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雲風景

101藝術新聞網找來一眾爬格稀有動物及創作野生動物,自組小型文化藝術動物園,讓更多獨特的文化藝術發揚開去!歡迎各位入場參觀,費用全免。如被「咬傷」或「感染」,噢!閣下自理~

我家在彩虹

韋雲 | 2013-11-28 21:51:09 | 分享到

  「彩虹橋下許心願,七色光彩盼永恆,踏著浮雲迎清風,尋覓桃源的盡頭。」

  如果,你在雅虎搜尋打上"彩虹"二字,會列出許多選擇,例如:彩虹的組織、彩虹的歌曲、彩虹的由來等,若再細看,還有…香港有一個屋邨,名叫彩虹邨。

  小時候家住彩虹邨,我以為會經常看到彩虹,每逢下雨天,總會守候窗前,靜待雨後彩虹出現,可是結果從來沒看見。兒時覺得彩虹很神秘,像一道橋,還記得媽媽說,"將來有一天你會見到媽媽,在彩虹另一端等著妳,因為彩虹就是世界盡頭"。那時我相信,人們可以在彩虹上走動,還聽說過甚麼七色橋,走在七色橋上,你便可以走遍世界每個角落,然後走到天堂。老實說,我曾經想過,長大要去彩虹的盡頭,看看是甚麼來。

  當然後來知道,彩虹一點也不神秘。彩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象,彩虹最常在下午,雨後轉天晴時出現。我在外地多次看見彩虹,雖然神秘感沒有了,但總會想已別離的人,真的會在彩虹上重聚嗎?

  對於科學的解釋,我倒沒太大興趣,相反對於彩虹的神話,卻吸引我的注意。在中國神話中,女媧煉五色石補天,這五色石發出的彩光便形成彩虹。希臘神話指,彩虹是溝通天上與人間的使者。愛爾蘭民間傳說裡,矮精靈「拉布列康」將寶物藏於彩虹的盡頭。在印度神話中,彩虹是雷電神「因陀羅」的弓。北歐神話說,彩虹橋連接眾神的領域和人類居所,也就是神和人類的交通要塞。在台灣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泰雅族中,彩虹盡頭是神靈的所在地。猶太教和基督教,聖經創世記內,耶和華讓諾亞建造方舟後,洪水毀滅世界,之後以彩虹跟諾亞及其子孫立約,不再以洪水來毀滅世界。似乎大部份的神話都是與神靈有關,你會相信那個神話?我只記得,母親那故事,彩虹是世界的盡頭,而盡頭之下,有家人在等待著我。

  曾有一段日子,我出入大大小小,形式不同的葬禮和追悼會,香港各間殯儀館我也到過,如果要我寫一篇介紹殯儀館或喪禮的禮儀,我都算有點知識。不同宗教的喪禮和悼念方式,讓我感受到,人對死亡的一種執著,究竟是落地獄,是輪迴,是上天堂,是重生,還是去了七色彩虹橋?大部份人認為,死後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另一國度。

  許多時人未必是怕死亡,人怕的是那種放不下現世的種種,可能是物質或非物質的事情,可以是一種依戀或者一種感覺。我不知道,死後是否有另一個世界,不同的宗教相信,死後會去不同的地方,我不是討論各宗教關於這方面的說法。反而我在想,認為死後有地方可去,只是給在世的人一種安慰而已,如果有證據指,死後真的沒有其他地方可去,那麼,對於在世的人來說反而是一個打擊,或者會深感不安,因為人總希望死後也有安身之所,若死後沒有地方去,如同無主孤魂,那確實讓很多人擔憂。

  對中國人而言,死亡一直以來是負面哀傷的事情,你不會看到在喪禮上,有人穿得大紅大紫,像開派對那樣。不過,有些民族對死亡視作是一件開心的事,喪禮像開派對,會穿得花枝招展。如果死亡既然只是去了另一國度,可能一個更美好的國度,那麼應要慶祝一下,而不是哀傷。如果死後的世界,比現實的世界更好的時候,我相信,人們對死亡的態度,必然會一百八十度改變,大多數人會將喪禮變成慶祝的派對,因為人們都希望延續快樂。

  最近有人為自己辦了一個「生前喪禮」,陳偉霖自出生就患有皮膚癌,滿身長滿黑色素瘤,從小便在死亡邊緣徘徊,三十歲生日當天,在殯儀館為自己舉行葬禮,由場地設計、流程等都由他一手包辦。他百無禁忌邀請家人、親戚及朋友,跟他一起經歷了一次葬禮,過程笑中有淚。這種「生前喪禮」未成為潮流,跟隨的人不多,或許中國人社會對於死亡,從來都是禁忌與嚴肅,應該要用哀悼的心情,而不是愉快的心情,更何況未死便為自己辦喪禮,許多人會認為真的"大吉利是"。

  生老病死的題材,經常有人探討,或許難以突破前人的框架,然而我卻喜歡寫老生常談的事。有人說,寫作要有創意,老生常談,甚麼生老病死,好人壞人,這類老套又人人都知曉明白的事情不好寫,因為人們說得太多,這些話題都變得沒創意。我會問,寫作是為了創意而寫,還是因為喜愛寫作而寫作?

  中學時期曾讀過一本書名叫《人性的弱點》,作者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聽說這本書至少翻譯成58種文字,全球總銷量達九千多萬本,擁有四億讀者。這本書的內容都是老生常談的事情,講述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各種技巧和方法。曾經也與朋友討論這本書的內容,既然大部份都是人所皆知的事,有何好看?為何仍吸引到讀者閱讀?

  對於寫作題材,無論是出人意表,創意滿載或老生常談,平凡不過的事情也好,我也喜歡寫。人經常只向前看,向前跑,不斷尋求新的事物,很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吸引眼球牽著走,相反很少停下來向後望。回望,其實充滿詩意,充滿戲劇,當你回望時,會發現一些遺忘了的東西,一些不起眼,不易察覺。老生常談的事情,好像失去存在價值,但只要你回頭望,便會看到另一番景象,更寬闊的國度,對於這些"老生常談"的事情,會有更多體會、詮釋。我會說,去細味人盡皆知的事,其實可以讓你擁有更寬的胸襟與視野。

  去零食店購物,對不少人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沒甚麼特別,每星期我也會去一趟。店內零食擺放的位置,瞭如指掌,習慣如常地走到我喜愛的位置前選購,忽然一位與我擦身而過的顧客,讓我回望。他身形矮小瘦削,衣衫有點殘舊破爛,身上陣陣的汗水氣味,相信是經過一天的辛勞。店內的顧客卻避之則吉,有人更投以歧視的目光,然而他卻泰若自如,繼續挑選喜愛的糖果,沉醉在他的世界,在糖果堆徘徊了一會,提著只有數顆糖果的小膠袋,帶著快樂滿足的笑容,走到收銀櫃台付賬,這一切景象,讓我對"快樂"有另一種詮釋。

  人許多時將快樂變成一種慾望,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或境況,才算叫快樂。但其實快樂是人原始的本性,它無處不在,常伴左右,根本不需要四處尋找,苦苦等待,更無需去營造。快樂本來就是一種心境,猶如老生常談般,老土又不起眼,但只要你時刻細味,快樂與你常在。【101】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