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貞德再被呼召開啟民智---《聖女貞德》

撰文:曲 飛 | 2014-07-30 09:28:33 | 分享到

  「為一己私欲,政治竟可凌駕宗教、人道。可是這不就是當下嗎?」這是歐錦棠以「劇道場」團長及創作總監身份,帶領劇團去製作經典劇目《聖女貞德》的其中一個創作動機。當看到他們的宣傳單張,一句「為主權而戰」可謂簡單直接擊中當下關心香港政治發展人士的神經,加上是次作品由歐錦棠重新編寫和執導,確實期待看他筆下的《聖女貞德》會有什麼亮點。觀賞之後,對於編導刻意只用兩小時說完整個貞德的故事,可謂藝高人膽大。

  眾所周知,自聖女貞德(St. Joan of Arc,約1412-1431年)死後,她就成為了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角色。從拿破崙到現在,法國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亞、伏爾泰、威爾第、柴可科夫斯基、吐溫、蕭伯納、布萊希特都創作過有關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也一直持續發展直到今天。當中以蕭伯納《聖女約翰娜》最廣泛地被搬演,因為當中除仔細描寫貞德生平外,也同時進行了不同角度詮釋的面向,是同類創作中較為重要的作品,但是普遍演出需要三小時或以上。

珠玉在前兩大突破

  除了蕭伯納版本,在眾多創作中,尤其欣賞1999年由電影導演盧貝松拍攝的版本,電影就貞德究竟只是狂熱的瘋子還是熱忱的信仰者,做了一次新的探討,這裏的貞德有着自己的弱點和疑慮,甚至到了最後她為自己的信仰而苦苦爭鬥。片中由德斯汀.荷夫曼飾演的黑袍人經常反覆出現,角色被喻為代表魔鬼撒旦挑戰上帝的二元角力關係。

  編導歐錦棠絕對明白珠玉在前,要重新編寫一定要具有當代性,不可脫離民眾,所以他只是集中放大兩點,首先是強調貞德如何被教庭內由「小圈子選舉」出來的當權者迫害,其次就是貞德和上帝的關係。這種選擇十分聰明,因為兩者包含着我們存活時必須面對的問題。此外,編導還為作品注入歌曲元素,除一首改編自古老民謠I Vow to Thee, MyCountry 外,其餘均由歐氏創作曲詞,加上故事涉及士兵戰鬥場景,歐錦棠再充當劍擊指導。

  從編劇的角度看,現在劇本簡潔地保留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同時給觀眾足夠的想像空間思考現在香港的政治生態,十分成功。導演手法上,他處理上環文娛中心劇院的演出空間時,基本上是選擇用簡約的布景去表達不同場景的氣氛,如此選擇導演必須要對演出團隊的演繹技巧充滿信心,因為若非有能力的演員,面對導演現在的舞台美學選擇,只會拖垮作品應有的戲劇張力,而現在並沒有出現這種災難性的情況,唯一美中不足是有關布景設計的兩組活動布景過分工整,導致視覺效果上很像「兩排鉛筆」而非應有的木柴想像。

角色靈魂形神合一

  演繹技巧方面,尤其欣賞萬斯敏、曾國祥、廖賢志和麥映緹的臨場表現。

  萬斯敏飾演貞德,她很準確掌握到角色的心理處境,特別是在演繹貞德和上帝的關係時,即使不是教徒,也能夠從她眼裏感染到上帝的存在,這層次已經超越了表演技巧,而是形神合一地表達出角色靈魂深處的信念;曾國祥雖然是首次參與舞台劇,但是,他出場已令人眼前一亮,原因是他憑着專注穩定的情緒,沒有刻意做出傳統莎劇般的誇張動作和講對白聲線,令人感受到尚德隆最人性化和面對貞德被燒死時的無力感;廖賢志飾演的貝德福公爵同樣也是演得較為自然和入信;而麥映緹飾演說書人,她憑着悅耳的歌聲,為整個演出拉回不少舞台張力,絕對功不可沒。【101】

(原載《信報》2014年07月29日C05版)

演出資料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日期:6 月 20 日至 22日 / 8:00 pm,6 月 21 日至 22 日 / 3:00 pm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