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救恩神曲》耶穌唱粵曲

撰文:曲 飛 | 2015-06-03 00:00:00 | 分享到

  回想在千禧年,當筆者觀賞完由資深戲劇工作者麥秋執導尤里皮底斯的著名古典希臘悲劇《美狄亞》後,就可以肯定麥秋是香港戲劇界中,最仁愛的導演,因為他改寫了這齣悲劇的結局,女主角美狄亞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兩名兒子並沒有因為她的憤怒而遭到毒手。

  有評論界朋友認為,當美狄亞知道丈夫移情別戀,因愛成恨下,如果沒有殘忍地斬殺兩名稚子向丈夫報復,就不是美狄亞。正因此戲劇衝突,在十九世紀時期,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對美狄亞這個題材進行了長達三十年的創作。其中一八三八年創作的《美狄亞的憤怒》(Medea Furieuse)就充滿了張力。所以,如果沒有這個關鍵元素,整齣希臘悲劇就難以成立。

  不過,麥秋並沒受制於這模式,繼續有自己的一套。筆者在四月下旬,看了平信徒團體「靈火文化」製作,同樣是由麥秋擔任導演及藝術總監的史詩式粵語曲藝劇《厄瑪奴耳—救恩神曲》。這是一齣糅合粵劇與話劇的表演元素,呈現出聖母從領報開始至懷孕生子,到耶穌十二歲時在聖殿講道,最後親眼看着兒子為愛世人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事跡。散場之後,再三肯定麥秋的仁愛精神,因為現在導演讓觀眾集中看到耶穌事跡,而沒有選擇放大當時民眾和當權者對耶穌的迫害和打壓。

打破表演藝術形式規範

  首先表明,筆者不是任何宗教派別的信徒。如果從神蹟劇(Mystery Plays)角度來看,《救恩神曲》的創作概念是值得支持和欣賞,因為它打破了表演藝術形式的規範,尋求藝術水平的突破。其實從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有很多宗教劇(Liturgical Drama),它與神蹟劇(Mystery Plays)最大的不同是:神蹟劇是用話劇的形式演出,偶爾插入音樂,宗教劇則是以歌唱為主,用拉丁文演唱,歌詞和曲調借自宗教音樂。所以本地劇團「唯獨舞台」製作的大型基督教音樂劇《唯獨祢是王》就是屬於宗教劇。大多數的宗教劇都是專為復活節和聖誕節而演出,尤其是在節日的遊行典禮及插句朗誦(Tropers)。許多中世紀的宗教劇都記載在出自十二世紀的著名宗教劇集《FleuryPlaybook》中。

  關於宗教劇的演進歷史,極為複雜,許多地方仍待學者研究中。最古老的一齣復活節宗教劇是出自英國溫徹斯特(Winchester)的教會協議規則(Reqularis Concordia)中,是一段關於婦人在基督的墓中與天使對話的情節。雖然,紀錄上指明這段對話是用歌唱形式,但其音樂已經失傳。後來在歐洲大陸出現之宗教劇亦用對話插句,有時在大彌撒之前的遊行典禮演出,有時在一起晨禱結束時插入。演出時通常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演出基督復活的墓中情景。第二種是加入使徒彼得和約翰之情節。第三種為基督與聖母升天。關於宗教劇的音樂仍在研究和挖掘中。

平衡粵劇話劇表演元素

  至於中國的宗教劇發展,「目連戲」就是中國戲劇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劇。從古至今,廣大城鄉民眾成群結隊,不捨晝夜地看目連戲,但是,這股熱忱並非出自於他們對宗教的虔誠,倒是為了娛樂而已。「目連戲」的情節有離合悲歡,喜怒哀樂,天地陰陽,雷電神鬼,三教九流,士農工商,種種離奇古怪,應有盡有。在表演上,高蹺,耍扇,逗笑,舞刀、弄槍,打鐵叉、疊羅漢等絕活特技,處處顯露出驚人之態與歌舞百戲之痕。在《目連救母行孝戲文》裡,除百餘個傳統曲牌之外,還有民歌、佛曲、梵音等等。正是它博大紛繁的戲劇形式,無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積累豐厚的音樂素材與觀眾水乳交融的演出排場,使「目連戲」在民間流傳了數百年。而藝人們則把「目連戲」稱之為「戲娘」。由香港政府主辦的「中國戲曲節」,應屆就有「目連戲」的演出戲碼。

  無論是什麼風格和流派,這類劇種最重要的功能,其實是作為一種探索自我丶激發內在創造力與潛能的手段;或是借助作品讓所有參與製作的人,以及觀眾可以洞察自己生命的處境,或是提供撫慰與指引。現在《救恩神曲》某程度上已經成功做到。麥秋在導演手法上,已經成功掌握到粵劇與話劇在表演元素上的平衡,最成功例子就是處理劇中魔鬼一角的方法。導演選擇習小武行當的粵劇演員吳國華飾演魔鬼,他憑着靈活的身手,呈現出奸詐、狡猾、詭計多端的角色,加上鮮明的形象設計,令觀眾難忘;在舞台美學方面,眾所周知中國戲曲着重的是簡約、空靈、自由的舞台,營造出各式各樣「無中生有」的現象,而現在觀眾雖然看到很多「實景」,但是,當配合了多媒體的影像,以及馮祿德飾演的敘述者,隨即令觀眾的想像空間擴大,達到某種虛中有實的境界。【101】

(原載《大公報》2015年06月01日B08版)

演出資料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 歌劇院

場次:
2015年4月17日‑18日 下午7時30分
2015年4月18日‑19日 下午2時30分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