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把卡夫卡式旅遊消費還原後的父權抑壓和身份模稜 ──從卡夫卡式到卡夫卡主義(上)

吳美筠 | 2017-05-16 09:41:10 | 分享到

 卡夫卡學與卡式文學旅遊

  【撰文 吳美筠】卡夫卡生前哪會想到,自己的頭像會給捷克藝術家大衞‧塞爾尼(David Cerny)鉻鍍成銀鋼,臉孔成為被解構推出移動的反光板塊,對峙在Tesco百貨和市政府大樓中間,不斷在布拉格繁華鬧市中心運轉,為城市的商業和旅遊消費帶來推銷生機。他當然更沒始料,平生著作滯銷,根據Emst Pawel所著“The Nightmare of Reason: A Life of Franz Kafka”,他首部短篇小說集在布拉格一家著名的書店只賣出11本,而其中10本是卡夫卡自己掏腰包買的。如今作品轉譯多重,以「現代文學之父」之美譽尚未完全讓世界通透,時刻被重讀,被敬仰,被經典化。三部長篇《審判》、《失蹤者》、《城堡》生前更沒有發表,臨終遺願竟是全部付諸火炬,是以他也絶不會預期,好友馬克斯‧布羅德(Max Brod, 1884-1968)善良的背叛把它們出版,造就今天所謂卡夫卡學這門顯學。他更怎可能想像,在他撰寫及出版短篇小說的所在地,一生無法投放歸屬感的悲情城市布拉格,竟自1989年「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成功和平推翻一黨專政的共產黨而成為民主國家之後,隨之慕名紛至沓來的朝聖旅遊敲醒了捷克商業觸覺,把卡夫卡搖身一變,「異化」成為米蘭‧昆德拉以外更可觀更可賣的地標性文學巨人。卡夫卡早逝逃過了納粹黨對猶太人的殘害,卻逃不過蓆捲全球的文學旅遊時尚,以致他的人和他的小說,必須在市場上不斷轉營傾銷,成為朝聖消費。然而,真正能夠細讀和體味卡夫卡,簡單直接不過的,是由他的短篇小說開始。

身份的不穩定與虛無

  生不逢時,時不與我,落在卡夫卡身上絶對是寫照。他從來不屬於捷克這土地,卻操捷克本土語,用流利的德語學習文學和寫作;流著猶太流亡者的血統,卻終生從未踏足以色列,無法實現返猶太故國見證重新立國的宏願。他所出生和居住的猶太區Ghetto雖可保守猶太民族的傳統,卻受屈居異域的舊城區而以希伯來文化自我感覺良好的錫安主義者(zionist)包圍,面對本族陰冷神秘而詭譎的宗教想像而無所承傳,反過來讓他感覺窒息。在既非捷克人又非德國人的尷尬中,承受反猶太及反德國文化的擠壓,又使他文化上無法完全被同化(assimilated ),或者歸順化,永遠處身在文化衝擊和差異中的兩難模稜狀態,沒法建構身份認同。這也反照在他試圖以簡約的文辭建構超越語言邏輯之外的精神意符。令人迷惑的,不是眩人繁富的修飾和辭藻,而是過份讓人驚異反常的思想結構;也不是通過創作性語言破壞或顛覆德語常規語法,而是通過書寫催使讀者發現語言以外無限延展那未可知的部分。所屬時代的人不明白他,但他啟示了我們從現代走進後現代的旯旮中,抑壓和物化後的種種的荒誕和恐怖。事實上英語詞典早已列入「Kafkaesque」(卡夫卡式)這專有名詞。所謂卡夫卡式的,從躁動不安中一夜醒來,驚心動魄地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在抗拒上班的磨磨蹭蹭發現身體變異的可怕,家人與自己殘酷的距離,隱喻城市異化,自身存在的荒蕪。

父權和官僚的操控與壓抑

  我們很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清晰具體的地方和歷史指涉,雖然朝聖者總會親臨位於Parizska大街30號如今已是五星級洲際酒店的地方憑弔,幻想卡夫卡如何在四樓的小公寓內創作<變形記>並以此作故事場景的原型。被譽為中國卡夫卡的殘雪在她以散文方式解讀卡夫卡的著作《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書裏沒有解讀<變形記>,她認為這是他早期沒有那麼成熟的作品,<判決>,同<變形記>皆涉及良心問題,「被現實折磨得老朽、頹敗、搖搖欲墜的父親」是藝術家內良心的化身,而<判決>寫得「更為高級,界限被突破,冷酷而嚴厲的真理直接顯現」。殘雪創造性的解讀是作家與作家的相遇,純粹藝術的擊撞回音。若根據寫作階段,<判決>和<變形記>同是卡夫卡1912年的開山之作,正藉他創作旺盛期,兩篇小說前後完成相差只兩個月,並讀起來,便不難發現這是眾多超現實的書寫中,最見到卡夫卡身影的兩篇小說。主角的父親,與卡夫卡本人父親形象相似,帶著上一代家長式強頑意志,無視自己老化的軟弱,以辱罵、誣蔑、醜化來催促兒子按照他的觀點和路徑成長,抑壓兒子表達和溝通的願望在所不惜。在卡夫卡給父親長長的信毫不隱諱父親教育失敗而沒有自知之明,雖從沒有打過他,卻毫不尊重他,考慮他的感受。卡夫卡早期的短篇反映父權中心的迫壓無處不在;讀者以此為鏡,不但讀出父權中心的家長式專制橫蠻,更隱含專制政權和官僚主義對年輕人所造成的扼殺、窒礙,寓意現代人在恐懼和迫壓下對權威產生不能彌補的撕裂。可惜最終此信沒有交到父親手裏,卡夫卡仍然走上那向靈魂深處叫喊的不歸路。【101】


作者簡介:詩人,小說作家,藝評人,文學策展人,文學研究者。澳洲雪梨大學中文學院哲學博士。首位香港文學雙年獎詩獎得獎者,曾創辦及編輯多種香港文學刊物,擔任香港書獎、中文文學獎、青年文學獎獎等。出版詩集《時間的靜止》、《第四個上午》、《我們是那麼接近》、《雷明9876》等。於大專院校教授創作及文學。

Photo│卡夫卡頭像(圖片來源:布拉格官方旅遊網站)


101 藝術新聞網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新聞網站意見和立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