為生財工具,盲目追趕指標,不問安全。最終,不但產出質量成疑,且造成罔顧勞工安全,梁子的悲劇因此而起。當他黯然回鄉,只見同鄉交上二萬元的押金,賣身離鄉,走上自己的舊路。當中,導演彷佛藉此暗示,當人們失去了道德的指引,梁子的故事只會在現實裡不斷「輪回」。

  至於晉生,乃歸因於傳統價值崩壞。文革以來,中國人精神信仰破產,把忠孝節義等文化價值拋緒腦後,不重視家庭價值,離婚率續年上升,導致在物質富裕的物質條件下成長的下一代,得不到親人的關愛。由此,形成兩代的對恃。劇中,晉生雖然實現了年輕時的擁有槍械的夢想,卻失去對手,無用武之地,只有寂寞作伴。他孑然一身,雖擁有輝煌的公寓,卻變成空空如也的廢墟———與兒子的決裂,使其人生失去最後的希望。

  針對上述局面,重塑文化價值、重建國人的人倫關係,才是行之有效的正道。殷海光〈人生的義意〉指出,人不能只滿足於「生物文化層」,即物質上的滿足,且要填補心靈上的空虛,向理想價值層邁進。這,正切中當下的隱患。一個盲目追求經濟指標的國家,就如國王的新衣般,只能沉溺自身營造所謂「偉大民族復興」的虛華中,不能真正自立自強。故此,若要重建人們的道德信仰,便應正確而客觀地認識自身民族的歷史。有指自習近平上台後,很多本已解封的歷史檔案,如大躍進者,再次被封存,禁止公開討論。這正不是在開歷史倒車嗎?我們又豈能以文明者的姿態,向更廣闊的國際舞台邁進?惟有直面歷史,反躬自省,對症下藥,才是真正走向名實相符的「復興」。

  可能有人認為,近年內地屢興「國學熱」,且在各地設立孔子學院等文化傳播機構,著力宣揚傳統文化,建立和諧社會,這正不是中國努力走上復興的鐵證嗎?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這些政策實在能夠讓新一代接觸傳統文化。然而,不少學者批評孔子學院已淪為中共文化侵略的政治宣傳機器,借聖人之名,行「洗腦」之實,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教育卻少之又少。可見,此等措施只是「統一戰線」等舊思維的延續,根本難以讓人客觀地了解傳統文化。

  〈山〉上映後,不少內地網民批評導演為了搏取國際的認同,刻意渲染與製造中國的黑暗面。這使筆者不禁想起魯迅筆下的鐵屋之喻,教人不勝唏噓。當下國人,縱然換了一身錦衣,思想仍困於「鐵屋」裡,其無知與愚昧,實如出一徹。諷刺的是,這不正是導演着力批評的對象嗎?其苦心豈非希望國人能夠覺醒,不再沉淪「大國崛起」的政治宣傳與民族鴉片嗎?以上批評,我想皆在其預料之中。「橫眉冷看千夫指」的他,還不失溫情,以女主人公聽見兒子的呼喚一幕作結,寄託對中國的希望,足見其「愛之深,責之切」。【101】


作者簡介
尹尚賢,高級文憑學生,以輪椅為伴。自命酷愛文字,終日沉浸詩詞,尋章覓句,陶醉其間。


101 藝術新聞網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新聞網站意見和立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