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三國》創作有落差

撰文:曲 飛 | 2013-01-28 00:00:00 | 分享到

  筆者相信,閱世之道重點在於要懂得「提問」,而不是懂得「尋找答案」。林奕華當年以「非常林奕華」藝團之名在港發表了首齣舞台劇作品《教我如何愛四個不愛我的男人》(1989),至今已經廿四年了。在這段日子裡,筆者和林奕華除了老了之外,似乎大家在戲劇運動上所扮演的角色都沒有改變,他依然是一個很懂得透過「提問」去探討城市人存活的深層次矛盾,至於筆者,依然是以「職業觀眾」身份去參與他的創作和討論。如果讀者們在葵青劇院看過他最新作品《三國》後感到得著,那麼筆者敢斷言,你們尚未真正感受到「非常林奕華」的劇場威力。

  在香港首演當晚謝幕時,林奕華除了感謝眾演員外,特別提到「這個戲如果要走下去,就必須再吸收各方意見」,縱使《三國》首輪在台北公演五場,接著在香港公演四場,林奕華內心似乎很明白,作品尚有很大的調較空間。首先,筆者對林奕華再解讀羅貫中「三國演義」的焦點是十分欣賞,他將原本英文譯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改為What is Success?已經開宗明義說明《三國》的命題,而這個命題是和現代人看「三國演義」的心態有必然關係。眾所周知,當代讀者視這本四大名著之一為求生手冊,只專注鑽研箇中謀略,誤以為單是論「術」就能夠在社會上成功立足。所以林奕華以「什麼是成功?」作為主題,嘗試透過他的導演手法讓觀眾發現和明白。

  筆者從政府新聞稿得知,林奕華的創作理念是:一反往常的男性英雄,將賈寶玉十二金釵化身巾幗英雌,以女性主體重新詮釋陽剛味十足的《三國》。在古代三國的戰場上,男人穿的戰衣是盔甲,而旗袍,卻是女性的戰袍。林奕華從傳統女性的形象切入男性世界的生存與滅亡之爭,試圖以他一貫顛覆又具啟發性的招牌手法,帶領觀眾進入思考與美感並重的劇場經驗。劉備、曹操與孫權三人仍是劇中主軸,透過舞台上這三個角色的引領,觀眾將進入「女三國」的世界,從他們的遭遇來刻畫並對比現代人的處境───在大歷史的洪流中,未來誰能真的生存?誰又能永遠被記住?林氏以心理角度重新分析,認為一生要完成大業的劉備是「大我」;想要甚麼就一定要捉在手的曹操是「本我」;而一直在尋找甚麼是自己所要,如同青年在追尋自我的孫權則是「自我」。

  單看以上的理念是相當吸引,問題是如何在舞台上具像化呈現出來。首先,現在香港版本筆者看不見極具象徵意義的旗袍。林奕華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曾經對旗袍有如此解說:「現代女性穿旗袍感到不自在、拘束,猶如將你的動作置於X光片底下。旗袍的貼身剪裁,其實是挑戰女人的自信,用旗袍縛住年輕女演員,看看她們如何發揮,先把身體變成戰場,讓你衝破、接受這個限制。」筆者就旗袍的功能四處打聽,特別是追問在台北看過首輪演出的朋友。據了解,台北首演當晚女演員是沒有穿著旗袍,但是,在除夕倒數的場次上,劇終後有男演員帶領觀眾倒數迎接元旦,之後,眾女演員就身穿旗袍進行謝幕。到底,林奕華未能處理旗袍的理念或在執行上有困難?

  第二點就是有關分場的環境設定。看報道所知,故事的原念是:「整個演出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場類似學校的場景,學生在課堂上重演《三國》中的片段,故事中的人物虛實交錯,是歷史中的臉孔,卻也是學生自身的投射。下半場則是社會的場景,女學生們出了社會,成為了太太、媽媽,扮演著各種社會角色,曾經在課堂上領悟到的東西慢慢開始發揮效用。」其實,教育一直是林奕華最關心的課題,這點從當年的《愛在考試的季節》、《我x學校》到《包法利夫人們》都是以課室或者學校做場景。是次,只是看原念的文字記錄已經是相當完整的構想。

  但是,筆者現在看到台面的卻是另一回事。上半場,筆者認為要看的是十三名女生的「求知慾望」,希望從三位中國歷史男老師(姓劉、關、張)透過教授「三國演義」學懂畢業後進入社會的成功法門。過程中,觀眾會看到眾女生不停在玩「歷史人物扮演遊戲」,從而顛覆和反問原著精神,出發點和表演技巧算是成熟,但是筆者並不感到滿足,因為角色並未展現到他們的「求知慾望」;下半場,筆者更完全看不到她們進入社會後的生存狀態和社會環境,而是仍然在類似學校的場景重複上半場的演出框架。

  至於第三點有關林奕華借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去解構故事中的男人──劉備、孫權與曹操霎時化身為「超我」、「自我」與「本我」的層次,這端賴觀眾的知性和對「三國演義」的了解有幾多。筆者知性不足,在台面上並未看到有關層次,相反,事後查閱資料才恍然大悟,差點錯過了如此獨到的亮點。

  筆者理解以林奕華的作風,處事認真(據知他捉來創作小組,齊齊在台北咖啡室,圍讀《三國演義》,字字讀出聲,由早上十一時讀至晚上十二時,五天之內,終於讀完後才展開創作)是要將最好的放在舞台上,引起觀眾思考。所以,創作理念和最後呈現在舞台上的版本,可以是兩回事,只不過,關鍵是两者落差有多大?落差越大,筆者相信藝術團隊就不斷處於「創作理念」與「重新起步」的交戰中。雖然,筆者相信他們都會專業地配合,如編劇黃詠詩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這次合作好似做「點心妹」一樣「即叫即蒸!」(即叫即改寫)」,不過,黃詠詩亦感恩能夠在林奕華身上學到她一直不知道的舞台魔法。眾多分場中,筆者特別喜愛黃詠詩描寫「衣帶詔」有關皇帝命的論述、「斬華佗」有關曹操和華佗之關的互維關係,有再創作上的睿智。【101】

(較短內文 原載《信報》2013年01月25日C05版)

演出詳情

日期:2013年01月11至13日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四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