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藝術的大花園遊走,可以結伴同行亦可孤芳自賞。但這個天花亂墜、色彩斑爛的大花園有時卻可能幻化成一個大迷宮,置身在裡頭而迷失方向,如有大師指點迷津頓時重臨花園。本欄目邀請城中名家隨隨數筆,希望能令各位拓闊思路、更進一步。
投稿評論 | 2021-08-20 13:55:39 | 分享到
若以戲論戲,《ART呃》的演出算是「不過不失」,演出水平很高,特別在演員的配合和導演在節奏的拿捏上,都令人拍案叫絕。然而,雖然笑聲絡繹不絕,但我作為觀眾卻不為所動,就像戲中Marc(黃秋生飾)問Yvan(朱栢康飾):「幅畫有冇令到你感動啊?」同樣地,是次演出有沒有令到我感動呢?很可惜,沒有。最令人動容的,反而是秋生在演出結束後的分享,這是為什麼?到底是什麽觸動了我?
就個人而言,這是一個「好笑但唔好睇」的演出,以下簡述幾點原因。
「劇本失焦、轉變突兀」
原著劇本由法國女編劇撰寫,內容講及三位老朋友為了一幅畫而「反晒面」,戲劇衝突始於Marc和Serge(陳淑儀飾)對一幅「畫作」的看法產生分歧,後來加入Yvan的左右爲難,進而發展成三人對「價值觀」的爭辯。但劇情可謂高開低走,前段交代各人對畫作的意見;中段開始加入了角色的私人問題,離主軸越走越遠;後段演變成三人互揭瘡疤,到最終由Serge選擇讓步,才停止三人的爭吵。這樣的故事設計沒有問題,問題是故事與演出效果未能做到一脈相連,中間出現斷層。
於我而言,本劇從中段開始變得失焦,內容不再圍繞畫作展開,角色開始訴諸各自的私人問題,例如「家庭糾紛」和「情緒問題」等。按日常生活而言,這樣的發展其實無傷大雅,但當放上舞台後,突兀的轉折點被放大,觀衆只能接受故事情節。但其實只要在每一個轉折點前加多些許鋪墊便能有效解決問題,例如Yvan在中段出現時先別急著講述其遲到原因,而是在進入場景後先周旋於兩位好友的爭吵之中,再促使他情緒爆發,並娓娓道來他如何被家中的不同意見折磨,這樣就能顯得環環相扣,而非前文不接後理。
再者,是次劇中的戲劇衝突源自Marc不解並不滿為何Serge願意用一百萬購買一幅他眼中的「垃圾」所致,這樣的爭執是可以成立的,但其根本原因是什麽?這個謎底對於整套戲非常重要,因爲那是角色的内在力量,驅使著他及整齣戲展開行動。在戲中後段就揭示Marc其實是不能接受Serge與他漸行漸遠所致,Marc介意自己在Serge心中的位置大不如前,令他感到失去了「被依靠」、「被需要」的感覺,這樣的設計令二人關係略顯曖昧,故事所探討的重點由原來的「價值衝突」轉爲「人際關係」、「自我價值」和「得失心態」等,無疑是遠離了主題,在觀感上產生一種喧賓奪主的情況,實屬可惜。
「效果大於真摯」
秋生在今次製作的宣傳訪問中提及他對「大衆與小衆」的看法,他認爲藝術要是在一開始就太深奧會令大衆不會到場觀看,所以他非常著重娛樂性,旨在先吸引觀衆,再滲透作品的哲理。就是次演出而言,娛樂性十分足夠,但哲理未能滲透,因爲演出的「效果(Effect)大於真摯」。
這次的演出無疑是「精彩」的,但僅此而已。在此文開段已提及是次「演出水平很高,特別在演員的配合和導演在節奏的拿捏上,都令人拍案叫絕」,劇院内笑聲絡繹不絕,絕少冷場,真的不得不佩服台上幾位演員的專業功架!然而,戲劇就僅此而已嗎?我認爲不是的,也不應該如此。
《ART 呃》被歸類為喜劇,無論在編導演上都少不免强調「效果」,而正因如此更應在真假之中取得平衡,為角色找到他們最「真摯」的内在情感。可惜的是,縱觀整個演出,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都「流於表面」,演員們的確有賣力演出,例如朱康在中段的一連串獨白及情緒失控的演繹,都能讓觀衆拍掌叫好,表演能力一絕,但每當落到演員的對手戲或群戲(Ensemble Work)上,總覺得略欠「肉緊」,導演和演員過於著重對白和台位的配合,以求最佳的表演效果,但角色的內在情感就被忽略,角色狀態並未能真實呈現在演員的身體上,更遑論真摯的情感交流呢?這就是爲什麽我沒有被觸動的主要原因吧。
綜合而言,儘管這是一個「好笑但唔好睇」的演出,但這同時是一個「意義大於表演」的演出,使我在觀賞後久久不能平復,我所指的意義有著幾個的層面。
第一層意義是此劇作爲「神戲劇場」和秋生久違的新作,同時也是「神戲」和秋生暫別作。自「神戲劇場」2013年創立以來,「神戲」每次的演出都可以用「劇力萬鈞」來形容,其演出陣容可謂星光熠熠,這次演出也不例外,這非常吸引非劇場觀眾入場,大大推動香港本地劇場發展。而秋生則與「神戲」畫上等號,「神戲」的製作是伴隨他的藝術取向而衍生,他沒有了「神戲」還是黃秋生,而「神戲」沒有了他就什麼都不是。所以,這次演出之後,香港沒有了「神戲」,更失去了黃秋生。
第二層意義在於本地劇場創作自由的殆盡。面對住不可抗力的因素,秋生選擇了離開,但留下的人還有選擇嗎?本地的劇場還有選擇嗎?本地劇場的創作自由、言論自由一再被踐踏和蹂躪,「表達」和「感受」已淪為變成空談和空想。其實藝術是什麼?劇場又是什麼?以此劇的故事來說,就是不同的人面對着同一幅「畫」能有各自的理解,即管當中存在審美、價值觀或立場上的不同,人們都能就此展開討論甚至是激辯,而最終都能做到「和而不同」。很可悲的是,如今剩下的只有「不和」;更可悲的是,將來面對的是「不得不和」。
第三層意義便要思考本地藝術創作的生存空間。然而,還有「真正」的生存空間嗎?每當要思考這樣的問題,就會不禁想起走在我們前面的巨人們,例如莎士比亞、易卜生、亞瑟·米勒等,當他們各自面對著相應的時代背景問題時,儘管創作空間如何被收窄,他們都沒有選擇逃避或放棄,他們選擇繼續用文字建構故事來回應社會,化作現實世界的明燈。但如只停留在思考的階段,什麽也不會發生,所以最重要的是行動,用行動來捍衛與爭取屬於我們的生存空間。
共勉之。
作者簡介:
佃良,自小喜愛戲劇藝術,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畢業,副修表演藝術研究,在學期間積極參與劇社製作及表演,更熱衷於表演藝術研究工作。近年積極參與舞台劇及微電影製作,擔任編劇、監製、導演、演員、行政、戲劇評論及藝術研究等工作。
101 藝術新聞網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新聞網站意見和立場。