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讓演藝畢業生顯實力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撰文:曲 飛 | 2012-11-08 00:00:00 | 分享到

  作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畢業生,當他們踏入社會後為生活費張羅的同時,筆者相信,他們的內心深處仍會有一團追求藝術精神的火在燃燒,尤其是尚未被殘酷現實環境蠶食鯨吞的年輕戲劇工作者。十月下旬,二十名去年畢業的演藝學生,由一九九一年畢業的學兄陳曙曦帶領下,在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公演《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觀賞過後,筆者對這群「八○後」的戲劇工作者充滿希望,因為他們透過是次的製作,反映了他們所關心的,不是只顧票房報捷或透過表演技巧嘩眾取寵,還要藉劇場創作向觀眾真誠地分享他們對一些社會面貌的想法,縱使個別單元有不足之處,但是,整體創作效果並無影響。

三人編寫六個劇目

  劇本創作由三人負責六個單元劇目,每部演出時間約十五分鐘。梁翠珊撰寫了《如果》、《旅》,李穎蕾編寫《在》、《夜》,葉興華負責《冬》、《一個》,而最後的《人》則由集體創作完成。編劇們的創作靈感來自出生於古巴的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1985)《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書名。這是一部關於寫作與閱讀的小說,多數的評論者與學者將這本小說歸類為後現代主義的後設文本。小說所涉及的問題,除了作者與讀者之間外,也包含了作者與文本、讀者與文本、翻譯者與原文、真本與偽本等等的問題。整體而言,《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試圖讓讀者也參與小說的創作過程,讓讀者自行詮釋、自行發掘文本另一面。

  基於這個原委,筆者有理由相信現在舞台上所展現的作品,劇本內容某程度是要觀眾「自我完善」,如果觀眾在演出進行中,對一些場景或角色關係欠缺生活想像,同時又不能和自己內在的核心價值有所連繫,那麼,觀眾只會流於看演員的演繹技巧,而看不穿技巧背後的用心,就是要探討香港人的生活壓力(《如果》)、生死狀態(《旅》)、存在的荒謬( 《在》) 、幸福的追求( 《夜》) 、關係信任的脆弱(《冬》)、社運分子的內心矛盾(《一個》),以及作為生命體存活的力量(《人》)。

演員臨場表現出色

  論編劇們的個人喜好,現在,梁翠珊重鋪排故事的懸疑性;李穎蕾看重打破寫實主義的表現形式下的敘事方法、葉興華則注重故事內容的社會性和真實性。而筆者較為偏愛李穎蕾的劇本,因為現在她的劇本可以在有限的演出時間和空間裡,發揮到較深層次的思考和想像。

  導演在舞台處理上,陳曙曦連續執導七個單元,相信毫不容易,因為當中每部單元都存在很強的編劇理念,導演要突出劇本主題之餘又要平衡演出風格,調校演員的演出能量度數(Energy Level),舞台美學元素選擇等,都要費盡心機。而筆者認為最精彩的,莫過於最後《人》的集體創作和全體演出的畫面,導演以各人頭上一片天的創作基礎,向觀眾展現了新生代戲劇工作者的獨立性。雖然,平時各人都活在自己的生活模式之中,但是,只要有朋友在人海中獨力難支(有一名女演員在舞台上吹氣泳池游泳),感到氣餒無助時,各人就會義不容辭跳入海中互相扶持,這份同氣連枝的精神令筆者羨慕。

  至於演員演繹技巧方面,由於主要演員都是接受過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的培訓,有相當的演技基礎。在芸芸演員中,筆者較欣賞《冬》的黃安婷,《夜》、《旅》的周若楠和《一個》的黃育德,她們的臨場表現出色,各人除了成功演繹角色之餘,還給筆者看到她們作為演員身份的個性,是可塑性甚高的表演者。【101】

(原載《大公報》2012年11月06日A39版)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