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飛”凡選擇:《丹麥女孩》生我之時我是誰

撰文:曲 飛 | 2016-02-24 12:02:51 | 分享到

   要談論《丹麥女孩》這部電影,必須要對於尋找「我是誰」這個題目有基本概念,因為如果觀眾純粹以獵奇心態入戲院,去看一個男人如何變成一個女人的話,就會枉費製作團隊一番苦心。

  首先,觀眾需要明白故事的社會背景和當時民眾的道德觀,再去了解跨性別文化發展的詞彙,才可以細味整部電影的不同層次。例如什麼是順性別、跨性別、轉換、性別確認手術,以及LGBTQ,這些專有名詞是可以提供給觀眾有進一步的認知,感受到戲中要角的處境和心理狀況。在影片中,莉莉易北(Lili Elbe)生理性別為男性而個人性別認同上卻是女性。用近代術語可稱她為跨性別女性(跨女、跨性女)。儘管在經歷轉換之前,莉莉以埃納韋格納男性身份生活,但「轉換」是被認可的,莉莉是女性,不會用「他」來稱呼莉莉;莉莉不再是男性亦不會稱她是跨性男,這些要先搞清楚。所以,以下先待筆者簡略講述有關題目的關鍵字解釋。

主角尋覓「我是誰」

  一、順性別(cisgender,簡稱cis):指對自身的性別身份(內在對自我性別為男性或女性的認同)跟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脗合,應用上,「順性別」比「非跨性別」更為廣泛。二、跨性別(transgender,簡稱trans):指對自身的性別身份(內在對自我性別為男性或女性的認同)跟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不脗合。「跨性別」是個形容詞而不是名詞,應用上應為:「他是個跨性別者。」三、轉換(transition):是指當個人性別重置至完成之間的階段。這個過程因人而異,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是個複雜的時期。「轉換」是指跨性別者要進行包括個人、醫學和法律上的步驟來將生理和心理上的性別身份「統一」;例如,要通知家人、朋友及同事,使用新名字及新性別(在所有法律文件上同時執行);改變衣着打扮;進行荷爾蒙療程;有機會要進行一項或多項的外科手術。上述項目因人而異,沒有一定準則。四、性別確認手術(genderconfirmation surgery):是近年「性別重置手術」(gender re-assignment surgery)的更新名稱,也取代「變性」這古老的稱呼,指跨性別者要進行外科手術的「醫學階段」。五、LGBTQ: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群。

  要開拍一部這樣題材的影片,筆者認為撰寫劇本和資料搜集是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前期工夫做得不足,影片內容就會變得嘩眾取寵,並不尊重當事人的生命旅程。《丹麥女孩》乃作家大衛埃博雪夫的首部小說作品,在千禧年出版時旋即贏得不少獎項,例如拉姆達文學獎(Lambda Literary Awards)的跨性別小說組獎項,後來,作品給翻譯成接近二十種不同語言。內容主要講述在一九二六年的哥本哈根,風景畫家埃納韋格納(一八八二—一九三一)與同為畫家的格爾達(一八八六—一九四○)結為夫婦。一次因模特兒失約,格爾達為順利完成畫作,說服丈夫穿上女裝擔任模特兒。這次意外令他成為妻子的「靈感女神」—莉莉,而丈夫藏於內心深處的另一個靈魂也初次被喚醒。因為莉莉的出現,格爾達的藝術生涯漸見起色,兩人的關係亦起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埃納漸漸發現,莉莉不但是格爾達的靈感女神,她更是真正的自己—作為女性的自己。縱然面對社會非議,妻子仍一直因扶持着埃納。在這趟人生旅程上,格爾達找到愛下去的勇氣,而埃納則學會勇敢做自己,成為史上首位跨性別人士,真正的女人—莉莉易北。

  個人認為,現在影片最大亮點是落在妻子格爾達身上,而基於這個觀點,影片就會是個有關婚姻的故事,同時也是兩位藝術家之間周旋勇氣與想像力之間的愛情故事。現實生活中,他們是一對不斷刺激對方創作和釋放自己的藝術家,不過當莉莉易北被喚醒後,他們最後的課題是:究竟一段婚姻可以容納到幾多和幾大的問題。

最大亮點在於妻子

  相信很多女性觀眾,也未必能夠做到格爾達為丈夫所做的一切。故此,這故事也是探討無私的愛,這種全然的奉獻、憐憫之情在世間並不常見。格爾達明白到,她跟丈夫(莉莉)的關係會不斷改變,而最終,她可能要放棄這位對她來說比世上任何東西都重要的人。不過,故事中格爾達如何推動莉莉去進行「轉換」,也很值得觀眾思考。以當時的醫療技術和醫學發展來說,莉莉的行為的確可以說是有着「超凡的勇氣」,須知當年還沒有抗生素、未有盤尼西林,手術過程中受感染的機會相當之高,而當時同類型手術的技術尚未成熟,相當危險。面對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她確實為了實踐「我是誰」表現出超凡的勇氣。

  挪威著名劇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培爾.金特》是通過男主角流浪、歷險、輾轉的生命歷程,探索了人生是為了什麼,人應該怎樣生活的重大哲學命題,而《丹麥女孩》這部電影也絕對是相同的命題。當觀眾感受到埃納韋格納而需要付出多少勇氣和代價去證明自己到底是誰的過程,就會得到反思自己的存活狀況。

  至於如何令觀眾感受到,當然就要談論演繹方面。演員艾迪烈柏尼飾演莉莉易北果然是里安納度爭奪應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強勁對手,艾迪烈柏尼每次在演技上都會帶給觀眾驚喜,這次他完美演繹出角色的不安和焦慮狀態,特別是他的身體語言。據了解,導演請來負責本片的動作和肢體語言的Alex Reynolds(之前在《霍金:愛的方程式》已跟艾迪合作過)令艾迪在這方面得到最強力的支援,結果成功透過不同的動作設計,釋放出艾迪不同的內在面向;至於飾演妻子的艾莉西亞菲瑾德,同樣表現出色,讓觀察發現婚姻關係如何超越自由意志的境界,十分震撼。【101】

(原載《香港大公報》2016年2月23日B12版)

編者按:《丹麥女孩》將於2月25日上映。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