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可網想

101藝術新聞網找來一眾爬格稀有動物及創作野生動物,自組小型文化藝術動物園,讓更多獨特的文化藝術發揚開去!歡迎各位入場參觀,費用全免。如被「咬傷」或「感染」,噢!閣下自理~

舊不如新《孔夫子》

撰文:曲 飛 | 2010-03-06 00:00:00 | 分享到

本周三晚上,馬來西亞青運總會發起號召公眾穿起漢服,觀賞至聖先師電影《孔子》,結果有近半百名男女穿起漢服,到戲院觀賞這部影片。看戲前眾人還以華夏正禮「三獻禮祭拜孔子」前向這位萬世師表致敬。

所謂三獻,即初獻、亞獻和終獻。此時,鞠躬作揖時男士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女士反之。

初獻帛爵,帛是黃色的絲綢,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獻官將帛爵供奉到香案後,主祭人宣讀並供奉祭文,而後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像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即獻香獻酒,分別由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獻相當。半個小時過後,三獻禮結束,各參祭祀者對孔子行五拜禮,名為一拜自強不息、二拜厚德載物、三拜精忠報國、四拜孝親尊師、五拜共促大同。

在相同媒介,筆者較為偏愛詩人導演費穆在1940年所拍成的《孔夫子》,在本月香港國際電影節中更加將此片的「最新修復版」上映。

《孔夫子》是費穆的重要作品之一,雖拍攝於上海,其拍攝念頭卻在1938年孕育於香港,遺失近大半世紀的硝酸影片近年在香港尋回,彷彿冥冥中注定。去年放映修復初本,在不同層面上獲得各方的熱烈討論,電影資料館根據科學鑑證和文獻資料,將該影片被發現時所剪掉的9分鐘零碎片段,重新安插在原來只有87分鐘的修復初版裏,展現該片最完整的面貌。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