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拆解《糊塗戲班》潛台詞

撰文:曲 飛 | 2013-02-20 00:00:00 | 分享到

  筆者因為工作關係,早前拜訪了深圳大學師範學院藝術系表演班的老師及學生,並且觀賞他們最新製作的戲劇作品《糊塗戲班》。想不到,筆者兩個月內看同一齣翻譯劇作品,兩者雖名稱、表演地域及製作團隊不一,但作品有共通點,製作人未能把劇作者的心思深入理解。

  由深圳大學師範學院藝術系表演班上演的《糊塗戲班》,在深圳大學的黑盒劇場公演;而香港的《蝦碌戲班》,就由香港話劇團為慶祝創團三十五周年,故在去年底第四度重演該團一九八六年首演的這齣戲寶。該次演出,終賣個滿堂紅更加添企位門票。

從劇作家背景入手

  筆者對這齣英國經典喜劇可謂又愛又恨,愛的當然是劇作家的心思和筆觸,而恨的莫過於筆者看不見製作人對米高.弗雷恩(Michael Frayn)的思維深入研究,導致現在不管是香港或者是深圳的版本,仍然未能給筆者得到笑聲之外的滿足。筆者總覺得,能夠寫出《哥本哈根》的米高.弗雷恩,斷不會寫一些言之無物的作品,那麼現在「戲班」的潛台詞在哪裡?劇作家想藉觀眾自己的笑聲不知不覺地發現什麼?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議題。

  追源溯始,我們先從劇作家的背景入手,Michael Frayn(1933-)是生於英國的著名劇作家及小說家,大學畢業的他成為英國《衛報》和《觀察家報》的記者和專欄作家,並開始了自己的小說與戲劇創作。他慣於將哲學思考與深刻思想用淡淡的幽默筆調表達出來。他的作品更將時代背景,情節發展和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巧妙地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受到文學界的好評,獲得不少文學獎,書更成為暢銷書,受到民眾歡迎。一九七○年起,他開始戲劇創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四個獨幕劇的組合《我們中的兩個》(Two of us),首演後被英國劇評家批評,未受廣泛應同。諷刺的是一九八二年,他最廣為人知的喜劇作品《糊塗戲班》上演,該劇的創作靈感源於《我們中的兩個》的最後一幕鬧劇,使用了戲中戲的表現手法,被稱為英國戰後最成功的喜劇,他被諭為「幽默作家」,且再次獲得勞倫斯.奧利佛最佳喜劇獎,標準晚報戲劇獎。

回應戲場發展生態

  《糊塗戲班》講述一個非專業劇團在巡迴演出前夕,台前幕後陷入一片混亂,例如舞台搭建出現問題、演員爭風呷醋、自己種下的風流債、長時間處於醉酒狀態而瀕臨失場的演員,當這一切同時湧現時,導演決定:The show must go on!由綵排時的錯漏百出、演出時後台的紛亂、以至最後台上的演出失控,但最終也能夠完成公演的故事。

  值得留意的是,該劇英文是Noises Off,有「停止噪音」之意,劇作家似乎想觀眾思考如果戲劇藝術的「噪音」停止後,到底劇場還剩下什麼?

  對筆者來說,作品似乎是在回應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英國戲場發展生態,以戲中戲Vicki角色設定為例,她在整個雜牌軍的藝術團隊中,是唯一曾經在職業藝團工作,加上她以一種「古典藝術派」的形體來呈現角色的肢體,更能彰顯她服從性很高,更可說墨守成規,毫不變通。當觀眾笑她的表現時,潛意識地取笑,這些不合時宜的表演藝術形式;此外,筆者認為劇本有一個元素特別重要,就是分場上的時間性。

  劇本分三幕:第一幕是戲班距離巡迴演出首演前「六小時」;第二幕是巡迴演出的第二個城市,距離上次綵排時間「三十天」;第三幕是巡迴演出的最後一個城市,距離上次綵排時間「八十二天」。為什麼劇作家要如此仔細交代和設定?筆者認為唯一的解釋是,劇作家希望透過時間的洗禮,除了給觀眾看到劇場百態之外,更重要是,見證舞台劇演員在劇場上慢慢轉變和成長,由最初不知所措到最後運籌帷幄的層次轉化,說明藝術這東西是會自己尋找出路的真諦。【101】

(原載《大公報》2013年2月18日B09版)

演出詳情
日期:2012年11月3至10日
地點: 香港大會堂劇院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