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單親媽媽愛月光 ---《天台的月光》

撰文:曲 飛 | 2015-07-29 12:14:39 | 分享到

  「舞台戲藝團」繼《同志公民》後,新作《天台的月光》再度為邊緣化人士發聲,希望觀眾能夠透過演出,看到被主流社會忽略的群眾。是次創作焦點是單親媽媽。故事講述單親媽媽曉嵐個性胸無城府,青春少艾時,嫁給任職警察的男友,育有一子;其後,與丈夫價值觀不同而分開,獨力撫養八歲兒子朗朗,由於經濟陷入拮据,她只可選擇在天台屋居住。生活雖艱苦,但母子倆仍會苦中作樂。某天,年輕設計師搬到上址成為鄰居,二人漸生情愫,不過,卻困於與前夫爭奪兒子的撫養權,與過去多次遇人不淑的心理陰影,導致對男主角的愛情猶豫不決。

  根據「香港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單親人士」普查結果,過去10年,單親媽媽數目遠多於單親爸爸。單親媽媽的數目由2001年的47,215人增至2011年的64,040人,上升35.6%;單親爸爸的數目則由2001年的14,216人增加至2011年的17,665人,上升24.3%。整體而言,大部分單親人士年齡介乎30至49歲,單親媽媽在這個年齡組別中的比例為82.2%,而單親爸爸的比例為59.5%。2011年,單親爸爸年齡中位數是47.4歲,單親媽媽則是42.5歲。而「香港單親協會」成立的宗旨是希望單親父母可以「自強、自助、再助人。」故此,《天台的月光》劇本某程度是可以反映出我們的社會實況。問題是,編劇為什麼要選擇天台屋做故事場景?月光對每位角色的深層意義和價值又是什麼?

天台月亮意義特殊

  首先,對於天台屋做故事場景,的確是有它的獨特性,除了代表大多數入住者都是生活艱苦,也可以令觀眾感受到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普遍問題。可惜,編劇沒有好好描寫天台屋的環境特殊,例如烈日當空時,天台屋居民猶如身處火焰山一般,好不難受;香港的天台屋多數位於工業區或基層聚居的社區,究竟這樣的環境下,居於上址的住戶的意識形態和健康等問題有否受到影響?現時居於此環境下的角色,編劇並未有處理相關問題,因而失去了天台屋的特殊意義。情況就好似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的作品《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48)的故事背景,如果不是設定在人慾橫流的新奧爾良,戲劇張力就會大為減退。

  其次,就是月光的象徵意義。現在劇本的月光只是女主角思念父親的羈絆,僅只於此也是十分可惜。如果這是一齣愛情故事,那麼月光的比喻更極為重要,相信凡是張愛玲讀者,都會明白箇中真諦。因為張迷一定不會忘記《傾城之戀》、 《十八春》和《怨女》對月亮的描寫,而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金鎖記》這一段:「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

真摰演繹絕不欺場

  基於編劇對以上兩大元素描寫的選擇,導致演員在處理角色時要加倍努力,幸好馮兆珊、鄧永威、歷蘇、齊釨湮和年僅8歲的劉展程,他們都能夠真摰演繹角色。更難得是,由於個別場次入座率不高,當他們面對上環文娛中心劇院內空洞的觀眾席時,也竭盡所能投入演出,絕不欺場,這種表現比起個別受薪全職的舞台劇演員更有專業態度。【101】

(原載《信報財經新聞》2015年07月28日C05版)

演出資料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15年 7月 10日至 11日(星期五、六)晚上八時
2015年 7月 11日至 12日(星期六至日)下午三時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