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浮士德與瑪格麗特

撰文:曲 飛 | 2015-11-13 00:00:00 | 分享到

   德國大文豪歌德(1749-1832)在22歲開始提筆寫了第一篇《浮士德》後,直至83歲逝世前, 才大功告成,因此,《浮士德》可謂是其窮一生之力的巨作。整部著作一直被音樂家和劇作家改編和詮釋,在不同時代,總會有出色的藝術家給予這部不朽巨著添上新生命。應屆澳門國際音樂節閉幕節目,就請來芝加哥歌劇院製作查理.古諾(Charles Gounod)作曲的五幕歌劇《浮士德》,這部1859年在法國首演的歌劇,曾經被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評論為「在皇家歌劇院的演出,再也沒有這部歌劇更好的作品。」可想而知,這歌劇在十九世紀的成就可謂一時無兩。

愛情救贖

  由於原著接受了近兩個世紀的時間考驗,觀眾普遍會將焦點放在浮士德與魔鬼身上,很多人還認為作品必須要看到浮士德最後的覺醒,才算是完整的展現。但是,古諾的歌劇焦點,明顯不只是要觀眾看到浮士德,更重要是見到女主角瑪格麗特面對愛情時的抉擇。故此,歌劇是以她得到救贖,重返上帝身邊作結。要了解這個創作理念,必須要追源溯始。據了解,古諾在1856年曾在Gymnase-Dramatique戲院,觀看過凱瑞(Michel Carre)和巴畢耶(Jules Barbier),根據《浮士德》第一部所改寫的戲劇《浮士德與瑪格麗特》(Faust et Marguerite)。古諾因此發現將《浮士德》譜寫為歌劇的可能性,於是主動接觸巴畢耶,並且展開創作。所以,古諾現在的作品某程度上充滿豐富的戲劇衝突和戲劇元素,如有關愛情的抉擇,浮士德與魔鬼交易是出於奢望自己再次擁有青春與愛情,所以他可以說是為了愛情而出賣靈魂。

  有趣的是,瑪格麗特也是為了和浮士德的愛情付出了沉重代價,但是,她到最後還是堅守着自己的靈魂,放棄和浮士德跟魔鬼越獄的機會。個人認為,這是古諾歌劇版本重要焦點之一。

  現在製作單位充分掌握古諾的心意,在處理最後第五幕時的「地牢」可謂營造出舞台美學上的經典。布景、服裝設計的羅伯特.帕茲奧拉將劇院變成一個指定的囚牢,問題是如何處理現實空間之中,存有象徵空間的層次。設計者除了做到地洞石室的效果外,還在舞台中央位置展示了一條傾斜的石梯,貫穿地面和舞台最後方的頂部位置,形成一條長長的石梯。這條石梯有兩種解讀,對於浮士德而言,這是一條通往地獄的路,他在魔鬼陪同下,沿石梯走落地面希望「拯救」瑪格麗特免受囹圄之苦;不過對於瑪格麗特來說,這是一條通往天國接觸上帝的天梯,所以當觀眾見到她在精神錯亂下,感覺到魔鬼的存在:「The devil, the devil! Can you see him, there, in the dark」。這個空間就是佛教哲學所談到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層面。

芭蕾突兀

  另一關注的要點,就是有關第五幕用芭蕾舞來展現巫婆祭典的場景。個人認為這場景處理得有點突兀,難以令人信服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的女舞者有着一種女巫的感覺,即使燈光設計者已經盡量只用舞台側燈,打出血色的靈異效果,但是幫助不大。選擇以芭蕾舞呈現,乃跟1859年當時流行在歌劇裏有芭蕾舞段落有關,古諾也是不能免俗,所以在其完整的作品中加入了七段芭蕾舞音樂,但是,現在他只選擇了三段芭蕾舞,導致觀眾觀賞這一幕時難以感受箇中的整體性。古諾曾經對自己創作的《浮士德》看法是,這是他最成功的一部劇院作品,但是否就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呢?他自己不敢這麼說。也許任何一個藝術家面對如歌德的偉人,他們的身影只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將他們的信念傳播開去。【101】

(原載《信報財經新聞》2015年11月12日C05版)

演出資料

2015年10月30-11月1日│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