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在小劇場尋找生命《出口》

撰文:曲 飛 | 2013-03-27 22:29:32 | 分享到

  近年間,香港小劇場演出繁多,旗艦劇團也開始重點開拓相關戲碼,現時除了香港話劇團成功向特區政府申請,將上環文娛中心八樓的排練室改為黑盒劇場外,各受政府資助劇團仍然未見有屬於自己藝團的小劇場,而旗艦團之一「中英劇團」則由於進駐了被評為古物古蹟的建築物,故相信難以為該座別具一格的建築物增添一間小劇場。縱使如此,並沒影響「中英劇團」推動創作小劇場作品的意向。三月中, 「中英劇團」內的年輕戲劇工作者,就以小品創作形式探討有關尋找生命出口的故事,作品雖理性不足,但感性有餘。

理性不足感性有餘

  作品以《出口》命名,主題已躍然紙上。參與是次創作的人主要是演員自己。據了解,各人先要對有關的詞彙有覑自己的想法,如有演員認為出口就是天空,負責文字處理的「編劇」就要為此想法記錄下來,之後再配合完整內容,編寫劇目,再交給導演呈現在舞台上。現時創作團隊選擇這個類似「編作劇場」形式創作可謂好壞參半。該方法的優點在於演員可從心出發,執著自己最有感覺及真摯的情感回應命題,但是,弱點卻是「編劇」往往難以完全地剖析到演員個人的「感受」並將之化為具體的文字,再呈現於觀眾前。倘若,演員對命題的理解不清或對自身的感受含混時,若他╱她演出「編劇」的文本時,只恐怕舞台上呈現出一個令人看得辛苦的戲。是次作品,不乏有些單元令人看得辛苦。

  是次作品有十二個分場,現大致可歸納為:五名演員扮演小朋友群戲的「孤兒院」、旅行社同事的愛情故事「April and Anson」(林沛濂和阮韻珊)、廚子在食肆後巷思憶亡父的「五十男」(姚安遜)、失婚婦在太子站跳軌自殺獨白的「太子」(楊螢映)、男女創作人在天台對話的「咩色hour」(林沛濂和高少敏)、妹妹與亡姊靈魂對話的「一支煙的時間」(阮韻珊和楊螢映)以及最後群戲,有關小女孩買翅膀的寓言「不以為然」。基於前文論點,現時「咩色hour」和「不以為然」的人物故事最為單薄,舞台張力欠奉。

兩個劇本最合命題

  在眾多單元中, 「五十男」、「太子」的劇本最為扎實,也十分配合整個作品的命題,飾演「五十男」的姚安遜更能呈現出勞工階層的粗鄙;而「一支煙的時間」單元,導演林鎮威選擇採用的演員,剛巧跟前一個單元「太子」所用的演員楊螢映一樣,現時兩個作品雖沒有任何關連,但是, 「編劇」可稍動筆桿把這兩個獨立的單元繫上再作輕微的調整,自可把失婚婦跳軌自盡的原因是因為丈夫跟胞妹橫刀奪愛有關,但因已離別塵緣,重返人間和妹妹藉抽煙對話,化解雙方積壓在內心多年的怨與疚,如是這般,作品的觀賞度可更豐富,未致現時「一支煙的時間」中姐妹二人的故事顯得如斯單薄,更可讓飾演「太子」單元失婚婦的演員更內化感受尋死前的內心絞痛。

  演繹技巧方面,由於筆者早已得悉演員林沛濂將離開「中英劇團」的全職演員崗位,故是次他的參與,讓筆者特別注意。是次作品,他分飾三個不同角色(小朋友╱Anson╱男)都很用心投入演出,沒有欺場,尤以旅行社愛情故事中飾演的Anson,可觀性甚高,他與身兼「編劇」與演員一身的阮韻珊在戲中,充分表現精準的演出節奏,二人在沒有太多的對白下,亦成功呈現了男女面對自己的心儀對象時,內心那股欲拒還迎的複雜交織的情緒及表現!【101】

(原載《大公報》2013年3月25日B18版)

演出資料

日期:2013年3月1至3日
時間:(2至3日)2:30pm、(1至2日)7:30pm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