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壇隨筆錄

在文化藝術的大花園遊走,可以結伴同行亦可孤芳自賞。但這個天花亂墜、色彩斑爛的大花園有時卻可能幻化成一個大迷宮,置身在裡頭而迷失方向,如有大師指點迷津頓時重臨花園。本欄目邀請城中名家隨隨數筆,希望能令各位拓闊思路、更進一步。

為什麼香港電影沒有好劇本?

林奕華 - 資深文化工作者 | 2009-12-10 22:17:27 | 分享到

 或,為什麼佔大多數香港電影是在沒有劇本的狀態下完成?答案可能很簡單:由投資者到導演都相信,觀眾買票入場不是為了看劇本。

 「劇本」與「電影」本來就如骨和肉,但追溯香港過去四十年的電影發展——特別是在它的全盛時期,香港人對電影的「愛」,絕對是建立在另一個元素之上:演員或明星。

 於是,「表演」代替「劇本」成為香港電影的文本。如果是喜劇,便要有許冠文、周星馳、鄭中基的個人風格作為文本,而文本的功能,不像荷里活電影劇本之於占基利——雖然他的表演也將決定劇本的趨向——因為故事橋段僅屬次要,香港觀眾更愛在銀幕上看見「老朋友」。

 過於細緻的劇本會沖淡觀眾與他們愛戴的演員之間的默契——當周星馳飾演的不再是周星馳時,再好的故事也填補了捧場客的惘然若失。

 深深了解港產片觀眾心理的導演乾脆抓住演員當編劇——在他身上找尋創作靈感,總比為他訂造角色與情節之後,才發現「衣不稱身」來得省時省力又有效果。「劇本」,因此不再是推進戲劇發展的引擎,而是展現個人魅力的各種小零件。它們包括:口頭禪、小動作和俗稱「性感」的性別氣質——如果「劇本」叫「葉子楣」或「彭丹」,情節必然圍繞她的身材做文章。

 這證明喜劇之外,動作片、愛情片、靈異片和艷情片(即三級片)也可依法炮製。所以,在別的電影文化裏「角色定型」是種弊端,港產片卻將它視為「票房保證」——絕大多數的港星名字都是「類型電影」,例子有嫁不出去的傻妹與大笑姑婆、失意於情的中年男人、黑社會大佬、戇直小男人、帥哥古惑仔,不用點名都能讓人猜到他們是誰,因為這些人物在戲名有差但內容大同小異的電影中一直活着,活着,不會成長,不會老,只會不斷被市場複製。

 恍惚香港人真的只能有這幾種人生模式。

 觀眾不以為忤,反映出問題不止出在電影工作者身上,而是社會上有不少人對人性沒有了探求的興趣,或更基本的,欠缺了對發掘自我的慾望。

 「劇本」作為一部電影的靈魂,它其實需要讓作者的靈魂被看見。即便商業化如荷里活電影,由於有着對人性探索鍥而不捨的傳統,致使在提供娛樂之餘,也有部份能滿足大眾對靈性的追求——假設「人性」不是單薄得只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劇本」反映作者對人性的思考,而思考的基礎不可能不是建立在他的自我觀照上。有說創作需要勇氣,便是因為作者必須不斷面對、挑戰和打破思考的慣性。

 作者不敢,或不願意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人」,他或她將無法在作品中呈現「人」的多樣與複雜性。「人」,於是回到千篇一律的「角色框架」裏——既云「千篇一律」,它們的誕生便毋須經過慎密、嚴謹的思考過程。

 好劇本的首要條件,是當中的「人」不能被架空——不能沒有對歷史、對社會、對文化的多層次探討。而對歷史、社會、文化的主動思考,如果不是由正視自己是一個「人」開始,我還真不知道它的起步點可以在哪裏。容許我在這裏舉個例子,我一直認為《無間道風雲》有着比《無間道》更成熟的劇本,便是因為人物的處境縱然相似,但前者在背景的構成上補回了後者沒有的歷史、社會、文化因素,人物便有了更豐富的肌理,而不像後者般,每段關係不過是男性幻想的投射(fantasy)。

 如果香港人只想看見幻想中的自己——所以了解「人性」意義不大——香港電影要有「(好)劇本」,恐怕只能繼續在一個小世界中兜兜轉轉走不出去。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