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生命迴旋在《淡水小鎮》

撰文:曲 飛 | 2015-11-29 23:31:41 | 分享到

   台灣果陀劇場的《淡水小鎮》自一九八九年首演至今,已經過了二十六個年頭,在七個不同的演變版本中,個人最為喜愛是二○○○年的第四版本,當年劇團請來鮑比達和蔡琴,是唯一運用「唱」的元素來說故事。當然,蔡琴飾演舞台經理一角的感染力,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新版更具台灣風情

  香港應屆的「台灣月」,就請他們來到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這齣對劇團來說是重要的戲碼。觀賞過後,個人認為,當我們面對世界文學巨人的筆觸時,自己永遠都是微不足道。在整個演出過程中,我只感受到美國劇作家桑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一八九七至一九七五年)的永恆睿智,他用溫柔的方法,敲醒觀眾的知性,令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有意思。

  《淡水小鎮》是改編自懷爾德在一九三八年發表,並獲得普立茲戲劇獎經典名劇《小城風光》( Our Town), ),作品是以進行戲劇式寓言(Dramatic Allegory)來創作,劇本面世後,此劇不停在世界各地演出超越半個世紀。有評論家指,它既是美國上演次數最多的經典戲碼,同時也是在美國戲劇中最被誤解和誤讀的作品。在香港,很多劇壇前輩,例如鍾景輝,以及已故的何偉龍,他們都特別喜愛這個劇本,不時運用它來進行教學和搬演。二○一三年暑假,香港專門製作音樂劇的「演戲家族」就將此劇以音樂劇表演方式展現,名為《美麗的一天》, 成功打造了劇團另一個重要的戲碼。

生命與生活的意義

  為什麼有說這齣是懷爾德最被誤解和誤讀的作品?首先我們嘗試先從原著劇本了解。《小城風光》刻畫的是一個虛構出來的小城(葛羅威爾角)中的小社群,居民怎樣去度過他們的日常生活。透過男女主角的家庭故事,集中敘述小城的三個不同時期(一九○一、一九○四和一九一三年)。在這三幕中,懷爾德分別以「日常生活」、「愛與婚姻」、「死亡」的主題襯托着表面的層次,但是,最終是要帶出,如果我們對生活沒有足夠的敏銳和知覺,我們擁抱着所謂的美好生活,只會變成了一種幽閉恐懼症,一種因循守舊的幼稚幸福。

  所以,如果觀眾過於投入去「追劇情」都不是懷爾德的意願。縱使普遍觀眾會在第三幕裏為了女主角的死亡而痛哭流涕,懷爾德在劇本中規定,扮演「死者」的演員在說話時應該「不帶感傷,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哀容」。因為死亡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每個人如何解讀死亡。當然,女主角英年早逝的情節自必將觀眾情緒推向頂點,但敘述者(原著角色是舞台經理)卻在告訴我們,死亡乃永恆之歸宿,與自然中萬物的生滅並無區別時,觀眾就會突然清醒過來,拷問自己對自身死亡的看法。

  回看《淡水小鎮》, 果陀劇場現任藝術總監梁志民將故事地點改為台灣淡水,三幕分別是:一九五九年「淡水風光」、一九六五年「淡水姻緣」和一九七五年「再見淡水」。這種改編十分普遍和常見,優點在於令劇本變得充滿本土色彩,讓觀眾很容易進入戲劇的空間、自己的生活習慣,及大家的集體回憶。但是弱點在於,如果觀眾不是相關地點的民眾,這種帶有強烈本土色彩的符碼,可能會成為一種觀劇障礙。正因如此,懷爾德早已洞悉這點,說明劇本中的葛羅威爾角是虛構出來的小城,觀眾只要聚焦在「民眾生活」的意識形態就可以發現劇本永恆價值。現在《淡水小鎮》對筆者來說,某程度是出現了這種觀劇障礙。

舞台設計充滿巧思

  說實話,我對淡水的歷史背景興趣不大,反而對舞台美學和人文精神的處理層面感興趣。舞台美學方面,當觀眾進入大劇院後,已經可以看到舞台上一個象徵時間的圓形,設計意念可能源自於古老的日晷想法,這想法充分了解到原著精神和宇宙之間的關係,所以當筆者看到這個簡約風格的舞台設計,是十分期待感受到人文精神的。

  有趣的是,當第一幕演到四十分鐘左右,鄰近的觀眾竟公然昏昏欲睡,不時還打鼻鼾。中場休息後,也有部分觀眾提早離場。這種畫面令筆者感到嘩然,到底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當然我不會找到確實的答案。正如所料,第三幕的出現,大部分觀眾都被懷爾德弄得鼻子酸酸,也會拷問自己對自身死亡的看法。【101】

(原載《香港大公報》2015年11月19日B20版)

演出資料
23-24.10 (Fri-Sat) 19:30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Photo│果陀劇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