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放下疑問見曙光---《最後疑問》

撰文:曲 飛 | 2014-10-19 13:23:48 | 分享到

  看完劇場工作室《最後疑問》後,不期然聯想起台灣當代散文家席慕蓉詩歌作品《疑問》,當中部分內容指「我用一生,來思索一個問題;年輕時,如羞澀的蓓蕾,無法啟口;等花滿枝丫,卻又別離;而今夜相見,卻又礙着你我的白髮;可笑啊!不幸的我,終於要用一生,來思索一個問題。」有人說編導余翰廷近年來的作品過於苦澀,由《夜鷹姊魅》、《迷失香港》、《依.衣》到現在的《最後疑問》,劇本裏有一種令觀眾感到糾結的元素。糾結,有時是好事。因為在糾結、痛苦、迷思的過程中,我們才有機會清楚感受自己內心的聲音,精神和肉體的限制。

超現實主義

  余翰廷的創作路向,自千禧年的《鬼劇院》開始,他大部分編寫的劇本都是有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1898-1986)元素。這二十世紀的創作風格,事實上一直被不同界別的創作人運用。超現實主義本來是一個文學運動,而後擴展至繪畫、雕刻、戲劇、電影各方面。在一九二〇年到三〇年間,超現實主義成為歐洲藝術界的主流。值得注意的是,超現實主義也是受到奧地利學者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l856-1939)的「精神分析學說」影響,其主張透過作品,將夢的世界和潛意識的世界呈現出來,因此在藝術家的作品中,往往充滿了奇幻、詭異、夢境般的情景,常將不相干的事物並列在一起,構成了一個超越現實的幻象。《最後疑問》的劇情就是由這種「精神分析學說」組成,問題是劇本有沒有足夠的符碼被觀眾發現。事實上,由女主角廖淑芬在序幕第一段獨白「一粒塵的宇宙」開始,到眾位演員身穿的外套顏色設計,都清楚暗示給觀眾知道,這不是一個現實的故事空間。

  故事表面上講述溫文樸素的寡婦Grace(廖淑芬飾)秘密地為遭遇不幸的女子開設一座庇護所,性感硬朗的Kazy(譚芷翎飾)和談吐斯文的錫男(王耀祖飾)侍奉在側,並在她的指示下工作。某天,被虐打致不育的少女Zoe(馮幸詩飾)入住庇護所,很快便融入生活,卻逐漸發現這裏其實是訓練受害者成為工具,測試及懲罰不忠丈夫的訓練場。更糟的是,被診斷不育的Zoe竟然懷孕了。面對懷孕的Zoe、痛苦的錫男和Kazy計劃出走,Grace的神聖生活開始崩壞,更掀出一段她對人的恐懼、與神的決裂和對自己的質疑。

真愛的信念

  其實故事的真象是,因為女主角Grace 不能面對丈夫有婚外情,於是,在他的汽車搞破壞,導致丈夫和情人在車禍中身亡。詎料原來丈夫洞悉一切,心甘情願配合她的殺人計劃,結果女主角大受打擊導致精神分裂,每天的疑問就是真愛的信念到底是什麼?自己存在價值是什麼?故此觀眾看到所有劇情和角色,都是由她幻想出來,例如被虐打致不育的少女Zoe,其實是療養院新上班的護士。這種編寫方法可謂屢見不鮮,近年用得最成熟的作品是香港電影《殭屍》,編導麥浚龍成功將錢小豪現實生活中的事業和感情世界,轉化成一個自我拯救的自殺故事,層面豐富。所以,這類型的作品其實只看一個焦點,就是主角的心理關口和情義結到底是什麼?

  現在,女主角Grace 的心理關口和情義結清楚不過,就是想做母親做不成,想愛的男人愛不到。所以,她才幻想有錫男這個兒子,滿足表現她的母愛,也想像要透過培訓美女,去測試城中男人會否對妻子不忠,若是他們越軌就將他們刺殺。母愛、忠信是Grace的執念,雖然最後她選擇逃避現實,繼續活在自己編織的故事,看似沒有出口,其實她堅定道出最後一句:「只有喺度先至可以幫到我。」就說明,她要繼續在自製的悲劇中尋找最後答案。【101】

(原載《信報》2014年10月14日C05版)

演出資料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場次:
九月十二及十三日(星期五及六)晚上八時
九月十三及十四日(星期六及日)下午三時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